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中假融空修
  【记】圆修为圆教当教之人所修。至前二十四轮,系何人当教?向来各家注释,皆未发挥。山僧此番煞费研究。知佛所说之二十五轮,大有意思,实为末世众生起见。何以故?上文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盖已明明道破矣。前威德章,每观之首,必有悟净圆觉一语。今此二十五轮,则未提及,正为未觉者而设。佛所以设此二十五轮,可知轮轮必有当机之人。大约从寂静下手者,必是空观。从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观。从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观。修圆观者,以悟净圆觉下手,观观皆圆。今之二十四轮,则亦必皆圆。从此研究,则可知前之单修三观者,乃专为别教人设也。盖别教是界外钝根,空假中三观不融。故教十住位次者修观,因其本是空观中人,则令从奢摩他下手。从此悟空理,以破见思。悟不空之理,以破尘沙。悟空不空之理,以破无明。一观到底,便可融三观也。若教十行位次者,本是假观中人,就其本分,须从三摩〇提下手。不失寂念及诸静慧,自然融得三观。若教十回向位次者,空假已是过来人,故须从禅那下手。修至破无明,登初地,自然能融空假二观。此二十四轮中,所以首列三种单修也。领二十一观,首七观以空观统之,次七观以假观统之,后七观以中观统之。此非学过台宗之人,不易领会。何以故?佛所说法,本只有真俗二谛。俗谛是事相上说,真谛是理性上说。俗谛在世间为真,出世则空。真谛在世间是空,出世则中。故空与中,有密切关系。了得空是不空,不空即中,则以一观统七观之理,可以明矣。既为末世众生而设,则末世众生,根器利钝不一,大约可分为三:一通教机,二别教机,三圆教机。圆教是上等利根人,别教是中根人,通教是下等利根人。而此三等人中,又有差别,所以开出二十一观。本经为顿教大乘,非顿教根器,不易领悟。然教相是顿,教义是圆。须知此首七观,从奢摩他下手者,为利根中之钝根,是通教机。通教从无生观入手,当教虽是顿教。而彼但见空,不见不空,不能融化。因末世众生,多界内凡夫,其中有一种利根。利根中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在当教非但见空,亦见不空。然彼不知不空即中,故必须出世之别教十地大士来接引之。此别教接引通教之机也。别教十地大士,在十住位,即修奢摩他观。故其接引通教人入别教,乃教以无生观,即我教之奢摩他观。用此一观到底,即可破无明。复修中两种,空与不空,同时而修。是但接通教利根人,在八人地见地,已可接引。至两种具修,是接通教中根人,须薄地离欲地,方可接引。三种融修,乃接通教钝根人,须至已办地辟支佛地,方可接引。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幻有即空是真。别教接通教,就其本有者,教以从真谛入手,故以奢摩他居首也。次七观从三摩〇提下手者,是圆教人接引通教最利根人也。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圆教人根器利,与别教人不同,故教以即从俗谛下手。此中细为分别,则两种复修,可从八人地见地接引,是最利根人。两种具修,是接引薄地离欲地者。三种融修,乃接引已办地辟支佛地者。后七观从禅那下手者,乃圆教人接别教也。别圆接通,接圣不接凡。凡虽有外内之别,而为烦恼障所碍,故接不到。必须破惑之后,方可接。圆接别,则接贤不接圣。盖既已登地,无劳接引也。然虽接凡,亦必至十住位破惑后方可。利根者则于十住位中接之。中根者则于十行位中接之。下根者则于十回向位中接之。圆教本属中位人,一中一切中,开口便讲中道,故从禅那下手。别教十住修空,十行修假,十回向修中。割裂而修,不能融会。又别教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谛。不有不空,名为真谛。俗谛即通教之究竟证,故圆教人可以中观接之。世间真俗二谛,在别教人视之,同一俗谛。今圆教人来接,教以所观二谛,当体即是中谛。上根令为两种复修。中根令为两种具修。下根令为三种融修。于此看来,可知佛所说话,均有至理在其中。惟须用心参究,方得了了。至末后圆修三观,乃圆教当机人之修证法门也。故云以圆觉慧,圆合一切。净圆觉性,本不可离。唯因众生未悟,不得不设二十四轮。其实一切性相,皆不离净圆觉性。圆教人修一观,即具三观。如修空,则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修假,则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修中,则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中外无空假,空假外无中,故谓之圆。至其位次,则自五品位乃至分证菩萨地尽,位位皆修之。唯究竟妙觉地,既云无修,乃亦可云无证矣。
  ○己三 结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讲】准前总标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尚未说明云何二十五轮,今则由单修,统修,具修,融修,以至圆修,一一别明已竟。故此结云,是名菩萨等。一切菩萨,随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不过如是而已。若诸下,示修法也。谓不论现前新学,及末世初心。设欲依此轮而修者,当先持诸戒品,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菩提之根本故。寂静者,收摄其心。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轮,当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难成。仍须敬礼三宝,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自知感应道交。希示正修,于轮各安标记。标记者,以纸为标,注记轮名。随轮各安,以备结取也。随手结取者,随手以标为结而混和之,仍复取结在手而展视之。随彼所展之结,开示应修何轮。故曰依结开示。便知顿渐者,以结中诸轮,有顿渐偏圆义故。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或顿或渐,依结而修也。一念下,斥疑不成。然知既顿渐,径修必成。若才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复悔,则便于圆觉而不成就。宜痛忌之!勿自弃也!
