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手长者有努力不懈呢?因为手长者努力不懈,断除各种邪恶不善之法,
修习各种善法,并且对于善法能够维持正念,坚固不失。所以说手长者有努力不懈
。”
7。 “手长者有念者,此何因说?手长者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521)。手长者有
念者,因此故说。”
“为什么说手长者有正念呢?因为手长者于身体观照身体、于感受观照感受、于内
心观照内心、于现象观照现象。所以说手长者有正念。”
8。 “手长者有定者,此何因说?手长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
手长者有定者,因此故说。”
“为什么说手长者有禅定呢?手长者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
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的息灭,
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乐;因为远
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
三 中阿含经卷第九
四 未曾有法品第四(41)手长者经(下)第十
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苦灭、过
去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
起之念的清净。所以说手长者有禅定。”
9。 “手长者有慧者,此何因说?手长者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
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手长者有慧者,因此故说。手长者有八未曾有怯者,因此故说。”
“为什么说手长者有智慧呢?因为手长者修行智慧,观生灭法,以此缘起的智慧了
知世问的现象,彻底断尽一切苦。所以说手长者有智慧。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所以
我说手长者有八种了不起、不可思议的特质。”
10。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何义.不思.念.惭二.戒敬各二及本际,
二食.尽智.说涅槃.弥醯.即为比丘说。
(四二)中阿含习相应品何义经第一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抓独园。
2。 尔时,尊者(77)阿难(314)则于哺时(79)从燕坐(80)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曰:
“世尊!持戒为何义(548)?”
有一次,尊者阿难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见过佛陀作
礼之后,便站在一旁,请示佛陀:“佛陀!持戒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3。 世尊答曰:“阿难!持戒者,令不悔(549)义。阿难!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佛陀回答说:“阿难!不后悔是持戒的目的,是持戒的利益。阿难!持戒的人便能得
到不后悔。”
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
六 习相应品第五(42)何义经第一
4。 复问:“世尊!不悔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不后悔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5。 世尊答曰:“阿难!不悔者,令欢悦(290)义。阿难!若有不悔者,便得欢悦。”
佛陀回答说:“阿难!欣悦是不后悔的目的,是不后悔的利益。阿难!不后悔的人便
能得到欣悦。”
6。 复问:“世尊!欢悦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欣悦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7。 世尊答曰:“阿难!欢悦者,令喜(20)义。阿难!若有欢悦者,便得喜。”
佛陀回答说:“阿难!内心的喜悦是欣悦的目的,是欣悦的利益。阿难!欣悦的人便
能得到内心的喜悦。”
8。 复问:“世尊!喜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内心喜悦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9。 世尊答曰:“阿难!喜者,令止义。阿难!若有喜者,便得止身(291)。”
佛陀回答说:“阿难!镇静是内心喜悦的目的,是内心喜悦的利益。阿难!内心喜悦
的人便能得到镇静。”
10。 复问:“世尊!止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镇静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11。 世尊答曰:“阿难!止者,令乐(20)义。阿难!若有止者,便得觉乐。”
佛陀回答说:“阿难!身体的轻安是镇静的目的,是镇静的利益。阿难!镇静的人便
能得到身体的轻安。”
12。 复问:“世尊!乐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身体轻安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13。 世尊答曰:“阿难!乐者,令定义。阿难!若有乐者,便得定心。”
佛陀回答说:“阿难!禅定是身体轻安的目的,是身体轻安的利益。阿难!身体轻安
的人便能得到禅定。”
14。 复问:“世尊!定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禅定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15。 世尊答曰:“阿难!定者,令见如实、知如真(550)义。阿难!若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
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
八 习相应品第五(42)何义经第一
七如真。”
佛陀回答说:“阿难!如实知见〔世间的现象〕是禅定的目的,是禅定的利益。阿难
!有禅定的人便能如实知见〔世问的现象〕。”
16。 复问:“世尊!见如实、知如真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如实知见〔世间现象〕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17。 世尊答曰:“阿难!见如实、知如真者,令厌(551)义。阿难!若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
得厌。”
佛陀回答说:“阿难!厌离〔五蕴〕是如实知见〔世间现象〕的目的,是如实知见〔
世间现象〕的利益。阿难!能如实知见〔世间现象〕的人便能厌离〔五蕴〕。”
18。 复问:“世尊!厌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厌离〔五蕴〕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19。 世尊答曰:“阿难!厌者,令无欲(552)义。阿难!若有厌者,便得无欲。”
佛陀回答说:“阿难!离欲是厌离〔五蕴〕的目的,是厌离〔五蕴〕的利益。阿难!
能厌离〔五蕴〕的人便能离欲。”
20。 复问:“世尊!无欲为何义?”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离欲的目的是什么?利益是什么?”
21。 世尊答曰:“阿难!无欲者,令解脱义。阿难!若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45)。
是为,阿难!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
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
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
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5)。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
戒趣至第一(553),谓度(331)此岸,得至彼岸。”
佛陀回答说:“阿难!解脱是离欲的目的,是离欲的利益。阿难!能离欲的人便能解
脱一切贪欲、瞋息、愚痴。因此,阿难!由于持戒便能得到不后悔,由于不后悔便
能得到欣悦,由于欣悦便能得到内心的喜悦,由于内心的喜悦便能得到镇静,由于
镇静便能得到身体的轻安,由于身体的轻安便能得到禅定。阿难!广泛学习的圣弟
子因为有禅定便能如实知见〔世间的现象〕,因为如实知见〔世间的现象〕便能厌
离〔五蕴〕,因为厌离〔 五蕴〕便能离欲,因为离欲便能得到解脱,因为解脱便知
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
一○ 习相应品第五(42)何义经第一
道解脱的状态: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
没有来生。阿难!诸法就是如此互相利益,互为助缘,因此持戒可以依序引导至最
上〔的境界〕,即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
22。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尊者阿难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四三)中阿含习相应品不思经第二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抓独园。
2。 尔时,世尊告曰:“阿难(314)!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549)。阿难!但法自然(554),持戒者便
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290)。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
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20)。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阿难!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291)。阿难!有止者不应
思:令我乐(20)。阿难!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阿难!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
阿难!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阿难!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550)。
阿难!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阿难!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
思:令我厌(551)。阿难!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阿难!有厌者不应
思:令我无欲(552)。阿难!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阿难!有无欲者不应思: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