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种种尘缘在易坏之躯中的聚集,哪里还知道这个物质之躯,以及那些山川、河
流、天空、大地,也都是如此妙明本心所现示出来的事物呢?譬如那无边无际的大
海本是澄澈明静的,可是你们却全然不知,反而要以为那一小块臭水洼就是整个大
海,然后就依此而说这大海全体都是腐臭的。你们就是这种迷上加迷的人,与我把
手颠倒交换一样,你们也是如此颠倒妄想的人啊!

 

*如来说为可怜愍者。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
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 *

如来为这些可悲怜的人说法以后,阿难领受到了如来的慈悲救度和深切的教诲。他
垂手哭泣起来,并对如来说:我虽然领承了如来宣示的无上佛法,觉悟到妙明心本
来即是圆满不差别,是常存的心灵境界。然而,我却是以攀缘之心去认知佛所现示
的无上法音,我只是观瞻仰视,所以,我听闻佛法,也只是徒然获取了这个心,并
不敢以为我已觉悟到了本元的那个妙明心。祈愿如来哀怜,为我们宣示无上佛音,
拔除我们迷昧的根柢,引我们归入无上智慧之路。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
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
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
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
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
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
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
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 *

如来告诉阿难:你们还只是以攀缘之心来听我宣示佛

法,那么,我所说法对于你们,仍然只是缘物而已,你们并没有获得对于佛法真体
的觉知。就像有人向人指示月亮,这人就应当依著这指示去看月亮,如果只以手的
指示就以为是月亮,那么这人不仅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那手的指示了。为什么?
因为这人以指向月亮的手为月亮,这又不仅是看不到手的指示,这也是不能识别明
和暗。为什么?因为这人以手的指示为月亮的明亮性质,虽然手的指示和月亮的明
与暗是孑然分明的,可是这人却不能了解这些。你也是这样。如果你以听我说法的
心为你的本心,那么这个心就是与我所说的法音有分别的心,这个心自此就有了分
别性。譬如客人寄宿旅店,住了又走了,不会常住不走,可是旅店的主人却不会
走,因为他是掌持人。心也是这样,你的真实之心没有地方可去,哪还说什么,离
开了听说的声音这心就没有了分别性?这哪里只是听到声音使这个心生出分别性,
就是其它,比如能分别我的容颜的心,离开了所见容颜,也没有分别性。离开一切
形质世界,就没有心的分别性,心没有分别,那么一切分别都没有了,既没有住在
形质器物世界,也不是住在空无所有之上。像拘舍离那些外道,并不能明了这个真
理。其实离弃一切认知缘物,心就不生分别,而你的心就会返还到本来的地方,这
时,你的心就是主人了。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
我宣说。*

* *

阿难说:如果我的心各有返归的地方,那么如来宣说那妙明本心时,为什么又要讲
这本心原来是无所返还的呢?恳请如来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
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
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
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
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
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
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
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
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
怜愍。*

* *

如来告诉阿难:当你看我时,你的观见本身原来是精微明白的,但是你这个观见并
不就是妙精明心本身,而是第二个月,但决不是月的影子。你仔细听吧!我现在就
为你宣示心的无所返还的境界。阿难,这个大讲堂门户向著东方敞开,太阳升空
时,讲堂就明亮起来,夜间月昏无光,云遮雾罩,讲堂就又昏暗起来,通过门窗间
的缝隙可看出去,而对著墙壁房屋则只能看到堵塞,但它们之间的间隔分离处就可
以看到外物。虚空之中一无所有,壅塞的大地则一片浑沌,云气澄敛时则一派晴
明。阿难,在这些变化事物之中,光明当返还到太阳那里。为什么呢?没有太阳就
没有光明,产生光明的本因是太阳,所以让它返还到那里。如此,则昏暗当返还给
暗月,通明当返还给门窗,堵塞当返还给墙宇,缘尘外物当返还俗间隔分离性,空
无返还到虚空,浑浊返还给壅塞大地,晴明当返还给澄敛的云气。世间一切事物,
都可以这样一一返还。你所见这八种观见,应当返还给谁呢?为什么这么说?如果
你将观见返还给光明,那么没有光明时,你就不能看到昏暗,虽然像光明、昏暗这
些事物有种种差别,然而你的观见本身并没有差别,它们所要返还的地方并不是你
这里。不返还到你这里的,不是你自己又是谁呢?这就知道了,你的心本来是妙明
清净的,只因你自己迷失了,才丧失了本心,从而沦入流转,在那生死烦恼之中漂
泊沉溺,所以如来叫你为可怜虫。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 *

阿难说:虽然我意识得到观见本身本来就不返还到什么地方,可是,怎么能够知道
这就是我的真实本性呢?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
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
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
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
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
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
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
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
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
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
汝。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
不成安立。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
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 *

如来告诉阿难:我现在问你,你现在没有达到无漏清净智慧的果位,领承佛的神
力,你的知见智慧巳达到了初禅地步,你已得到了无遮无障的知见本领。可是,阿
那律的天眼看那阎浮提,就像看手掌中的庵藦罗果一样,那些菩萨们,则看得到成
百上千无数世界,而那些各方如来佛,则能够看尽那微尘细土般的清净国土,他们
没有什么不能看见,而众生所见,不过只是分寸之间。阿难,让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四天王的宫殿吧!这些遍布所有水里、陆上、空中的事物,虽然有昏暗、明亮种种
形状,不过也是面前器物世界的种种形质障碍,你应当在这里区别出自性和它物。
现在,譬如我就在你的观见之中了,我正带你区别,谁是自性?谁是外物?阿难,
穷极你的观见的源头,从日月宫那里观看,但它是物而不是你的观见。现在到七金
山了,你四下仔细观看,那些各种各样的光色彩虹,也都是物而不是你的观见。你
慢慢再看,那云腾鸟飞,风动尘起,那些树木、山川、草芥、人物、牲畜,也都是
物而不是你的观见。阿难,这些远远近近的物质,虽然各有各的形质,但都被你的
观见一一看遍,这些事物有种种差别,可是你的观见本身却没有什么差别。这精微
妙明的观见,就是你那看的本性。如果这个观见本身是个事物,那你也可以看到我
的观见了。如果我们同时看一件事物,就以为这是我的观见被你看到,那么,当我
闭下眼睛不去看时,你为什么又看不到我的没有观见呢?如果你看到了我没有观
见,这个没有观见自然就不会是你没有观见。如果你不能看到我没有观见,那观见
也就不是所见的物质的东西。这时,难道观见本身不就是你的真实本性?另外,当
你看见事物的时候,同时物也看到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