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不生。且问真妄在甚么处。若未能直下承当,即须向这返妄归真上,下手用功。所谓修行者,修此行此也。若不依教进修,努力向上,将无出头之日也。要紧要紧。
后遇善友。为说诸法皆一心作,似有无实。闻此法已。
  众生昏迷倒惑,而心体不变。是为理觉。知名达义,为名字觉。且问在昏迷中,何以忽尔能觉耶。盖由善根为因。善友为缘。因缘和合,闻得佛法名字。即起思惟,三界皆苦,无一可乐。因而知苦求出,是为发觉初心。即吾人苦极思本,初研佛法之时也。○后者,对前迷时而言。举友兼师。谓之善者,善知识也。为说法由心起,除此一心之外,本无有法。先令悟此,方不致盲修瞎炼,堕堑落坑。非善知识而何。诸法者,即十法界因果之法。佛告何难。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华严经亦云。佛说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可知不但世间染法,皆一心作。即十方三世诸佛一切净法,亦吾人自心本具之法。除自心外,无片事可得。但不遇善友开发,种子不能发生耳。问曰。诸法既由心作。心本无相,一切诸法何自来耶。须知即由不了诸法似有无实来也。不了依他,而起执着。非有计有,迷以为实。前所谓迷真起妄是也。若不执着,当下无有。有即非有,本无真实。故曰似有无实。有善根者,闻此法已。必起思惟。闻者,闻其名。闻慧也。思者,思其理。思慧也。然非修不证,故次名字觉而明观行觉。观行者,修慧也。
  (未)二观行觉。
随顺修行。渐知诸法皆从心作,唯虚无实。
  随所闻之言,顺所言之理,修于观行。是为随顺修行。如此渐渐增进。得伏果时无明,及诸妄想,而与所闻之法少分相应。了知一切诸法,果然如幻如化。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唯是一虚,本来无实,皆从心作。到此境界,则身心悦豫。四大轻安。是为名字觉成就。凡真修行人,此等境界应当常有也。然此于本觉明妙境界,不过微露端倪而已。未能相似也。何以故。界内见思粗惑,尚未脱落故。故次明相似觉。
  (未)三相似觉。又二。(申)初正明觉于通惑。二兼明渐除别惑。今初。
  此中有通有别者,通惑为三界内凡夫之通病。所谓见思烦恼是也。别惑为三乘圣人界外无明,不与凡共。所谓尘沙烦恼是也。修行人先除通惑。渐除别惑。方与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渐渐相似。故曰相似觉也。
若此解成时,是果时无明灭也。无明灭故,不执虚状为实。即是妄想及妄境灭也。尔时意识转名无尘智。以知无实尘故。
  此字,即指观行觉中诸法心作唯虚无实而言。解者,知解。前但渐知渐解而已。必其三障渐除,见思粗垢脱落,乃云解成。(解成,即是观行觉成就。)向在迷时,意识念念分别,不了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不了之义,即是果时迷境无明。今修观行,了了证知诸法唯虚。则境迷既破,即是果时无明灭也。果无明既灭,见惑粗垢先脱,无师智相似境界现前。然而思惑仍在也。必其证知我空,(不执,即我空。)则能执之妄想(业障。)所执之妄境(苦障。)随灭。正当惑业苦三障空时,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不名为识矣。何以故。向迷尘缘,执之为实。今则知无实尘,即为妙观察智相应品,故转名为无尘智。一切菩萨行门,皆以此智为枢机。即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之照字是也。(果无明灭,为小乘初果位。大乘圆初信位。妄想妄境灭,为小乘罗汉位。大乘圆二信至十信位。)此中所灭者,为界内见思正使。其习气及界外见思,于下科别惑中明之。
  (申)二兼明渐除别惑。又二。(酉)初出别惑之相。二明渐除之由。今初。
虽然知境虚故,说果时无明灭。犹见虚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灭,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时无明。亦名迷理无明。但细于前迷事无明也。以彼粗灭,故说果时无明灭也。又不执虚状为实故,说妄想灭。犹见有虚相,谓有异心。此执亦是妄想。亦名虚相。但细于前。以彼粗灭,故言妄想灭也。又此虚境,以有细无明妄想所执故,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细于前。以其细故,名为虚境。又彼粗相实执灭,故说妄境灭也。
