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若能遵循适合沙门的道迹,舍断这些恶法,断除五盖,修习四无量心,
         便能断尽一切烦恼,达到解脱。最后,佛陀说明“沙门、婆罗门、圣者、净
         浴者”的定义。
(一八四) 牛角娑罗林经(上)…………………………………………………………四二三
         《中部》三二〈牛角林大经Mahagosinga sutta〉(MN。 I。 p。212)、增一阿
         含六重品第三经(大二.七一○下)、佛说比丘各言志经(大三.八○下)。
         本经叙述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大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
         阿那律陀、尊者离越哆、尊者阿难,各自提出可使牛角娑罗林增辉的比丘
         标准,而且都得到佛陀的赞叹。最后,佛陀也提出可使牛角娑罗林增辉的
         比丘标准。
(一八五) 牛角娑罗林经(下)…………………………………………………………四四七
         《中部》三一〈牛角林小经Cu1agosinga sutta〉(MN。 I。 p。205)。
         本经叙述佛陀探视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并且问他们所得
         的人上之法。长鬼天及其他天人辗转赞叹,跋耆族人因为佛陀与这三位尊者
         住此,而得大利益。佛陀便告之,任何人只要忆念这三位尊者出家之因与所
         做的修行,将会长期得到佛法的利益,得到安隐快乐。
(一八六) 求解经………………………………………………………………………四六三
         《中部》四七〈思察经 Vimamsaka sutta〉(MN。 I。 p。317)。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果比丘思察却不知他心的话,应当以二法探求
         如来,即由眼、耳识知,以便识知他是否为正等正觉者。
(一八七) 说智经………………………………………………………………………四七一
         《中部》一一二〈六净经 Chabbisodhana sutta〉(MN。 III。 p。29)。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果有人自称已得到究竟智,则应问他如何知见
         佛陀所教说的六法,即五盛阴、四食、四说、内六处、六界、此内身共有识
         及外诸相,一切我、我作及慢使。此外,佛陀也说明已得到究竟智者,对此
         六法,应有的回答。
(一八八) 阿夷那经……………………………………………………………………四九一
         《增支部》十.一一五〈非法经Adhamma sutta〉(AN。 V。 p。224)、《增支
         部》十.一一六〈阿夷那经 Ajita sutta) (AN。 V。 p。229)。
         本经叙述佛陀因为阿夷那游行者,而为诸比丘略说应知法、非法、义、非
         义,并应学如法如义。后来,尊者阿难为诸比丘广说法义,并且得到佛陀的
         认可。
(一八九) 圣道经………………………………………………………………………五○三
         《中部》一一七〈四十大经 Mahacattarisaka sutta〉(MN。 III。 p。71)。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以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为助伴、资助的圣正定,可以使众生得到清净,远离忧愁恐惧,断除哭
         泣,证得真理,并且分别解说各支,强调正见是最重要的。最后,佛陀说明
         四十大教法,即二十善法(十正支及其所生之善法)与二十不善法(十邪支
         及其所生之不善法),以及非难四十大教法者应受诃责的十项理由。
(一九○) 小空经………………………………………………………………………五一五
         《中部》一二一〈空小经Cu1asunnata sutta〉(MN。 III。 p。104)。
         本经叙述佛陀为尊者阿难说明,如何经常住于空性(即在禅观的遣离次第上
         安立空义),依序为不作意村落想,不作意人想,只作意森林想;不作意人
         想,不作意森林想,只作意地想;不作意森林想,不作意地想,只作意空无
         边处想;不作意地想,不作意空无边处想,只作意识无边处想;不作意空无
         边处想,不作意识无边处想,只作意无所有处想:不作意识无边处想,不作
         意无所有处想,只作意非想非非想处想;不作意无所有处想,不作意非想非
         非想处想,只作意无相心定;再由此观缘起、无常、灭尽一切漏,于现世得
         解脱,只余留以此身、命为缘的六处。
(一九一) 大空经………………………………………………………………………五二七
         《中部》一二二〈空大经 Mahasunnata sutta〉(MN。 III。 p。109)。
         本经叙述佛陀告诉尊者阿难,不应以聚会、群众为乐,否则无法成就爱乐心
         解脱;应修习内空、外空、内外空、不移动,及成就后的各种正知,包含经
