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间,7.6.8),它的大部分下限到 1637 年。
15 世纪初伟大的海上远征不像我们可能期望的那样在历史著作中受到
重视。虽然它们在许多方面比得上西方航海家著名的地理发现,但后来的中
国作家从未把它们看成是光荣的成就,从未对它们产生认真的兴趣。这些远
征被看成是一个讨厌的太监的浪费而受到轻视。士大夫对所有宦官的偏见(远
征领袖郑和是个宦官)确实在这里起了作用。民间传说进一步歪曲了远征的
种种事实,加进许多杜撰的故事,使外国人特别显得可笑。
因此,传下来的少数真实材料就特别可贵。关于这些远征最杰出的作品
② 现代铅印本(上海,1935 年;北京,1959 年)。
③ 哈佛燕京学社 1940 年初印于北京。
④ 焦竑:《玉堂丛语》'77'(1618 年),北京 1981 年出版新式标点重印本,台湾 1982 年翻印。
① 这三部作品都有加标点的重印本:《七修类稿》'304'和《四友斋丛说》'203'(北京,1961 年),《五杂
俎》'213'(北京,1959 年)。
② 北京重印,1955 年。
是马欢③的《瀛涯胜览》(1451 年,7.7.2)。马欢参加了几次航行,描述了
他到过的地方。他的记述是用口语写的,这就为近代前的中国学者的不予理
睬增加了一个借口。马欢的记述成了关于这些远征的最重要的资料。④一部对
马欢的记述作出补充的同样珍贵的记述,是费信①的《星槎胜览》(1436 年,
7.7.1),费信也参加了几次远征。其他全面考察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张燮
的《东西洋考》。这部作品描述了东南亚国家和日本、它们与中国的关系,
以及航线和海上贸易。它也含有文献材料和引自早期著作中有关这类题目的
长篇引文。
与琉球、日本和朝鲜的关系,以及一般海防问题,都是明朝官员所直接
关心的,有相应的著作论及这些问题。它们包括个人经历的记述,如在 1533
—1534 年间奉使琉球的陈侃②的《使琉球录》(7.8.2),和龚用卿①在 1536
—1537 年间出使朝鲜的报告《使朝鲜录》(7.9.4)。负责海防的官员所写
的经历有这样一些作品如俞大猷①的《洗海近事》,写 1568—1569 年间在福
建广东沿海镇压海盗的事。
两部有插图的海防著作,以其学术上的成就也值得注意。郑若曾②的《筹
海图编》(1561—1562 年,7.8.10)论述从满洲到广东的海防,有船只和兵
器的插图。同一作者大约同一时期的《郑开阳杂著》(7.8.11)是 10 篇海防
论文的合集,有地图。郑若曾被看成第一个把注意力特别集中于沿海地区的
地理学家,并对这个时期的海上贸易和海盗的新发展引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研究。此外,还有许多专题著作。刘宗岱的《两浙海防类考》(1575 年,7.8.14)
和经过几个作者修订增补的《两浙海防类考续编》(1602 年,7.8.20)论述
浙江的海防;王在晋的《海防纂要》(1613 年,7.8.21)论述从广东到朝鲜
的海上防御。
③ 屈大均:《广东新语》'119',圈点印刷本(约 1680 年;香港 1974 年重印)。
④ 王世贞的批评,见本章,《导言:若干普遍趋势》。
① 关于明朝奏议的种类和传送,见赛拉斯?吴:《明代奏议的传送及对传送网的评价》'596',《通报》,
54(1968 年),第 275—287 页。
② 明代官方文献的种类和它们的名称,显然同费正清和邓嗣禹在《清代文献的种类与使用》'153'中所说的
清代所使用的不完全相同,见《哈佛亚洲研究杂志》,5(1940 年),第 1—71 页;也同费正清和邓嗣禹
在《清代的行政:三项研究》'152'(坎布里奇,1960 年)中所说的不尽相同。
①30卷(1638 年;台北 1964 年重印)。
① 有彼德?格雷纳的德译本:《从明初至天顺末年(1368—1464 年)的明代锦衣卫》'193'(威斯巴登,1975
年),和同一作者的《王世贞关于锦衣卫的笔记,二部》'192',见《中国,文化、政治和经济:艾尔弗雷
德?霍夫曼诞辰六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汉斯?林克、彼德?莱姆比格勒和沃尔夫冈?库宾编(蒂宾根
和巴塞尔,1976 年),第 130—163 页。
② 又见黄章健:《明代律例汇编》'244',两卷(台北,1979 年),开列了他所知道的尚存 72 种版本的名
称。
类书和地理、经济、科技著作
本节提到的类书和其他作品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类书的编
纂在明朝的最后 50 年达到全盛时期。在《四库全书总目》所列的包括一切时
代,其中也包括清朝头 100 年的 282 部类书中,几乎有一半(139 部)是明
代编纂的。①这些类书也包括经世文材料,但范围有限,只收入整个作品的一
小部分。这类作品中只有两部最突出的作品需要提及。《三才图会》(1609
年,9.2.2)①是王圻②编纂的,他也是一部重要政书的编纂者。这部有图像说
明的类书分为 14 门,包括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
服、人事(音乐、游戏、书法、绘画、舞蹈、气功、体育、斗鸡)、仪制、
珍宝、文史、鸟兽、草木。
