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二句设喻,联举两喻,以喻佛法。医与商,皆喻佛。药与金,均喻法。医诊病人,佛度众生。药治身病,法治心病。商为后嗣而寄金,佛为众生而遗教。金能济后嗣穷,教能救众生苦。佛欲众生生渴仰心,非灭现灭,故不去而言去。商要后嗣立为人志,故不行而说行。法喻齐等,不二不三,无拟议也。前贤所藏,非其人而不可托。佛将大教,嘱累四依大士。商把真金,付托十善友人。弟子下,翻自前迷。昧道句,指昔之迷。辄窥下,翻前迷而启悟。三昧之门,指念佛。一实之唱,指法华。奥旨,即宝王论语。宝印,即念佛三昧。动寂四句,是悟本论之纲骨。一称四句,是解法华之司南。经王二句,是获益。二十二句,是赞词。欣澡二句是自庆。故最后云:何其幸也。
○丙二 归向投诚
愿不易此身,获醍醐之妙记。悟当来诸佛,即众生是焉。遂稽首多宝塔,对莲华僧。吾与之普观十方,圆念三世。长跪叉手,而说颂曰:
  初一行,是归向。言不易此身,即指现生。醍醐妙记,如法华三周别记。当来诸佛,即现在众生。宜如常不轻菩萨,行礼拜之不遑,安肯蔑慢哉。遂稽下,是投诚。意谓既悟此论,是醍醐上味,与法华并荐。佛说法华,有多宝佛塔,涌现其前,而作证明。兹师演此论,冥冥中谅亦有塔证明。况古佛有愿,岂不乘愿再来乎?故先礼塔,佛坐百宝莲华,而谈妙经。师今谈妙论,亦宜身坐莲华,今承耳提面命,故云对莲华僧。吾今秉师之教,自宜遵教修行。故云普观十方,圆念三世。遂长跪合掌,而说颂曰。
○乙二 偈颂
一心忆念过去佛。亦忆未来诸世尊。现在一切人中雄。亦学于其所说法。无有一佛在过去,亦无现世及当来。唯此清净微妙禅,彼不可言证能说。
  颂文八句。初四句;全理成事。初句,念过去。二句,念未来。三句,念现前。四句,通三世。次四句;全事即理。分二:初二句,泯相归性,真性会内,绝诸佛之假名,故三世皆云无也。次一句,通颂全文总意。意云:闻此宝王三昧,悟障即德。无惑可破,故云清净。即此念佛三昧,即是微妙禅那。全性起修,故不可言。唯证方知,乃假言说以示人。因有四悉之机,故能不说而说也。民国丙寅十一月初七日日中下笔、十四日正中脱稿。(完)
  
  跋
  沈君浚文,皈心净土,尝发愿刊印经论。以接初机,询于余,沪上佛教机关谁可托付兹事者?余云:盍商诸居士林。一日沈君持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示余曰:居士林嘱刻此疏,君意如何?余曰善哉!此疏是谛闲大师手笔,大师以台宗耆德。而提倡净土,凡有著述,海内传诵。独此疏以初印无多,见者尚少。夫流通经疏,当择鲜见之本。吾子若以此法雨,普被众生,其功德岂可量哉!沈君韪其议,即以嘱居士林任校印之责。书既成,为志其因缘如此。
  庚午冬日蒋维乔跋(民国二十年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本)
  
  
  
  
  
  
  
  
  
  
  
  
  
  
  
  
  
  
  
  
  
  
  
  
  
  
  
  
  
  
  
