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碍无尽缘起的圆旨,所以法藏最后把它废止而改作广狭自在无碍门。

  其次,唯心回转善成门,显示一切诸法不问它是善是恶,毕竟都是一如来藏
自性清净心所变作,离此如来藏一心无别自性。此门只是诸法无碍所因,不是无
碍相,所以法藏最后立主件圆明具德门替代它。

  后来法藏的弟子慧苑,撰《续华严略疏刊定记》把十玄刊定作德相十玄、业
用十玄两重,而推翻传统的十玄说。但两重十玄各门的名称及其意义,大部分还
是蹈袭智俨、法藏相承的学说。再后来被推为贤首宗的四祖清凉澄观,又在所撰
《华严疏钞》里恢复了《探玄记》的十玄说,而用莲华叶或一微尘作譬喻来说明
它。此外在贤首宗的系统以外的华严学者李通玄,也在所撰《新华严经论》中散
说十玄,又在《华严经决疑论》中列举它。

  依慧苑的《刊定记》所说,一切诸法有体事、德相、业用三方面,体事是德
相和业用所依,有色、心、时、处、身、方、教、义、行、位十法,德相业用各
有十玄。德相十玄是:一、同时具足相应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隐
显德,五、主伴德,六、同体成即德,七、具足无尽德,八、纯杂德,九、微细
德,十、如因陀罗网德。业用十玄是:一、同时具足相应用,二、相即用,三、
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纯杂用,七、隐显用,八、主伴用,
九、微细用,十、如因陀罗网用。澄观的《华严疏钞》中对于慧苑的两重十玄说
有详尽的评判,总的说来,




他认为德相、业用虽异,不妨该摄于同一十玄,对机名业用门,本来相即便是德
相门。他又认为慧苑立的体事十法,摄法无遗,也有道理。李通玄原有关于十玄
六相的专著,已经散佚不传,只在《华严经决疑论》中,遗留下他所立十玄的名
称,是:一、同时相应具足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诸法相即自在门,
四、天帝网影像重重互参无碍门,五、微细相容安立门,六、秘密隐显具德门,
七、诸莲华藏纯杂俱含无障门,八、三世圆融互参相入门,九、唯智同别自在
门,十、托事表法生解门。从这些名称看来,不外乎把智俨、法藏相承的十玄名
称略加修订、次第也略加改动




而成。至于十玄的涵义,通玄却没有加以说明,只在《新华严经论》中陈述六相
圆融义之后说“十玄义亦在此通”,又在《决疑论》中陈述六相义之后,说“如
十玄门,义亦如是”。就是说十玄无碍义,可以由六相圆融义类推,也就是说所
谓十玄,不外乎阐明圆融法界无尽缘起,象《决疑论》在列举了十玄的名称之后
就说:“《华严经》有此十事大体显无尽法,以智观之可见。”本来无尽缘起的
思想在地论师的系统中已经发达,智俨的学说便渊源于此。所以通玄的学说虽然
间出心裁,然而随处见出它是出于《地论》系统特别是智俨系统的思想。
  (黄忏华)



  五教十宗

  五教十宗,是贤首宗的教相判释。贤首宗人为表明自宗在佛教当中的位置,
依自宗的宗义把释迦如来一代所说的教法分别判作五教十宗。

  五教是依所诠法义的浅深,把佛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五类。如《华严一乘教义
分齐章》说:“就法分教,教类有五。”又《华严经探玄记》说:“此义分教,
教类有五,此就义分,非约时事。”

  五教的分类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
教。这些名目似发端于杜顺所说的《华严五教止观》。然而《五教止观》所说,
差不多和法藏所撰的《华严游心法界记》相同,而且其中用了好些玄奘的译语,
内中还提到武周时才改称的“佛授记寺”名,这显见得《五教止观》已不是杜顺
原作,或经过后人修改了的亦未可知。到了智俨,一方面继承慧光的渐、顿、圆
三教,一方面发展作五教,在他所述的《华严孔目章》中,已经有“依教有五位
差别不同”等语,只是关于五教的名目,有处说小乘、初教、熟教、顿教、圆
教,有处说小乘、初教、终




教、顿教、一乘,似乎还没有成立明了的教相判释。五教说一直到法藏,才有具
体的组织明了的解释。

  十宗,是依佛说的义理区别所宗为十种,如《五教章》及《探玄记》说:
“以理开宗,宗乃有十。”这是由于五教所诠的义理,由于众生的机类不同,从
而各自所尊崇的有异,所以开作十宗: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
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
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

