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涯海角的回族致富者
到过三亚回族聚居村的人一定见到过穿斜襟、镶黑边蓝色圆摆布褂,下着黑色长裤,头围印花毛巾,在各旅游景点叫卖纪念品的回族妇女。1990年代以来,这里的回族基本上做到了人人皆商,马路上卖槟榔的老人、海滩上兜售珍珠饰品和海螺的少女少妇、回族社区中出售清真饮食的摊主、市场上开设店铺的坐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三亚回族人人必修的功课。
三亚回族主要生活在凤凰镇。改革开放以前,三亚回族地区荒凉冷落,无水无电,大部分人家都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衣着褴褛,依靠海上捕鱼和种菜为生,生活极为贫困,生活质量普遍低于周边汉族村落。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这里回族人参与致富的积极性。他们更新观念,调整长期以来依靠种菜捕捞养家户口的经济模式,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社会财富。如今他们已形成了以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为龙头,多种经营模式并举的经济发展格局。
利用三亚旅游业优势,积极参与第二、三产业是三亚回族的重要致富途径。三亚发展旅游业以来,这里的回族家户自行筹款,购买了汽车、中巴车、小面包车等从事交通运输,接送中外游客。1990年,回族拥有的大中型运输车辆就达200多部,其中不少家庭拥有3-4部。凤凰机场、海坡开发区等大型建设项目中都有回族人的身影。他们购车承包工程、跑运输、开石场、办砖厂、挖土方,全村从事运输业的有200余人,开石场、砖厂的6人,年收入400多万元。1995年,三亚凤凰机场启用,生活在附近的回族购买了小轿车,基本垄断了机场的客运生意。
伴随着三亚旅游业的发展,凤凰镇回族开始挖掘本地特产,引进外地品种进行加工,开展旅游商品经营。品种有珍珠、龙虾、海贝、水晶、玉器、银器、椰雕等工艺品及海南特产、旅游服装。仅旅游纪念品一项,1995年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创利200万元。1994年,由回辉村著名的女企业家哈玉梅兴办的“玉梅珠宝专卖店”占地500多平方米,雇佣员工30多名。1997年她又创办了“伟华水晶珠宝有限公司”,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雇佣店员50多人。1998年她家已经修建了两幢楼房,价值100多万元,有小轿车一辆,配备了手机和固定电话。回族女企业家蒲玉娥在凤凰镇开办的南国珠宝水晶厂,投资300多万元,有员工100多人,是当地规模最大的珠宝厂。她还在天涯海角旅游景区开办了一家旅游工艺品商店,并承包了凤凰国际机场候机大楼商场的经营权。旅游产业带动了整个回族参与市场经济的积极性,扩大了回族的经营范围和规模。目前凤凰镇回族从事的行业已经发展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1998年,回辉和回新两村从事运输业的人员400余人,拥有各类机动运输车辆271部,中小型车99部,两轮摩托车52部,三轮摩托车53部。1997年,运输业收入1021。5万元,占总收入的43。29%。从事各类商贸和服务业的300多户,800余人。其中珠宝工业品商店30多家;餐饮、杂货、摩托车维修店105家;水果批发店7家,零售点26个;蔬菜零售点140个。商贸服务业总收入487。3万元,占总收入的20。65%。村内共有30多家养殖专业户,从业人员170多人,主要养殖虾、螃蟹、紫菜等水产品。有6户畜牧业养殖户,牧养牛羊900多头。有两家橡胶加工厂和两家水晶、珠宝加工厂。1997年统计,三亚市区内共有3个蔬菜、水果批发市场,600多个档口,其中回族就有166个,占27。7%。其中140个经营蔬菜零售,26个经营水果零售,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有7家水果批发店,其中最大的批发店在旺季月收入达3-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回族经济发展中妇女的参与程度很高,这一点不同于西北传统回族社区。三亚回族经济的发展史也就是妇女参与市场的历史。从1980年代以来,他们在旅游资源开发、餐饮、蔬菜和水果销售等各个经济行业都积极参与。据1998年统计,三亚市区三大市场经营蔬菜和水果批发零售业务的妇女近300人,占该行业从业人员的90%以上;从事珠宝及工艺品批发零售业务的妇女近300人,占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5%以上。此外,还有70多名妇女长期从事海产品、金融等商贸活动,足迹遍及华南、华东及西北等大中城市及民族地区。妇女参与经济活动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改变了回族妇女的家庭地位,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威望,并出现了一批成功的企业家。
四、享受着小康生活的泉州回族。
(一)、百崎回族经济。
泉州回族主要生活在百崎和陈埭。改革开放以前,百崎是惠安县东园镇一个偏远贫困的小镇,1980年,这里人均收入仍不足100元。直到建乡前,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1990年8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成立,这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回族乡镇。他们借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事业,从建乡后就确立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信念,使全乡在短时期内就成为福建著名的富裕乡。
