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壬癸水,水色黑,故北为黑帝。中央戊己土,土色黄,故中为黄帝。以其形色各异,故称他为五帝大魔。又一切魔王,阎王,狱主,官属,广及三界,一切含情抱识,皆有佛性,凡有心者,莫不作佛。我等既已自庆,应代为至诚归依无尽三宝。
愿以慈悲心,同加摄受。以不可思议神力,覆护拯接。令诸天诸仙,一切神王,广及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从今日去,越生死海,到于彼岸。行愿早圆,俱登十地,入金刚心,成等正觉。
  此为愿辞,愿仗三宝不思议力,摄受覆护。令上述一切众生,从此越分段生死之海,先到偏真涅槃之岸。然后回小向大广兴万行,发大弘愿,早圆十地,成就无上正觉。
  ○警缘三宝第十一
  警者,提醒也。时时提醒其心,则身口亦连带而起。前文怀念三宝之恩,欲使众生业识,时时忖到。因第七识思心所,生灭不停,迁流无住。若不时时警觉,则因循而去矣。今念念警缘,记忆分明,乃第六识之功也。常将三宝之恩,缘记于心,勿使稍有忘失,此即警缘三宝之意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复人人,缘念三宝。何以故尔?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慈心?愍念众生。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悲心?救摄一切。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平等心?怨亲同观。若使不知三宝,云何能得妙智?证无上道。若使不知三宝,云何明了二空?真实无相。
  此先示三宝洪恩,宜各拳拳服膺,记忆分明也。何以句,征词。若使下,释词。意谓三宝之恩,甚深无量。若使不知三宝之恩,云何得起慈悲心平等心耶?盖我等具缚凡夫,昏迷倒惑,自顾尚不暇,安能起诸慈悲等心,而利益众生。全仗三宝恩力加被,得发种种之心。故知三宝德大恩深,虽粉骨碎身,未足酬报。亦惟有起慈心等,普济众生,方能报恩于万一耳。若使不知三宝,云何能起慈心?愍念众生,而与一切乐,云何能起悲心?救度众生,而拔一切苦,云何能起平等不二心?一体同观,无亲怨想,云何能得般若妙智?证无上菩提大道,云何能得明了二空真如?一真实相,无相无不相之理耶?所谓二空者:我空、法空也,此为二空真如。现前一念之心,能了心空,即我空也。能了境空,即法空也。我空法空,惟是真空般若,实相无相无不相之真如体也。
佛言:人身难得今已得,信心难生今已生。我等今者,归凭三宝,而眼不见地狱饿鬼,拔舌吐火之色。耳不闻地狱饿鬼,苦楚热恼之声。鼻不闻地狱饿鬼,剥裂脓血之气。舌不尝臭秽腐败之味;身不触镬汤炉炭寒冰之苦。意常得知,佛为无上慈悲之父,作大医王。知一切法,为诸众生病之良药。知诸贤圣,为一切众生看病之母,意常警缘三宝护世,有识念处,我常得知。我等今日,虽不值佛,生在末法。具有信心,六根清净,无诸衰恼。优游适性,往来无碍,此之胜报,莫非宿缘,三宝恩力。又令今世,发菩提心,诸如此益,非可具说。岂得不人人报恩供养!
  佛言:人身难得,今以宿世善根,已得人身。佛言:信心难生,今以宿世缘种,已生信心。我等今者,足踏三宝地,身坐三宝座,日吃三宝饭,夜卧三宝床,全身依凭于三宝。眼所见,无非相好庄严之佛色。不复见拔舌□耕,口吐火之苦色。耳所闻,无非清净微妙之法音,不闻有斩剉苦楚,热火逼恼之苦声。鼻所□,无非殊胜功德之佛香,不闻有剥皮裂骨,脓血臭秽之恶气。舌所尝,无非三德六味之妙馔,不尝污秽不净,臭烂腐馁之苦味。身所触,无非慈风德被之功德林,不复有镬汤炉炭,寒冰严冷之苦触。意所知,无非甚深微妙之正法,不复有邪外偏执之妄知。如此六根所缘,无非诸佛境界,皆仗三宝之力加被也。又不用心念,而圆明了知,常知佛为无上大慈悲父,作大医王,为大法王,于法自在,此知佛宝也。知一切法门,为诸众生治病良药,知病识药,应病与药,此知法宝也。知诸三乘贤圣,为一切众生看病之母,作导师良友,为看护知识,此知僧宝也。如是于意根中,常常警缘三宝,为世间良福田,有护世之恩。有识念处,我常得知,我等今虽生于释迦末法之季,以宿植具有信心故。眼根所见者,三宝之像。耳根所闻者,三宝之音。鼻根所□者,三宝之香。舌根所尝者,三宝之味。身根所触者,三宝之境。意根所念者,三宝之法。尘尘三宝境,念念清净心。在在处处,刻刻时时,无诸衰颓忧恼。钟鸣上殿讽经,板响云堂赴供。优游自在,快意称心,往来无有障碍,此种胜报,莫非宿缘所追,三宝恩力加被。又令今世发菩提心,诸如此等利益,不能具说。是故德大恩深,安得不大兴供养,以相报答耶!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切功德,供养中最。故经说言:惟念过去世,供养为轻微。蒙报历遐劫,余福值世尊,又经言:设欲报者,起塔精舍,灯烛旛盖,香华茵褥,种种供养。将来之世,自受其福,虽是供养,非报佛恩。欲报佛恩,唯发菩提心,立四弘誓,造无量缘,庄严身相,修净土行。是为智者,知恩报恩。