         行、静坐、作意、说话、五欲、五盛阴等方面;弟子追随尊师的理向;尊师
         的灾患,弟子的灾患,梵行者的灾患;弟子应以友善的行为,不应以怨敌的
         行为对待尊师。
(一九二) 加楼乌陀夷经………………………………………………………………五五一
         《中部》六六〈鹑喻经 1atukikopama sutta〉(MN。 I。 p。447)。
         本经叙述尊者乌陀夷感念佛陀的恩德,回忆佛陀为诸比丘教诫断过中食与断
         夜食的情形。佛陀更说明所有的结缚,不论粗细,都不是解脱,都应断除,
         并说明修习依着断除的四种人,以及不可修习的凡夫乐与可修习的圣乐。
(一九三) 牟犁破群那经………………………………………………………………五七九
         《中部》二一〈锯喻经Kakacupama sutta〉(MN。 I。 p。122)、增一阿含礼
         三宝品第八经(大二.八一二下)。
         本经叙述佛陀因为牟犁破群那比丘与比丘尼往来密切,而为诸比丘教说种种
         法,即舍弃那些依止于在家生活的欲望与想法,使心不变异,不说恶言;一
         坐食;因为尊敬法、重视法、敬重法,而成为从顺者、柔和者;心不随着五
         种言谈方式而变异或口出恶言;即使被利锯支解身体,心也不会因此而变异
         或口出恶言。
(一九四) 跋陀和利经…………………………………………………………………六○一
         《中部》六五(跋陀利经Bhadda1i sutta〉(MN。 I。 p。437)、增一阿含放牛
         品第七经(大二.八○○中)。
         本经叙述佛陀为诸比丘教说一坐食,然而跋陀和利比丘不愿接受,便起座离
         去。后来,他向佛陀悔过,佛陀为他说明不完全学习尊师教法的人,无法成
         就四增上心与三明。佛陀并说明为什么犯同样错误的比丘,有些人会被严
         惩,而有些人不会被严惩;为什么过去制定较少的戒律,有较多的比丘住立
         于完全智,现在制定较多的戒律,却只有少数的比丘住立于完全智。最后,
         佛陀以纯种良马喻,说明成就十无学法的人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一六○) 中阿含梵志品阿兰那经第十九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抓独园。
   2。 尔时,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论如是事:“诸贤(120)!甚奇!甚奇!人命极少,
      要至后世,应作善事,应行梵行(25),生无不死,然今世人于法行、于义行、于善行、
      于妙行,无为无求(1488)。”
      有一次,比丘众于午养后,在讲堂集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人的生命是短
      暂的、渺小的、很快就过去的,〔充满〕许多的苦、许多的烦恼。我们必须藉由智
      慧来学习,应该做善事,修习梵行,〔因为〕有生必有死。”
   3。 彼时,世尊在昼行处(121),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论如是事
      :“诸贤!甚奇!甚奇!人命极少,要至后世,应作善事,应行梵行,生无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义行、于善行、于妙行,无为无求。”
      当时,佛陀正在安静处禅坐思惟,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耳,听到比丘众在讲堂集

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

二   梵志品第十二(160)阿兰那经第十九

      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很快就过去的,〔充
      满〕许多的苦、许多的烦恼。我们必须藉由智慧来学习,应该做善事,修习梵行,
      〔因为〕有生必有死。”
   4。 世尊闻已,则于哺时(79)从燕坐(80)起,往诣讲堂,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问诸比丘:“汝
      论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讲堂?”
      佛陀听到了之后,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往比丘众聚会的讲堂,坐
      在比丘众前面已准备好的座位,问比丘众:“你们今天在讲堂集会谈论什么事情呢
      ?”
   5。 时,诸比丘白日:“世尊!我等众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论如是事:‘诸贤!甚
      奇!甚奇!人命极少,要至后世,应作善事,应行梵行,生无不死,然今世人于法
      行、于义行、于善行、于妙行,无为无求。’世尊!我等共论此事,以此事故集坐
      讲堂。”
      比丘众回答说:“佛陀!我们今天在讲堂集会谈论这样的事:‘各位贤者!人的生
      命是短暂的、渺小的、很快就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