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讲】是经借言显理。理显言忘,不立文字。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佛位渐次而说,故名顿教。大乘者,大人之所乘也。非声闻缘觉等之境界故。顿机者,多劫修因,未及证果。今生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获大总持。顺行,如善财童子,逆行,如央掘摩罗等。皆顿教之机也。开悟者,一闻此经,顿开心地,悟得圆觉,原非他物也。亦摄渐修者,足见此经是圆教义,无机不收。如大海不择众流,无流不入也。
  【记】修习大乘经功德。唯佛能说,余人不能说。盖此功德,口所不能宣,文字所不能形容也。然今则不能不说。不说则末世众生,谁得闻此大乘经,又谁知此经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耶?顿教教相。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本非言说可喻。世尊特借言以显理。理既显,即应忘言。须知理仗言显,言却非理,理在言外。故顿机众生,在如来未开口前,即能触处领会。如我辈听经时,能将世界凡情,一切放下,当体即是佛境。此顿教所以不立文字也。大乘者,譬如象马牛之乘。是大力众生所负,一直可以到家,中间并不停息。非如羊鹿之乘可比。若一闻此大乘经教,便悟圆觉妙心,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与圆觉相应。此乃多劫遇佛闻法,种有大根。故在此末法时,得闻便悟,悟已便修,故云顿机众生。此经以顿教为正义,以渐修为兼摄,故能收摄一切?品。?、众也。品、类也。品类虽有高低不一,未种者可从此而种,已种者可从此而熟,已熟者可从此而脱。善财□历烟水百城,五十三参,精勤修习,是为顺行。见华严经。央掘摩罗顺恶师教,取千指作?。佛往度之,说种种偈,顿得开悟。是为逆行。见央掘摩罗经。
  ○戊二 喻说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嘠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讲】大海不唯容纳百川,然亦不让小流。可见此经前云顿教。夫顿教不立文字,离诸言说。必藉圆教,始能收机得普。是故教名为顿,义必属圆也。义属于圆,则不惟统摄诸大乘法,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摄故。喻云不让小流。让、辞也。谓辞之不容入也。海必不尔,故曰不让。然海既纳百川,必能潜流四天下地。而四天下地上,一任凿井疏河,灌园溉地。所有王臣长者,以及庶民象马牛羊等。一一皆取之不尽,用之无竭。乃至蚊□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约法谓教顿义圆,既能统摄诸大乘法,必能潜流四位因心。而四位因地上,一任生智流辩,说妙谈玄。所有应被之机,一一皆随心应量,取足无穷。乃至六道众生,以及天魔外道等。但有闻法,佛种纳于识田。时至机熟,无有不修因证果者也。
  【记】小流归海,海不拒,亦不溢,此之谓不让。蚊o,最小之群品也。阿修罗,身形八万四千由旬,最大之群品也。然无不满腹而归。大乘经普摄群机,亦复如是。故能令小乘回小向大,化有为而入无为。人天转世间而出世也。潜流四位因心者,谓此顿教大乘经义,潜流于圆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位因地心中,无不随机取足也。
  ○丁二 校量功德
  ○戊一 施宝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讲】直解云: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
  【记】此能校量是如来妙辩。其实大乘功德,非言说可以形容。故设事以明之。假使者,假设也。世宝布施,得之者买田园,长子孙,研究学问,维持国家,固然是好。然亦不过人天小果。若得之者反以长其游惰荒嬉,作种种孽,此岂有功德耶?若听此大乘经,莫道未能全听,只要听得经名,且更能听一句义。其功德已盖过前者。此言财施不及法施,世间功德,不及出世功德也。
  ○戊二 施法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讲】直解云:小果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成佛正因,故难为比量。
  【记】此假设之人,大概是自己悟四谛之法,已登辟支佛地位者。教众生证阿罗汉果,了得生死。此已是无漏功德。然小乘虽了生死,未发大悲心。但能自利,不能利他。住于化城,永不能到宝所。何可与成佛正因比数。此言小乘功德,不及大乘功德也。
  ○丙四 答拥护持人
  ○丁一 显当护因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讲】初反显当护。闻经名显非闻义。信不惑,显未受持。此人虽福慧不多,便当护持。况于多佛所种诸福慧耶?如是下,正明当护。谓此人于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经资慧。既福慧俱多,尤当拥护。
  【记】护持佛教之人,必具有大信心者。信心并非今世忽有,必由过去种有信根。此信根非从像法末法时代得来,乃在佛世所种。上来闻此经名及一句义,乃自利功德。又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乃利他功德。须如此自利利他之人,闻大乘经教,始能信而不疑。惑者,疑也。夫不须读经解义,但闻此能诠之经名,即起信心,不生疑惑。当知此人,必是具有大福大慧。有大福,故得闻经名。有大慧,故信而不惑。且遇佛必曾供养,方种福根。必闻说法,方种慧根。然则此人既于过去遇多数佛,何以仍为众生,直至末世,乃始闻名生信乎?须知遇佛闻法,必须发心修行,勇猛精进,方能开大悟,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若闻法而犹贪名利,不肯修行。譬之开花而不结果,虽遇多佛,亦属徒然。我辈生此末法之世,既因夙世善根,闻此经教。必须依文会义,因义起修。将世法抛尽,方可成出世之行也。但闻名而不思义,但能信而不能持,则福慧不多。然世尊已称为应当护持。何况亲近恒沙诸佛,福慧众多之人耶?