  此明供养三宝,宜知积功累德,始能报三宝恩,故曰一切功德,供养中最。言积功累德者?有五种:一者、信心。谛信无疑,不起异知。二者、精进。勇猛直前,不生懈怠。三者、忆念。明记深恩,念念不忘。四者、修定。断除外缘,一心求忏。五者、修慧。听经闻法,研穷圣教。能作此五种功德,是为诸供养中之最也。经言:思惟过去生中,虽供养而轻微不恭,欠于尊重。而尚蒙三宝之恩,历无量之远劫,犹有余福。得值世尊,在此像、末、法中,信心不失,皆过去之余福也。又经言:设欲报者,起七级浮图,造大殿精舍。严备香华灯烛,庄饰幢旛宝盖。以柔软之茵褥,供卧佛之安睡。或设拜垫,僧众得以胡跪修忏,行诸佛事。如是兴种种供养,于未来世,自应受其福报。但此福业,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不能谓之报佛恩也。要知真报佛恩,惟有发菩提心,念念相续不断。立四弘誓,时时坚固不退。普度众生,誓断烦恼。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佛恩。以发心立愿为本,而后造塔供养,灯烛旛盖。修种种之福缘,庄严金身色相。修无量之法门,作净土之妙行,如此可谓智者之报恩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诸佛慈悲,恩不可报。菩萨摩诃萨,碎身犹不能报万分之一,况我凡夫而能报者?众等唯当依经所说,利人为上,各各至心,五体投地,普为十方,无穷无尽,四生众生,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此示利人为报恩,可为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诸佛慈悲之恩,报不胜报,报答不尽。虽粉骨碎身,犹不能报也。菩提萨埵,为法忘躯,碎身弘法,以大道心,普度众生,犹不能报诸佛之恩于万分之一。况我等具缚凡夫,而能报乎?然则究竟如之何能报耶?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此即以利人报恩之明训也。我等自愧无利人之能力,惟有以一丝之善,一毫之福,乃至一瞻一礼,尽回向法界众生。冥熏众生,以为利人之行。故今普为十方,无尽众生,代为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德宝佛。南无应名称佛。南无华身佛。南无大音声佛。南无辩才赞佛。南无金刚珠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珠庄严佛。南无大王佛。南无德高行佛。南无高名佛。南无百光佛。南无喜悦佛。南无龙步佛。南无意愿佛。南无宝月佛。南无灭巳佛。南无喜王佛。南无调御佛。南无喜自在佛。南无宝髻佛。南无离畏佛。南无宝藏佛。南无月面佛。南无净名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也。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也。
  ○忏主谢大众第十二
  忏主,指志公或梁皇。志公为集忏之主,梁皇为礼忏之主。大众,指现未礼忏诸师,同业大众也。谢者,谦辞也。此为正宗分之末科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能,生坚固信,发菩提心,誓不退还,此是不可思议志力。此心此志,诸佛称叹。今日唯深随喜,愿未来世,复得遭遇,舍身受身,愿不相离,至于菩提,永为法亲,慈悲眷属。今建此法集,便成叨靦。智无其解,身乖其行。轻发此意,实足惊于视听。然人微事重,冰炭交心。若不资藉强因,而无以获胜妙之果。诚知谬造,心不忘善,冀蒙念力,同为慈亲。仰屈大众,降德道场。时运不留,忽尔垂迈。缘行所牵,胜会难期。当自课励,兼以利人。卓然排□,莫追后悔。法音经耳,功报弥劫。一念之善,永得资身。一向一志,无愿不获。相与人人,各各至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虽谓□谢大众之文,其实为警策大众、劝勉大众,相与已能,生坚固信,发菩提心,誓不退还。菩提心者,不可思议之志也。誓不退还者,不可思议之力也。以此菩提心,以此不退志,为十方诸佛之所赞叹。今日唯有深心,互相随喜。自今以至成佛,中间时得遭遇,不令忘失。虽舍身受身,愿不离此心此志。至于菩提,永为法门亲缘,慈悲眷属。上为开示之辞:今建此忏悔法语,集取华藏玄文,便成叨靦。谓叨承法力,面见慈容也。自惟愚昧浅智,而无深解。身乖其行,轻剖慈怀。一视一听,实足令人惊心。但不可以人而轻法,然则人虽轻微,事实重大。人微故心冷如冰,事大故心热如炭。炭、火也。冰炭交心,进退维谷,若不资藉,令人进修良因,则无以克获殊胜妙乐之果。诚知所造,多诸错谬。自揣心不忘善,下度众生苦轮,上报父母师长,无非孝顺心,悲悲心。既用心诚善,幸不计较。所期望者,唯愿大众,同秉慈悲念力,同为菩提法亲。仰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