另一部是章潢③的《图书编》(1613 年,9.2.3),①也包括这样一些类
目如易象、天文、历算、明帝国和外国的地理、边防、人道、中国历史上的
帝王和著名人物,以及政治、社会和宗教机构。章潢认识利玛窦,他在他的
类书中收入后者著名的《万国舆图》。除了这些供学者使用的学术性类书外,
还有许多通俗性类书,它们反映了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一般知书识字的人
的知识水平。②
区别于地方志、地方手册和帝国行政地理的两部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
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前面已经提到。③徐宏祖有许多新的地理发现,最
值得注意的是他查明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和指出澜沧江和怒江的上游是不同
的河流。④徐宏祖的地图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出版于 17 世纪之前的其他地
图,有罗洪先的《广舆图》(1541 年,8.1.3),①它主要是根据朱思本(1273
—约 1338 年)的所谓“蒙古地图”,而加以补充。
在 15 世纪初和随后的海上远征中新得到的地理知识,在郑若曾著作中的
地图中和《武备志》②里得到体现。精心绘制的中国及其邻国的详图,附有文
字说明,出现在陈组绶的《皇明职方地图》(1635 年,8.1.8)中。
① 《明实录》'380'中有关蒙古和满洲的章节,田村实造摘录出来单独出版,书名《明代满蒙史料》'496',
18 卷(京都,1954—1959 年)(7。3。27);有关东南亚的章节,赵令扬等编成《明实录中之东南亚史料》
'48',两卷(香港,1968 和 1976 年);有关云南历史的章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云南民族调查
组编成《明实录有关云南历史资料摘抄》'123'(昆明,1959 年)(7。5。13)。
①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1053—1054 页。
② (7。3。5,7。10。2);《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1027—1029 页。
③ (7。3。6):《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1367—1368 页。
① (7。3。20);《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544—546 页。
② 有亨利?塞鲁斯的法译本:《萧大亨的〈北路风俗〉》'455',载《华裔学志》,10(1945 年),第 117—208
页。
③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593—595 页。
④ 见富路特:《打败满族人的九十九种方法》'189',载《天下月刊》,6,5(1938 年),第 418—424 页。
① “第三边界”这种说法是博多?维特霍夫创造的:《中国的第三边界:传统的中国国家与沿海地带》'565'
(威斯巴登,1969 年),特别是第 1 — 5 页。
② 有卡米耶?圣桑的法译本:《〈南诏野史〉:一部古云南史的译文,附地图和历史地名词汇》'442'(巴
黎,1904 年)。
前面提到的关于水利、河道和交通的作品,是从管理的角度写的。还有
别的许多关于地理和经济的作品,是从其他角度写的。其中之一是潘季驯③
的《河防一览》(1590 年,8.2.6),①这是一部专论治理黄河、淮河和河南、
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其他河道的著作,论述防洪的预防措施。另一部类似的
作品是张国维的《吴中水利全书》(1636 年,8.2.8),这是一部全面论述
江苏南部河道的治理与灌溉的专著,根据的是作者本人的经验和有据可查的
文献,包括地图和文献材料。另外一些规模较小的著作(8.2.1—5),论述
有限的地区或题目。万历时期的《商程一览》(8.2.7)对明代的交通路线作
了富于见识的概述,这是一本旅行指南,全面描述明帝国的陆路、水路、歇
息处,和路程,特别注意边疆地区。②
前面已经谈到关于财政管理和政府经济事业的半官方著作。除此之外,
还有论述农业各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徐光启(1562—1633 年)③的《农
政全书》(1640 年,9.1.3),这是一部关于农业历史和晚明农业实际状况
的大型类书,附有插图。这部作品谈到这样一些题目如田制、农事、水利、
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荒政,野菜等,最后一项是讲
遇荒年时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
一部最值得注意的科学著作是李时珍④著名的药典《本草纲目》(1593
年)。它包括对前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