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生即佛,迦叶品文。贫女力士,如来性品文。须知诸喻,理兼圆别。若言三障覆佛性,破障方显属别。若言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议德障消者,属圆。如来藏喻。止观显别,今文显圆。净名语尚涉通,今须圆解。
  此是圆智。圆觉诸法□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昏迷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初就本觉明佛。此是者,指上大经众生即佛,喻诸宝物等。前虽云即佛,犹未的示觉了之相,名为本觉。且指三障,体全是理。今示此理,当处照明,即是本觉,佛义成也。虽五下,是遮情。或谓诸有业缚,无明惑暗。那言众生即是佛耶?答曰:虽业至无间,而皆当体是三解脱。虽见思昏倒,而本觉理未始不存。业惑全是性德缘了佛性,岂可更坏理佛。何以故?刀不自伤故。斯理下,是对四事辨理。妙乐云:显露彰灼,称谓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众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过无佛,不损一毫。五即得之何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对此四事,示理佛也。
  ○辛二 名字即
  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须论损益,及以高下。此位是修德之始。闻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简。收则耳历法音,不间明昧,异全不闻,俱在此位。简则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分二。
  ○壬一 带喻示名字
  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
  钞云:初段明不闻之失。谓理虽是佛,全体在迷。佛出不闻,经名绝听,此指但理之失也。次段明闻名之得。今名字即,唯约三宝及十号也。无明长夜,佛出令晓。阐本智日,乃识三宝照世光明。生死巨关,无佛长锁,佛能于此开甘露门,令知十号是长住味。此光此味,乃从众生心性流出。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末二句,指贫女喻也。此等法喻,皆示于名有识之义,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壬二 引人明即佛
  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言毛竖,即惊觉也。闻名生觉,即本性佛。觉即本性,本性觉即佛也。
  ○辛三 观行即
  此中观法,直观心性。故托他佛,而为所缘。今明对尘,即成观佛。其中念念觉知之心,名观行佛,分二。
  ○壬一 明观行
  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眼闭目,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览,无非佛界。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
  初示始习,即心观相。此是名字升进之位,不独解名,能修观故。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观佛相者,经中八万相,非劣想而可系缘。故须初心,先观落日等。观既深着,方观胜身。开眼下,明观成,称性周□。妙心作相,妙相发心,心心不休,成观入品。尘缘莫动,佛常现前。闭目了然,开眼不失。在明见佛,处闇不忘。性无间然,岂佛暂阙。一一相海,庄严法身。相为大相,好为小相。观大发小,名为流出。劫水虽大,止剂二禅。佛相周□,称法界性,且以少分,喻周□也。观行佛眼,名为周眸。此眼所观,何处非佛。念一下,明一多相等,三际同观。一身下,明诸佛三法等同。念色下,以三身结示。色身是应,法门是报。实相是法,言法门是报者,谓诸法门聚而为身也。所谓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辩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
  ○壬二 明即佛
  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即佛也。
  ○辛四 相似即
  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佛实相身,得相似相应。相似者,二物相类。如□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初约三身明即佛。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三身佛。观觉虽成,似觉未发。加功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应是合义。合而不忘,非妙观也。相似下,约四喻明相似。□比金,瓜比瓠,喻始觉似本觉。火与海喻,喻相似近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水性下,是劝证。初约事劝,次引文证。
  ○辛五 分证即
  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于直修。惑分分破,性分分显。从所证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分证也。分二。
  ○壬一 约发心明即佛
  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初文约三法明发,就初住位,示即佛相。发心者,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为了,为正。是故一发,则一切俱发也。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显故。三智下,约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对一性,明圆发相。今约报智证法起应,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于此。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镜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今始发明,名开秘藏。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壬二 约被物明佛用
  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等觉耶?是名分证即佛也。
  初文总示三轮。应以下,别示十界。先明佛三,况出九界。佛应三土,且说同居。化有始终,须彰八相。大机所见,八相难思。若应小乘,八种皆劣。大示出没,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胜妙。小乘生灭,体是无常。如火烧薪,终归灰断。此等皆是果人法则,名佛威仪。初住能为,名之曰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属意;应以佛度,即现佛三。佛尚能示,九界不难。初住尚尔,后位不待言矣。破惑转深,德用转广。宁以身口,可思议耶!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辛六 究竟即
  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名妙觉。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诸字功德,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如十下,约喻称叹。用彼大经月爱之喻。
  ○己二 兼显佛德明无尽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诸号耶?
  佛有下,以例诸号,明不易说。净名经云:正□知,如来,及佛。此三句义,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以劫之寿,说不尽也。
  ○戊二 释说字
  说者,悦所怀也。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施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示默然。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
  初句牒释。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本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扣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也。即十下,示法。先明所说法相。十二部,是总明说相。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须知有多八万,且约四谛示:言八万法藏,即苦谛;八万尘劳,即集谛;八万对治门,八万三昧门,八万陀罗尼,皆道谛;八万波罗密,即灭谛;今虽示一,义兼三也。又于下,次明能说善巧。上之所列八万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各有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乐欲,赞用受行。为已种者;用中二悉。善根未发者;作为人说,令起宿善信戒进念。恶未破者;必对治说,令其三毒忽豁尔冰消。为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若全无益,佛则不说,故云默然。此是一法一门明四益也。若一下,例诸法诸门示四悉。谓一门被机,四悉既尔,余三门亦然。如是类推,一一八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