教观纲宗讲录
   ││民国十七年在观宗寺讲││

释题 134
 甲一 释法题 134
 甲二 释原题 135
 甲三 释人题 136
释论 137
 甲一 标示教观通途 137
 乙一 明教观该摄 137
 丙一 正明教观该摄 138
 丙二 次明教观得失 139
 乙二 标教观旨趣 140
 丙一 标列教观 140
 丁一 总标 140
 丁二 列示 141
 戊一 示教 141
 己一 化仪四教 141
 己二 化法四教 142
 戊二 示观 143
 己一 总标 143
 己二 别示 143
 丙二 统论权实 145
 乙三 略明时教通别 147
 丙一 略明时教 147
 丁一 略明五时八教 147
 戊一 总标 147
 戊二 分释 147
 己一 华严时 147
 己二 阿含时 148
 己三 方等时 148
 己四 般若时 149
 己五 法华涅槃时 149
 庚一 法华 149
 庚二 涅槃 151
 丁二 兼显秘密不定 152
 丙二 略论通别 152
 甲二 详辨时教观法 153
 乙一 标科 153
 乙二 图示 153
 乙三 正明 154
 丙一 论五时通别 154
 丁一 标科 154
 丁二 正论 155
 戊一 引文以定通别 155
 戊二 正论五时通别 155
 己一 通五时论 155
 庚一 引文申明通意 156
 辛一 章安破古 156
 辛二 引论推证 156
 辛三 灵峰斥今 157
 庚二 正申通五时论 157
 辛一 论华严通 157
 辛二 论阿含通 158
 辛三 论方等通 158
 辛四 论般若通 159
 辛五 论法华涅槃通 159
 壬一 法华 159
 壬二 涅槃 160
 己二 别五时论 160
 庚一 论钝根具经五味 160
 辛一 华严时别 160
 辛二 阿含时别 161
 辛三 方等时别 162
 辛四 般若时别 162
 辛五 法华时别 163
 庚二 稍利与未熟各宜 163
 丙二 辨八教观法 164
 丁一 化仪四教 164
 戊一 标科 164
化仪四教说 164
 戊二 正释 164
 己一 释教 164
 庚一 自为四教 164
 辛一 顿教 164
 辛二 渐教 165
 壬一 正明渐教部相 165
 壬二 附辨法华不同 166
 辛三 秘密教 166
 壬一 秘密教 166
 壬二 秘密咒 166
 辛四 不定教 167
 壬一 不定教 167
 壬二 不定益 167
 庚二 部中教相 167
 己二 明观 168
 庚一 标释 168
 庚二 料简 169
 丁二 化法四教 169
 戊一 标科 169
化法四教说 169
 戊二 正释 170
 己一 总明设教之意 170
 己二 别明四教之相 170
 庚一 三藏教 170
 辛一 释教相 170
 壬一 能诠名 170
 壬二 所诠法 170
 癸一 诠三乘 170
 子一 声闻乘 170
 子二 缘觉乘 171
 子三 菩萨乘 173
 癸二 诠二谛 174
 癸三 诠因果 174
 癸四 诠六即 174
 子一 总标 174
 子二 别释 175
 丑一 理即 175
 丑二 名字即 176
 丑三 观行即 176
 寅一 总标 176
 寅二 别释 176
 卯一 五停心 176
 卯二 别相念 177
 卯三 总相念 178
 丑四 相似即 178
 丑五 分证即 179
 寅一 见道位 179
 寅二 修道位 179
 丑六 究竟即(无学位) 180
 寅一 标显 180
 寅二 别释 180
 卯一 小乘 180
 卯二 中乘 181
 卯三 大乘 182
 辰一 三祇行道 182
 巳一 初阿僧祇劫 182
 巳二 二阿僧祇劫 182
 巳三 三阿僧祇劫 183
 辰二 百劫种相好 184
 辰三 一生补处 184
 辰四 八相成道 184
 寅三 总结 185
 辛二 明观法 185
 壬一 别明三乘因果 185
 壬二 总明十乘观法 186
 庚二 通教 187
 辛一 释教相 187
 壬一 释能诠名 187
 壬二 释所诠义 188
 癸一 诠三乘 189
 癸二 诠谛理 190
 癸三 诠因果 191
 癸四 诠六即 191
 子一 总标 191
 子二 别释 191
 丑一 理即 191
 丑二 名字即 192
 丑三 观行即 192
 丑四 相似即 193
 丑五 分证即 194
 丑六 究竟即 196
 辛二 明观法 197
 壬一 明三乘入道初门 197
 壬二 明利根被接 197
 壬三 十乘观法 198
 庚三 别教 199
 辛一 释教相 199
 壬一 释能诠名 199
 癸一 总标 199
 癸二 别释 199
 子一 释教 199
 子二 释理 200
 子三 释智 200
 子四 释断 200
 子五 释行 201
 子六 释位 201
 子七 释因 201
 子八 释果 201
 壬二 释所诠义 202
 癸一 诠谛缘度 202
 癸二 诠谛理 202
 癸三 诠因果 202
 癸四 诠六即 203
 子一 总标 203
 子二 别释 203
 丑一 理即 203
 丑二 名字即 204
 丑三 观行即 205
 丑四 相似即 207
 寅一 标 207
 寅二 释 207
 卯一 十住 207
 卯二 十行 208
 卯三 十向 211
 丑五 分证即 215
 丑六 究竟即 218
 辛二 明观法 219
 庚四 圆教 219
 辛一 释教相 219
 壬一 能诠名 220
 癸一 圆妙 220
 癸二 圆满 221
 癸三 圆足 221
 癸四 圆顿 222
 壬二 名下义 223
 癸一 圆伏 223
 癸二 圆信 225
 癸三 圆断 226
 癸四 圆行 226
 癸五 圆位 226
 癸六 圆自在庄严 226
 癸七 圆建立众生 227
 壬三 所诠法 227
 癸一 诠称性谛缘度 228
 子一 谛 228
 子二 缘 228
 子三 度 229
 癸二 诠谛理 229
 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