  【记】随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者,如通教人必用前十四观,然后圆别教人可来接。若当会诸菩萨,则有融根者是通教,有顿根者是别教,有圆根者是圆教,可各依之以修也。戒根不净,虽有禅定功夫,反增长魔力。此魔王所以居于六欲天之上也。因戒生定,方是正定。所生之慧,方是妙慧。不但淫欲一戒要持,戒戒要持。不过淫欲最易破定耳。持戒者,身口意三业,方得清净。梵,清净也。当持,言必要持,非仅应当之意。梵行是戒,寂静是定,思惟是慧。然末世众生,虽戒定慧三法齐修,而宿业重,去佛远,非佛力加被不可。故须求哀忏悔。忏悔必克期。否则终日扰扰,焉能下手?故必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经过二十一日,打七圆满,有根器者,自然感应。
  ○戊二 偈颂
  ○己一 略颂二十五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它;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轮。
  【讲】无碍清净慧,谓或从顿修顿得,渐修渐发,无不皆依禅定生也。既皆依定而生,足见二十五轮之观,不能不速修,以其非禅不智故也。
  【记】此八句中,最重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二句。慧是根本智,人人具足,即所谓如如智也。根本智乃是性德。今云无碍,乃是修德。本来清净,今有染污,故必须修。无碍清净慧,唯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有之。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此慧因何生?乃从禅定生。众生本来无碍,唯为三惑所障,蔽妙明为无明。虽有世智辩聪,小小智慧,说渐说顿,皆不能无碍。若由禅定生,则能破惑。破得一分惑,能说一分法。如阿罗汉说世出世法,固能无碍。说菩萨道,则有碍。菩萨说当分固无碍,说佛法则有碍。因三惑未尽故。唯佛证一切智,故无说不圆。所谓二字,承上文定字来。以下三观,修法不同。或以顿教机修,或以渐教机修,故有二十五种。
  ○己二 显示应修拣人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讲】如来,已成正觉人也。修行,未成正觉人也。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后因此成。在所应修,不待言而自可知故。后二句,拣不随顺人。顿觉人有二种:一是初生顿成,不见随顺。二是因感示成,无容随顺。法不随顺,亦有二种: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随顺故。二者阐提,无佛种性,暂不随故。此皆约现在言,若推过去久远,或至当来后后,总在随顺中收。
  【记】顿觉人二种:一初生顿成者,随拈一观,无非三观,不必拣择。即上文所言,于一切时不起妄念,是也。二因感示成者,乃菩萨示化,因众生机感,自己分上,拈来皆是。所谓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是也。外道心外取法,依自己邪见,处处执着,故不随顺。然过去久远,外道遇佛,亦能弃邪归正。阐提亦是众生,亦有本具之佛性。今云不随顺者,只指现在言之。
  ○己三 结示随顺速证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讲】前三句,指人劝持。谓无论现在末世,常应当持此轮而修习之。后三句,随修蒙益。谓随顺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自当证涅槃也。为中根人示圆修竟。
  上来两章三观修法,虽甚明显,亦必预明三观正义。兹当揭示于下,幸留意焉。夫一念心起,起无起相,澈底唯空。三际寂然,了不可得。无见闻觉知之相。无眼耳鼻舌身意之相。即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所谓国土世间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