  以正使虽灭,习气仍在,故用虽然二字,承接而下。虽然者,未尽之词也。此文可分三节明之。第一节,谓虽知境虚无实,说为果无明灭,然犹见有境虚之相。虚相者,空相也。不知此相,有即非有。论其本性,本不生灭,唯是一心之所现起。以其不知此理,即是根本不觉。(知即是觉,若不知,即不觉矣,)名曰子时无明,迷理无明者是也。(又名迷心无明。)第二节,谓虽不执虚状为实,说为妄想灭,然犹见有虚相,以为有异于清净之心。此亦妄执。亦是妄想。亦名虚相。第三节,谓既有细无明(即子时无明。言其细于果时无明也。)能执之妄想,谓有异心。即所执之虚境,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此便是妄境也。此中细无明,兼指起信三细中之业相。细无明妄想,及其所执之虚境,即是三细中之转相现相也。此三节中,每节之末结之曰,以彼粗灭,故说果时无明灭云云。彼字即指上科。以明上科所言之灭,乃但灭其粗惑耳。(即界内之通惑。)○犹见虚相之有,见有二字,即是病根。此为界内见惑习气,及界外见惑。第二三节犹见有虚相谓有异心,及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则不但不知唯是一心而已。虽或知之,犹执虚相之有,谓有异心。能执既然,则所执即相相不一,似与净心有异矣。此中异字,即其执虚之根。即是心外取法。但细于前之执实耳。此皆界内思惑习气,及界外思惑。夫前在迷中,执有实体,是为六凡之通病。故粗。今则解成,但执有虚相,是为三乘之别惑。故细也。又见有虚相,即是法执。譬若上见有佛道可成,下见有众生可度,在凡夫视之,推为圣境矣。而佛眼观之,即是妄想。必其上求下化,无休无息,而不见其有。并不见之见,亦复都无。若其有见,便是妄想。便成妄境也。金刚经云。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又云。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即此理也。
  (酉)二明渐除之由。又三。(戌)初因末验本。二正明灭由。三例彼结前。今初。
以此论之。非直果时迷事无明灭息,无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渐除者,果时无明不得分分渐灭。但相微难彰,是故不说住地分灭也。今且约迷事无明灭后,以说住地渐灭因由。即知一念发修已来,亦能渐灭也。
  以此论之下,牒前起后。谓根本细惑,(无明住地也。亦即子时无明。)虽不与枝末粗惑(即果时无明。)同灭。但粗惑既灭,细惑亦少分除。若不下因末验本略明其理。谓何以知其少分除耶。盖果时无明,即是不了。子时无明,即是不觉。今既了达诸法心作,唯虚无实,圆解成就。非迷时全不觉知者可比。即此便是住地无明渐除之相。若不分分渐除,则是依然迷而不觉。必不能大开圆解,了达诸法是虚。即果时无明,何能分灭耶。然今但说果时无明灭,而不说住地分除者,以其觉相甚微。(习气未除,即是觉相微也。)未能全彰。故不说耳。今且下从后追前略明其由。谓今于果时无明灭后,知其住地渐灭者,以其圆解已成,证相似觉也。然则当其在观行位,发于一念进修之心时,是心即是发觉初心。即可知其自彼时来,住地无明亦已渐灭矣。何况今至十信位耶。一念二字最要。言其发修已来。只此一念。更无杂念。若不如此,何能解成。由此可知,持诵弥陀圣号,其要妙惟在一念。如能一念念佛,即能圆伏五住烦恼。若或未然。念既不一,则一边念佛,一边起烦恼,何能做到一心不乱。未免徒劳辛苦矣。又经教但言界内见思灭时,圆伏界外尘沙。(即见思细惑。)不言渐灭。今知但以相微难彰,所以不言。实则若非分分渐灭,即亦不能圆伏耳。
  (戌)二正明灭由。
此义云何。谓以二义因缘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微薄。二义者何。一者,知境虚智熏心故,令旧无明住地习气及业识等渐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无明故。二者,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故,虽更起无明住地等,即复轻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故。以能熏微细故,所起不觉,亦即薄也。以此义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损灭也。
  此义云何句,牒前标起。前云果时无明灭,住地亦少分除者,何故耶。以有二义为其因缘也。不然。住地及业识等,不能渐薄。等者,等于虚状种子等也。云何二义。一约知境虚智熏心义。以明能熏之智是明,性能对治无明,故令原有之住地渐除。二约细无明虚执等熏心义。以明能熏之力轻弱,不同迷境力强,故新起之不觉亦薄。以有此二因缘义,所以住地无明等渐灭也。○知境虚智,即无尘智。约迷境言,名为意识。在观行位,此识渐知诸法唯虚,转名知境虚智。至相似位,见思粗垢脱落,圆解成就,复转名为无尘智。吾辈修行,宜常将所知之境虚道理,存于心中,反熏净心。盖知境虚是智。智乃明法如灯。无明则如闇。以灯照闇,无闇不明。古德云。千年闇室,一灯能照。可显智性能破无明之理。无明既破,尘闇即无。故转名无尘智也。○细无明,即子时根本无明。虚执,即上文见有虚相,此执亦是妄想者是。虚境,即上文细无明妄想所执,以其细故,名为虚境者是。细无明等能熏力弱,所起不觉即薄者。譬如闇主不为愚仆所耸,横暴即为损减是也。
  (戌)三例后结前。
如迷事无明灭后,既有此义。应知一念创始发修之时,无明住地即分灭也。以其分分灭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时迷事无明灭也。
  此义者,指上文二义因缘而言。谓于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