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茫茫。不胜疑惧。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足下已臻古稀。是宜早寻归路。以期安身立命处也。夫茹斋奉佛。是出尘之初步。诵经念佛。是入道之资粮。既曾奋足直前。即有到之一日。遵照安士书载修持。未尝不是。惟是高年老士。晚景无多。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如或立志不坚。愿行不精。恐难济事。以鄙见将金刚经准提大悲等咒。一概放下。早起后。盥漱讫。遂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接念阿弥陀佛万德宏名。跟上手持念珠。彡定数目。每日至少须一万声。多则弥善。所谓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又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白香山云。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则庶几矣。四字六字。原无分别。以四字易纯。六字难熟。任意做去可也。咒是密语。不必拟议思量。只要诚意精持。自有感格。毋须依龙舒读法也。道在心。而不在□。法由我而不由人。一切生灵。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忍食他生命。滋我残躯。足下自应以善巧方便。晓喻家人。同修净业。所谓以斯道觉民。自他兼利。彼我同登净域。而功德岂浅鲜哉。又复应知。求生净土一宗。注重于愿。有愿信在其中。行即随来。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吾人千念万念。无非熟于临终之一念。若人信真愿切。至临终一念相应。即往生矣。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则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便永断矣。肃此并祝
阖第均安。
  谛闲谨复(二月廿九日)
复傅圣圆居士函
  圣圆老居士有道。展读大函。辱承过誉。殊切惭惶。并蒙盛施佳珍。尤觉抱歉靡既。藉悉动止安详。聊慰老怀耳。谨复者。吾人多生积劫。埋于五欲淤泥。昔虽少种善根。都为七情所炽。当此恶浊世界。几多豪杰伟士。靡不为其陷溺焚烧。欲其一念回光。了不可得。况望其生远离心。求出苦道。专念栖神于净土者。如钻冰觅火。又焉可得哉。居士留心斯道。可谓莲出淤泥。而根从火发者也。何喜如之。须知吾人。欲出生死者。先须了知生死之根。根也者。妄想是也。妄想不空。生死难出。欲求生净土者。亦必先知净土之本。本也者。真念是也。真念不起。净土难生。空妄想。起真念。只在吾人一念转变之力耳。唯冀猛息妄缘。时提正念。以信愿力。执持佛名。尽此形躯。求生乐国。佛不负人。人不自负。出生死者。可庶几矣。有志于道者。幸勿忽诸。老笔如藤。即希鉴谅。肃伸谢悃。并祝春祺。
 老朽谛闲谨覆(二十一日)
覆香港显寄函
  显寄哲人智照。宝师旋甬。带到仪敬十番。并述吾徒道风日炽。遐迩归诚。何幸如之。喜出意外。嗟乎。尔我同庚。人年七十古称为稀。况越从欲之年。已三载矣。日暮途长。前路茫茫。殊为危惧。生死路险。涅槃山高。幸勿置之度外。虽度生曰图酬佛德。而度自亦岂分外乎哉。来函云。一心念佛。尔果肯一心念佛。吾复何言。去秋吾寄上良药一剂。服之曾觉其效乎。唯冀灿烂心华。同登觉岸。肃此复嘱。并候新春。
  老朽谨白(二月十一日)
复李慧澄居士函
  慧澄大居士智鉴。昨为老泰山冥寿。僧众拥挤异常。可谓广结良缘。坭多佛大。所费若干。另纸附呈。不敷之数。老朽垫出。觉园讲经事。全属子虚。苏州西园。今已的确。去春灵鹫讲经时一经启请未允。秋间玉佛寺讲经时再经启请又未允。今月十九号到甬求请。本寺住持与纲职同意允许。于是只得随顺舆情。已订于旧历二月十九日开讲楞严指味疏。时限大约一月耳。至于欲我略解参同契。举凡宗下诸祖语录。概是无义味语。本不可解。解则开人义路瞎人眼睛。令人不得情枯。不但无益。而且情窦既开。真疑不起。反损于人也。试看雪窦禅师之注解。概可知矣。而今不惜眉毛拖地略取义而释之。全非是真面目也。但博一笑耳。附上助刊收条一纸。摘帐一纸。普佛斋疏一道。请鉴核是荷。肃复并祝
  净安
复江苏佛教会函一
  迳覆者。接奉贵会公函第七八号。内开。一致推举为苏州北寺住持等语。准此。闲届垂暮。筋衰力弛。敷教尚虞不继。住持讵曰堪能。且际斯潮流。丁兹世道。观彼北寺。夫岂一年一月所可收效于振起宗风。贵会欲以一尺寸命光老朽。肩之重任。毋乃不伦。窃为贵会真实为佛法前途计。为护持北寺计。还希遴择英彦贤能之大德。老朽诚非其任。复非其人也。专此谨辞。诸希公鉴。此致江苏省佛教会。谛闲上。
复函二
  敬复者。顷接贵会公函第二号。略开。苏州北寺住持一席。再次函邀老朽。勉力担任。为尊重公意计。似难峻拒。窃思老朽精力两衰。阖户自修。藉资净养。犹难支撑。如此艰钜重任。断非石火电光人所能勉允。还请贵会。另选能者。以免遗误。准前函由。理应具复。敬希鉴原。无任盼祷。此致江苏省佛教会。谛闲复。
复函三
  七十三年闹未休。而今才得锁狂猴。莫将千尺凌云塔。再四挪来换我头。
