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佛顶首愣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外身内心,同时增长,十身灵相,即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报身、众生身和国土身,虽能一时具足,但还未显著,如胎方成,体力尚未充沛,故为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佛的容貌已完全形成了,出胎以后,便是佛的嫡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叫做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仪表长成至成人,亦如转轮圣王,以国家大事,分一部分交太子管理。佛亦先使代宣教化,摄行佛事,若见智力增长,度生不怖堪当大任,代与授记。好像刹利王,世子长成,即举行仪式、宝座、罗幔、音乐,及四大海水,入金瓶中,灌王子顶,这就是灌顶住。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现在讲十行住,亦是十度波罗蜜。前面十位是生佛家而为佛子,现在十行是广摄六度波罗蜜,而行佛事。

 

阿难,是善男子,既然已受灌顶,成为真佛子,已能具足如来的无量妙德,故也能随顺十方国土众生。这种随顺是指布施波罗蜜。布施有三:财施、法施、无畏施。但这里只有二:(一)将自己很喜欢的来布施,来随顺一切众生;(二)也令一切众生皆欢喜,这叫欢喜地,即施度。

 

好像地藏经上说:“若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遇最贫贱残废不完具者,欲布施时而能具大慈悲,亲手布施,下心含笑,软言慰谕。”这就是随顺欢喜地。如果是讨厌勉强,没有半点同情,还轻视侮辱。中国有不食嗟来之食,即唉!拿去吃!这就不是随顺众生,不能叫做欢喜地了。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第二是戒度,自己戒德圆满,就能以戒德来感化众生,使众生皆能持戒,皆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叫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第三是忍度:自己已明白,亦令一切众生明白。凡遇辱骂,皆能容忍没有违拒,人我皆空,不生嗔恨,无嗔恨才是真忍辱,故名无嗔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第四精进度:在十二类众生中,都能随类前往化度,穷未来际,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周遍十方,都能通达无碍,平等善入,随缘化生,随类教化,精进不怠,这叫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第五禅度,因心不散乱,以一念定力来修种种法门,故能知种种法门,皆可以融合而为一体,因此随机说法,都不会发生任何差错,这就叫做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第六慧度,一即是理,多即是事。同即是理,异即是事。以一理能显一切事,一事能显一切理。故能理不碍于事,事不碍于理,一一行中,都能真俗互融,事理无碍。这叫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第七方便度:既能事理无碍,则十方世界,满是微尘,是大中现小,每一粒尘,现十方世界,是小中现大。现微尘,现世界,都互相通融,不相妨碍。这是事事无碍,所以叫无著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第八愿度:不便事理无碍,和事事无碍,就是菩萨万行,无不具足,皆能现前,皆是第一波罗蜜多,即无论哪一行门,都能达到最高最上之究竟处,也是到彼岸,从生死此岸,渡烦恼中流而到达涅槃彼岸,从此岸到彼岸,往返度众生之愿无有休息,诚为可尊可重,故曰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第九力度:既已圆融无碍,一切能和诸佛相同,则一言一行,自合十方诸佛轨则,依此建立利他的教法。可以助佛转大法轮,教化一切众生,这叫做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第十智度:亦名不违实相智。以上九行,一一皆是自利利他,清净无染。究竟无漏法,一真无为,非关修证,因真性本来就是这样的缘故,所以叫做真实行。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这是讲十回向位。阿难,这个修满十行的善男子,神通已满足了,佛事也已成就了。清净无漏,则藏性之体已纯洁。一真无为,藏性之用也已精真,不著于有,就不留界内之患,不滞于空,就不留界外之患。当度众生之时,不见有众生可度,亦无度生之相。回有为行,入无为心,背生死流,向涅槃路。这样来救度一切众生,永无休息,这就叫做救度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金刚经上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无著相之意,我们的责任是应该度生,而不应该有度生之相。

 

世上有很多人都在埋怨说:我又不偷盗,不杀生,不做坏事,为何我还不好呢?好像他的责任是应该去偷,去杀,去做坏事!这是错误的思想。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这里是说有为无为,中道妙义,坏即灭除,可坏即度相,即是灭除度生之相,故能不著于生死有为法。远离即能离。诸离,即不见我,是能离;不见他,是所离。不见中间度生之法,是诸离。能远离这些离,就不滞守于涅槃无为法。这便是中道妙义,所以叫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这是本觉妙觉,中道妙义,自己的本觉已能湛然常照,和佛的妙觉一样相等,自己的本觉法身和诸佛法身,无有高下,已能齐等,这就叫做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这是因地果地,中道妙义。精真即因地心,佛地即果地觉,发明即开发明了。自己的因地精真既已开发明了,就等于佛之果地觉,能含无边境界,能现无量国土,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这是依报正报中道妙义。世界是依报,如来是正报,前二位觉齐佛觉,地如佛地,还有自他之分。现在则互相涉入,自他融一不分了。以依报涉入正报,则一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庄严微妙。以正报涉入依报,则一一微尘内,有无量如来,转大法轮,如帝网千珠,交光相映,一珠入多珠,多珠含一珠,一多相摄,主伴交参,故得无挂无碍,这叫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这是理事一多中道妙义。同佛地即明理是一,各生净因即明事是多。这是说始觉本觉,同佛之理地,其理是一,各各生出清净之真因,依这些真因,发出智慧之光辉,来取究竟涅槃正果,随顺一理而成多事。事理虽异名,但本体是无二,故是平等,所以叫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这是自身生身中道妙义。随顺平等善根既然已成就了,就生起大悲心,遍观十方众生所具佛性,和我原是同体。这即同体大悲心。现在我既圆满成就,也当使众生成就,不能失却众生而不化度,这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这是真如变不变中道妙义。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和离两者的概念也不存在,空有不著,二边双亡,虽随缘而不变,不变而又随缘,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就叫做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这是无缚解脱真如妙义。既得真如一相,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真如体遍十方,自然再无障碍,无所拘束,这就是无缚解脱回向。

 

上面所说是理无碍,这里是理事与事事两无挂碍,即入法界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此是法界有量无量中道妙义,既无所著,已得性德的全体。既然无碍,当获性德的大用,体用俱遍,性德圆成,体用周遍。一毛一尘,皆等法界,不再有限量了,这就叫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阿难,这个修圆通的善男子,从干慧地,以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共四十一心,全是清净心。这信住行向修证后,再加功用行,渐次进到入道要门的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现讲四加行,第一暖地:佛即心,以初地所具之佛觉,用作自己加行的因地心,以求证得佛即是心的境界。然心见未忘,果地未发,将要觉悟而还未圆觉,这时,就好像钻火,火譬喻本觉智光,本在木中。木譬喻无明,本觉智光欲出还未出;无明之木,将燃还未燃。加功至此就如钻木燃火,先得暖相,叫做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第二顶地:心即佛。又以自己加行的因心,为佛觉的所履,心为佛依,有如履地,好像有依,但实在又不是依,好像登高山,身已经高入云霄,但是脚还未离开山顶,脚下还有些微阻碍,也即心相还未完全破尽,这叫顶地。

 

心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