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人。正在迷时。焂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
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
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
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
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
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
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
亦复如是。*

* *

富楼那说:如果这个觉见本来是妙觉明见,其与如来本心一样,不增也不减,于无
状之中忽然现出山河大地以及种种事物,那么,如来,现在明觉已是妙明空性,山
河大地以及种种事物,种种有为习漏,它又怎么能再生出呢?如来告诉富楼那:譬
如有一个迷路之人,他来到一个村落,误以为南面即是北面,这个迷途之人是因为
无明而迷路的,还是因为本觉而生出迷惑的?富楼那说:这个迷途之人,并不是因
为其无明,也不是因为其本觉而迷路的。为什么呢?因为无明本来就没有根,又为
什么是因为无明呢?本觉不会生出无明,而说是从本觉生出?如来说:这个迷途之
人正迷惑时,突然有一个明白方向的人指示他,令他开了悟,富楼那,这是什么意
思呢?这个人纵然在这个村落里有了迷惑,以后他会不会又生出迷惑来?富楼那
说:不会的,世尊。如来说:富楼那,十方如来佛也是这样。这个迷惑本来没有自
己的根本,它的本性毕竟是空。本来没有迷惑,只有迷惑了的觉见。觉见到迷惑,
迷惑也就灭绝了,觉见并不会再生出迷惑来。犹如眼睛长有翳膜的人会看见虚空中
的花,一旦除去翳膜,这花也就从空而灭了。这时,忽然有个愚蠢的人,在那空花
已灭去的虚空地方,等待著空花再生出来,你认为此人,他是愚蠢还是聪明?富楼
那说:虚空本来没有花,妄见到花的生灭,看到空花已灭的虚空上这已经是颠倒,
怎么还要等待那空花的再生呢?这实在是又痴又狂啊!哪里还说得上这个狂痴之人
是愚还是慧?如来说:正如你所悟解的,为什么还要问各方如来佛的妙觉明本是
空、怎么才能再生出山河大地呢?又比如金矿与种种金属物质杂乱处在一起,但是
金矿一经过炼成精纯,就不会再成为原来混杂的状态。又好比木头烧成了灰、就不
会再成为木头,各方如来佛的真如菩提涅槃,也是这样的情形。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
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
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
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
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
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
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
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
复如是。*

* *

富楼那,你又问,地、水、火、风本性圆融,盈布一切世间。但是为什么水火二性
并不会相抵触而毁灭,为什么虚空及大地等,都是遍布于形质世界之中,它们本来
并不是相容相和的?富楼那啊!譬如那个虚空,它的形质不是种种物相群集而成,
但是它并不拒斥那种种物相在其中生发。为什么这样?富楼那啊!那个巨大的虚
空,太阳照射时它就明亮起来,云层遮障时它就昏暗起来,风吹拂时它就摇动起
来,天气澄澈时它便清朗起来,云气凝结时它又浑浊起来。尘土聚积就成为土堆,
水澄静就可以映物。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种种不同的事物是从那些事物之中
生出,还是从虚空中生出?如果这种种事物是从那些事物中生出的,那么,当太阳
照射时,十方世界全体就是太阳,为什么会在空中又看到一个太阳?如果是虚空自
己生出光明,虚空就应能够自照,可是为什么深夜云雾遮障时,虚空中不生出光亮
呢?应当知道,这个光亮,既不是因日而生,也不是因空而生。同时,它既不与太
阳相异,也不与虚空相异而生。观见所见的事物本来就是虚妄的,一定不能指出实
体来,就像等候空花再生一样,只能结成一个空果而已。还有必要去诘难水火二性
不相抵触灭绝的奥义吗?观见的真性只在妙觉明见,妙觉明心本性圆融,在没有显
示其虚妄的假相之前,先就融摄了水火二性的对立,在本真观见之中,为什么要说
水、火不相容的呢?本真的妙觉了知也是这样的情形。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
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
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
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
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
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
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
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
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
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
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
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
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
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
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
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
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
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
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
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
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 *

你以为空一旦被认知了别,就会有空现示出来,地、水、火、风各自都被认知了别
时,它们就各自现示出来。如果它们一起被认知了别,就会一起现示出来。那么,
什么是一起现示?富楼那,就如在一团水中现出太阳影子,二个人一同观看水中之
日,他们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就会分别有二个太阳随著他们走。一个向东,
一个向西,并不一样,但是,我们知道太阳只有一个,为什么还要说他们各有一个
太阳在跟随呢?既然各有一个太阳相随,就应当有二个太阳,为什么各自看到的却
只是一个太阳呢?所以,怎样说都是虚妄,没有凭据可证明是正确的。富楼那,你
以为色境和空境在如来藏中相倾相夺,但是,如来藏却是随顺著众生业力,而现示
为色境和空境的,并遍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所以,在一切法界之中,显示种种现
象,风吹而有物动,空阔而有澄明,日照而有光亮,云积而有昏暗。众生迷闷无
知、违背妙明觉见去应和尘物,应和久了,便生出种种业力烦劳,于是世间种种形
质障碍尘物烦恼生出。我则以为,妙明觉心不生不灭,契合于如来藏中,而如来藏
就是妙觉明心、其圆照一切法界。所以在如来藏中,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小
中有大,大中有小,不动清净道场遍在于十方世界,一身即含有十方无尽虚空,一
毛发类上现示无尽宝刹,坐在微细尘埃里就可以转动大法转。这是因为灭尽尘缘妄
境,归合于妙明的真觉,所以才生发出真如妙觉明性。如来藏本来即是妙圆真心,
即是无上圆满心体,所以他不是认识心,亦不是空境。不是地,不是水,不是风,
不是火。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不是眼
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亦不是意识界。既不是明,也不是无
明,亦不是明和无明的灭尽。如此乃至既不是老,也不是死,亦不是老和死的灭
尽。不是苦,不是集,不是灭、亦不是道。不是智慧,也不是得法。不是布施,不
是善性,不是精进,不是忍辱,不是禅定,不是般若智慧,不是波罗蜜多究竟彼
岸,这样直到不是如来,不是佛,不是三藐三菩提心,不是大涅槃。不是常住,不
是欢喜,不是本我,亦不是清净天。因为如此既非世间也非出世间种种事物境界的
缘故,所以如来藏的本真明妙心体,既是认识心,又是空境。既是地,是水,是
火,又是风。既是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声、香、味、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