改革开放后,享有“鞋城”之誉的百崎,专门化市场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一方热土。2000年全乡的企业总产值为20亿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2004年,百崎乡总人口18853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1亿多元,财政收入65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15元。全乡人均创产值、人均交纳税收、出口交易额、耗电量、居住面积等均居全县首位。全乡已引进港台商人独资和合资的企业达15家,年出口交货值达2。1亿元,乡镇企业的外向度居全县前列。
(二)、陈埭回族经济。
陈埭地区回族生活在泉州湾南畔晋东平原闽南金三角经济繁荣带,包括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等7个回族行政村,人口22000多人,是福建省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地。素有重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陈埭回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脱颖而出,突出发挥了他们的营商才干,使陈埭回族社区成为闽南侨乡最先致富的地区,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年收入均高于周边汉族村镇。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陈埭回民和当地汉族同胞一起,走出一条“以市场调节、外向型经济、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以家庭作坊和股份合作企业为起点开办乡镇企业,以生产和经营各类鞋业为主,使陈埭镇于1984年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乡镇。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发展后劲,1990年代以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陈埭回族社区的935家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雄厚的产业基础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严峻挑战,对陈埭鞋业加快产业升级。他们引进了250多条先进制鞋生产线,通过改良设备和大胆引入先进技术,使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陈埭企业纷纷走出国门闯天下,利用互联网做生意,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或兴办实体,参加国际展览展销会,市场触角由东南亚向西欧、中东等地拓展,部分中高档产品已打入南非、北美等市场。安踏、爱尔达、三兴、恒强、金载斯、国辉鞋服、奇尔诺、别克等15家企业已形成品牌效应,多次参加德国杜塞尔夫国际鞋展,产品远销美国、南非、欧洲、北美、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建省出口创汇的著名企业。2000年,陈埭回族社区出口交货值达16。7亿元,整个回族社区工农业总产值达31。08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43。2%,上交国家税收9850万元,占全镇的43。8%,回民人均纯收入达9580元。2003年,七个回民社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89亿元,上交国家税收3。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27。5亿元,年纳税额超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4家。占当地人口30%的陈埭回民缴纳的税收已占陈埭镇的59%,回民成了当地纳税的一支主要力量。
乡镇企业的崛起同时也为回族社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已有70%的土地承包给种粮专业大户,农民开始追求种粮和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最大值,自觉地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配套建设日臻完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社区已被列为全国粮食自给工程座谈会参观点,整个示范片向更高标准、更具规模农业田园区方向发展。原以产粮为主的已开始按市场发展多种经营,鹏头村建立了375亩水产养殖场,江头村蔬菜基地面积已扩大到200多亩,四境村创办了350亩的综合农场已具规模。
除了聚居于陈埭的回族有2万余口人外,流散到国外的陈埭回族华人华侨同陈埭人一道关心着祖国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散居在海内外各地陈埭的回族超过4万人,他们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家乡的致富,累计投于社区教育事业的资金已超千万元。
富裕起来的陈埭回民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享受,1990年,陈埭建成第一座清真寺,1993年开斋节成立了晋江市伊斯兰教协会。多年来,凡是到晋江、石狮一带做生意、搞贸易的穆斯林,每逢星期五主麻日都来陈埭清真寺做礼拜,满足了人们宗教生活同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晋江市伊斯兰教协会因地制宜培养当地人才,先后输送67名青年男女学生到国内外的阿语院校学习深造,现在已留学毕业回国12人,有的受聘大公司当阿拉伯语与英语翻译,有的自己开公司,不仅成为振兴陈埭经济,拓展中东贸易的人才,而且也为当地文化的复兴和族群间的团结做出了贡献。陈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