  ○丁二 正答当护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讲】先称汝,附称善男子者:显是面嘱当机。令其注意,非浪答也。准前请云:云何使我护持,是直欲自领其事。故世尊应其请而告之曰:汝当护也。末世修行者,佛意以但闻经名,信心不惑,尚是久供多佛,多福多慧。况复末世,得闻是经,依经修行,自他两利者,又非前人之可比拟。故直解云: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
  【记】末世众生得闻此经,已属难得。更能依教起修,尤为希有。真可谓火里莲花矣。诸佛菩萨,安得不欢喜?又安得不加以护持!诸君须知,当此末法时代,能出家已甚不易。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即使其人平庸,或间有一二败类。诸君亦须看佛面,为之护持。若有正知正见精进修行者,更当护持,不待言矣。无论修大乘者当护持,即修小乘者亦当护持。盖末世发心修行者,定有恶魔外道,来相扰乱。外道诱以邪见,恶魔坏其善根。故佛门中,亦有以正教种子而学邪道者。今世并非无佛法,实无弘法之师耳。故世尊告菩萨注意末世修行者,尽力护持,不令退屈。退者向后,屈者半途而止也。
  ○丁三 奉教护持
  ○戊一 金刚护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讲】金刚者,依手中所持之杵彰名,一个个皆执杵故。又其威力,全在于杵,故以杵立其名也。火首,即楞严之乌刍瑟摩。自言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乃菩萨示现者也。摧碎者,以功用立名。我以宝杵殒碎其首,天魔外道皆畏惧故。尼蓝婆,古师未详翻译,上首八万,眷属不知其数。皆以三业具仪,对佛发愿,卫法护人。有能持此,即指本经。本经为决定大乘,以是如来决定境界。行人持之,其心亦决定故。如护眼目者,显护之最严,即一尘一沙,亦不使有犯故。道场所修行处,如前建立道场,克期修行之处。谓自领徒众,周界旋护。晨夕守护者,昼夜常巡,使魔鬼不敢有犯,自应无有退转。其家,即私宅也。永无灾障等,显人眷安和。财宝丰足等,显门庭富饶。此金刚守护之福也。
  【记】世尊所叮嘱护持,是贤善首菩萨。然贤善首菩萨,尚有许多眷属,即八万金刚等是。有此眷属,方能任护持之责,否则一人何能为力?即如山僧此次讲经,若无众多居士护法,所讲亦难成就,可见护法必得众多之力也。金刚以护法为其本分。八万金刚,以火首为首领者,□欲火最足坏定,此金刚以观照淫欲之功,能化欲火而成智慧火也。本可证果,自愿居金刚位,护持三宝。尼蓝婆未经译义,当是蓝面金刚。其相粗勇,故仅右绕而未长跪。无论上中下根人,凡能奉持此经而修行者,金刚皆为守护,故用乃至二字括之。不仅使徒众往护,且自率领以往。令不退转,以上是护持出家人。其家以下,是护持在家人。
  ○戊二 诸天护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讲】大梵,是王大千界之主。佛佛出世,愿为请转法轮。二十八天,总指三界诸天。须弥山王即□利。护国天王即四王。此中既总举三界,又别举□利四王者,以其有统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