  五教一般说来,是依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建立的,改藏为
小,改通、别为始、终,圆教照旧,只插进了一个顿教。如以刊定法藏学说自负
的慧苑说:“此五大都影响天台,但加顿教。”以远绍法藏学说自任的澄观也
说:“大同天台,但加顿教。”但是澄观又说:“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
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实际天台也
立顿教,但是把它摆在他的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这都是佛说法的形
式)之内。所以慧苑说:“……此并亡诠显理,何复将此为能诠?”又说:“盖
知此所立顿,但是余教所诠




法性,非能诠教也。”即对于法藏以顿教列为五教之一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至于
法藏的五教说,乃是从智俨的小乘、初教、熟教、顿教、圆教发展的。

  十宗是依慈恩宗所传的八宗(见窥基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一及《百法
明门论解义》卷上)建立的,前六宗的名目完全和慈恩宗所传相同,而把它的第
七胜义俱空宗改作一切皆空宗,更把它的第八应理圆实宗改为真德不空宗,又另
加二宗为十宗。

 五  教

  一、小乘教,也叫作愚法二乘教,是对不堪受大乘教的二乘根机所说的教
法,《四阿含》等经,《僧祇》、《四分》、《十诵》等律及《发智》、《六
足》、《婆沙》、《俱舍》、《杂心》、《正理》、《显宗》、《成实》等论所
说属之。愚法是就所对机说,迷执自法,昧于大乘法空的妙理,所以叫作愚法。
小乘是就教法说,此教随机施设缘故,只说人空,不明法空,纵然少说法空,也
不甚明显,只依六识三毒建立染污清净的根本,未达广大的境界,区别菩萨乘,
叫作小乘。澄观的《华严经疏》当中说小乘教就是天台的藏教,所摄法门和它无
异。

  二、大乘始教,是为从小乘始入大乘的根未熟者所说的教法。此教是大乘的
初门,所以对后面的终教叫它作大乘始教。于中又有空始教、相始教二种。空始
教指《般若》等经,《中》、《百》、《十二门》等论所说,多明破相遣执的空
义。此教但为除有所得的迷执而显示一切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所以叫作空
始教。相始教指《解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言众生的根性
法尔有五种不同,定性二乘不能转为菩萨乃至成佛。又明人法二空,说真如凝然
常恒不变,不随缘转变诸法。又说依他百法,广谈法相、少及法性,所说法性,
也在法相名数之列,又只




在生灭的事法上说阿赖耶缘起,所以叫作相始教。贤首对空相两种始教意无轻
重,但清凉澄观以为空胜相劣,而由空入终教。

  三、终教,意思是大乘终极的教门,也叫作实教。此教说二乘和一切有情悉
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所以称为终教。这指《楞伽》、《密严》、《如来
藏》、《胜鬘》等经,《起信》、《宝性》、《法界无差别》等论所说。此教以
无性有情定性二乘悉当成佛故,说一切众生皆成正觉。又说真如随缘生起诸法,
万象即是真如,理事不隔,性相融通。此教又多谈法性,少及法相,所说法相,
也会归法性。所说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具生灭不生灭二义。所以对前始
教,叫它作大乘始教。

  此上始终二教都是依诸经教言说,渐次修行成佛的,所以又都称为渐教。

  四、顿教,意思是顿修顿悟的教门,离言离相顿显顿成,一念不生即名为
佛,所以叫它作顿。此教不说法相,只辩真性,没有八识二无我差别,不立五法
三自性门路,不立断惑证理的阶位,如《维摩经》等所说,即属此教。这不同于
始终二教的渐次修成,也不同于圆教的圆明具德,所以另立为一教。

  五、圆教,意思是圆融无碍的教门。此教说性海圆融,随缘起成无尽法界,
而彼此不相违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于
中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所以叫它作
圆,这指《华严经》所说。

  对于这五教的分齐,如法藏在《金师子章》里,以因缘是小教,无自性空是
始教,幻有宛然是终教,二相双亡是顿教,情尽体露是圆教。在《游心法界记》
里,以法是我非是小教,缘生无性是始教,事理混融是终教,言尽理显是顿教,
法界无碍是圆教。

 十  宗

  一、我法俱有宗,是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和小乘中犊子部、法上部、贤胄
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经部等所立义。人天乘认为我法俱有实体,犊子部
等立三世有为无为诸法及胜义我,所以称为我法俱有宗。

  二、法有我无宗,是指小乘中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及化地部末计所
立义。说一切有部等认为一切诸法通于三世,其体恒有,而不立我,所以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