覆杜圣宏陈圣岳二居士函
  圣(宏岳)大居士均鉴。夏历六月初四日。接奉手教。展读之有二。一由五月初九。一书廿七。文异意同。具见为法忱殷。利生志切。何善如之。欢忭无量。且夫净土法门。乃吾佛世尊澈底悲心。无问自说。入此门者。无不离苦得乐。断惑证真。诚三根普被。一生了办之阿伽陀也。须知人身不易得。光阴最难留。古德云。世之最宝贵者精神。最难得者光阴。若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则九界生因。精神宁不宝贵乎。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光阴宁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宝贵。宜念念称念弥陀。知光阴之爱惜。当刻刻精修净业。若不念弥陀。而念三乘圣人之名者。亦是浪用精神。况谈世间无益语乎。不修净业。而修人天之善者。亦是虚弃光阴。况作世间尘劳之罪乎。然则净土法门。有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种之不同。唯持名一法。最为简便。最为直捷。至极容易。至极稳当。下手易。成功速。上焉者七日圆成。下焉者一生了办。即仲尼所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知。亦有所不能行。吾佛示持名一法。亦若斯而已矣。又复应知。求生净土。贵在信得真。愿得切。如有真信切愿。设或散心念佛。临终亦得往生。若信不真。愿不切。纵将佛号念到一心不乱。亦不得生。故灵'旭祖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修净业人。不可不知。肃复。并祝二利双宏。身心并益。
  老人谛闲手白(六月初八日书)
覆温光熹居士函
  光熹居士有道。奉诵华函。具见智种灵苗。勃勃内熏而不容已。何善如之。欣慰无量。且夫了生脱死。原是己躬下一件极大的事业。本不容缓。古德云。除却生死大事外。其余都是可商量。君肯终日惺惺冀了生死。诚火中之莲花也。然则修行无别秘诀。只要生死之心常挂眉睫。以了生死之心而念弥陀。何愁生死不了。但患往生之净愿不切耳。果能净愿恳切。即散心持名。未见相好。临终亦决能往生。无须疑贰。按法相宗。有表有遮。必须祛我执。获人空。以出分段生死。乃全仗自己。竖出生死之谓也。如我执习气一分未除。即分段生死一分未出。固非易易。今依净土法门。外仗弥陀愿力接引。内仗宿根熏发之力。加之现行信愿持名之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横截五道。带业往生。是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焉得与法相宗同日而语哉。只要信得真。愿得切。临命终时。一念相应。尚得往生。矧终身奉持乎。若谓杂念昏沉。随强偏坠。不知昏与散。修行之通病。所以永嘉大师。用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昏沉重者。宜以惺惺而对治之。散乱多者。当用寂寂以收摄之。今之念佛昏沉重者。宜经行旋绕。高声念佛。若散乱多者。当结跏趺坐。低声念佛。念兹在兹。朝斯夕斯。亦即永嘉惺寂对治意也。至于感应道交。有显感而冥应者。有显感而显应者。有冥感而显应者。有冥感而冥应者。不必定求梦中吉兆。与夫相好。只消直下念去。如磁吸铁。自然水清月现。感应道交也。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固由心造。业可从心转。经云。至诚念佛。念念能灭亿劫生死重罪。奚患业之不消。但患念之不一耳。吾今赠尔日课仪规。照常做去。如能拨去妄缘。每日做到六次。则临命终时。可以稳取莲台。操之左券。每次祗须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佛号三千。与夫回向发愿礼拜三归。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吃紧持名。再修一行三昧。实心实行。做到临命终时。求其感应不道交。亦不可得也。兹赠尔法名志西。唯冀笃志为这一件大事因缘。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面奉弥陀。亲承记□。然后分身尘刹。普度有缘。此身须向今生度。莫向他生度此身。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肃此布复。幸勿忽诸。并祝常乐百益。
  四明老观宗谛闲谨复
复海门黄周等居士函
  黄周蔡范诸君子均鉴。道无方。不可以立相。心无像。不可以立形。形与相。皆众生之识情计度。妄想分别而幻起也。须知道也者。在有而非有。处无而非无。心也者。非生非灭。不断不常。居尘不染。涉俗不乖。君等宿种发芽。慕道忱切。不患迷久。只怕觉迟。五部六册。皆采摭于佛经。言虽不非。意实错误。以致引盲入坑。自不知误。甚至不信三宝。是一非余。深堪悲悯。不遇良师。难逢明导。如蔡君者。实诸子之良导也。宿缘所追。岂偶然哉。诸君既信三宝。当生真信。既于净土法门肯修。宜发切愿。以真信切愿而修净土。则一生可了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