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9「声闻地」之「资粮论」的三重结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理作意」『毘婆沙』(大27…2b)
             
            而『声闻地』也说﹕

                  「若复获得依四圣谛…他音(parato ghosa)教授
              、教诫,便有如是堪能、势力,发生如理所引作意,
              及彼为先所有正见(samyagdrsti)」(大30…397c11)
        
            因此,可知「声闻地」仍然是根据初期佛教以来的传统
        ,同样地亦将此「正见」生起的因缘说明为得涅盘的最主要
        的条件「胜缘」(pradhanapratyaya)
            其次、(1)自圆满、若(2)他圆满、若(3)善法欲、若(4)
        正出家、(5)戒律仪、若(6)根律仪、若(7)于食知量、若(8)
        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9)正知而住、若(10)乐远
        离(pravivekya)、若(11)清净诸盖(nivaranavisuddhi)、若
        (12)依三摩地(samadhisannisraya)等十二种「涅
        
        73页
        
        盘劣缘」(hinapratyayar;kyen dman pa),在《阿含》经典
        是作为修习四谛、四念住、安那般那等的诸预备条件,而且
        是以「定型句」被说明的。若将《阿含》经典中具代表性资
        料整理的话(注2)。
              (1)关于观察四谛的智能
                  「(1)(2)于如来正法律,彼得信已,便作是念﹕
              (4)在家至狭,尘劳之处,出家学道…彼出家已,…(
              5)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彼已成就此圣戒聚,复行
              极知足,…(6)复守护诸根…(9)复正知出入…(10)复
              独住远离…正身正愿,反念不向。(11)断除贪伺…如
              是瞋恚、睡眠、掉悔、断疑度惑…彼断此五盖…(12)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趣向漏尽智通作证。彼知
              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
              …解脱。」『中含』146(大1…656a~)
        
                   「云何如沙门法及梵志法?(5)当学身行清净…
              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6)守护诸根…(9)
              正知出入…(10)独住远离…正身正愿,反念不向。(
              11)断除贪伺…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断疑度惑…
              彼断此五盖…(12)至得第四禅…趣向漏尽智通作证。
              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
              真…解脱。」『中含』182(大1…724c~)

                    「(1)(2)(3)闻正法者即生信乐,以信乐心而
              作是念…(4)出家学道…(5)具足戒行…(知足)…(
              非邪命)…(6)守护眼根…(7)食知止足…(8)初夜后
              夜,精进觉悟…(9)常念一心,无有错乱。(10)乐在
              静处、树下…端身正意…系念在前,(11)除去悭贪…
              瞋恨…疑惑…(12)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神
              通)…宿命智明…生死智证明…无漏智明。…世尊…
              如诸佛常法说苦圣谛、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长含』20(大1…83c~)
              
            (2)关于修习四念住、安那般那念

                  「若族姓子…(1)(2)(3)从佛闻法,得净信心。
              …(4)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
              正命清净。(5)习圣贤戒。(6)守诸根门,护心正念,
              眼见色时,不取形相…善摄根门。(9)来往周旋…语
              默住智正智。…(10)寂静远离,空处树下…正身正念
              ,系心安住。(11)断世贪忧…断世瞋恚、睡眠、掉悔
              、疑盖。…是故内身身观念住…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杂含』636(大2…176a)
        
        74页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念。何等为五﹖(5)住于净戒…少欲、少事、少务。
              …(7)饮食知量…(8)初夜后夜不着睡眠…(10)空闲林
              中,离诸愦闹。」『杂含』801(大2…205c)

                   「何等为修安那般那念…善护其身,(6)守诸根
              门,善系心住…(10)或入林中闲房…端身正坐,系念
              面前,(11)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
              、疑断。…远离五盖…念于内息,系念善学…」『杂
              含』803(大2…206a)
        
            由上列的经典用例可知,单以此十二项目并不能得解脱
        ,必须配合观察「四谛」的智能或者修习四念住、安那般那
        念等。这项特征应该是在「声闻地」将此十二项目规定为「
        涅盘劣缘」(得涅盘的次要条件)的理由。
            若以「戒定慧」三学来分析「涅盘法缘」的话,「劣缘
        」之(5)「戒律仪」到(9)「正知而住」是属于「戒增上学」
        。(10)「乐远离」到(12)「依三摩地」是属于「定增上学」
        。「胜缘」(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是属于「慧增上
        学」。
        
        三、离欲道资粮
        
            若将十三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与十四
        种「涅盘法缘」作比较的话,如前表所显示,发现有相同和
        相违的项目。但是相违项目中是否有只是名称不同而内容却
        相合的项目﹖以下将详加考察之。

        (1)「涅盘法缘」之(4)「正出家」是被归纳于「离欲道资粮
        」之(4)「戒律仪」中,何以故﹖「离欲道资粮」之 「戒律
        仪」的说明是﹕

                  「云何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谓﹕能守护七
              众所受别解脱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义。今
              此义中唯依比丘律仪处说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大3
              0…402a)
              
            所以,于「离欲道资粮」中「涅盘法缘」之(4)正出家
        因而被省略了。

        (2)如前所说明,「涅盘胜缘」之「正法增上他音」与「内
        如理作意」是初期佛教以来乃「正见」生起的因缘。「离欲
        道资粮」(9)「善友性」与(10)「闻正法﹒思正法」在内容
        上是与「涅盘胜缘」相当,但是从下列经论来看,「善友性
        」与「闻正法﹒思正法」似乎是源流于「四预流支(catvari
        srotapatti…anga)」(注3)。

              「有二因缘能生正见。一、外闻他法音。二、内如理
              作意。又契经说﹕有四法人多有所作。一、亲近善友
              。二、从他闻法。三、如理
              
        75页

              作意。四、法随法行」「毘婆沙」(大27…2b)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
              (sotapattiyanga)者有四种,谓(1)亲近善男子、(2)
              听正法、(3)内正思惟、(4)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
              法,谓于佛不坏信、于法不坏信、于僧不坏信、圣戒
              成就」「杂含」(大2…215b)
              
            (3)「离欲道资粮」(11)「无障碍」的略义有三﹕「加行障」
             (prayogantaraya)、「远离障」(pravivekyantaraya)、
           「寂静障」(pratisamlayanantaraya)。
            所谓「远离障」﹕

              「若有此障负会遇现前…亦不能居阿练若处、冢间、
              树下、空闲静室 」(大30…420a15)
              
            而「涅盘法缘」(10)乐远离(pravivekya)是﹕

                  「谓﹕由如是处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远离
              一切卧具贪着,住阿练若、树下、空室…冢间…」 (
              大30…397b22)
              
            所谓「寂静障」﹕

              「谓﹕寂静者,即奢摩他、毘钵舍那。有奢摩他障、
              有毘钵舍那障。云何奢摩他障﹖谓﹕诸放逸及住非处
              。由放逸故或昏沉睡眠缠绕其心…云何毗钵舍那障﹖
              谓﹕乐自恃举、及以掉乱…」(大30…420b5) 
              
            而「涅盘法缘」(11)清净诸盖(nivaranavisuddhi)是﹕

              「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或空室等,于五
              种盖净修其心,所谓﹕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
              恶作、及以疑盖。从其诸盖净修其心已,心离诸盖,
              安住贤善胜三摩地。如是名为清净诸盖」(大30…397b26)
              
            因此,可以说「离欲道资粮」(11)无障碍是相当于「涅
        盘法缘」(10)「乐远离」与(11)「清净诸盖」。

        (4)「离欲道资粮」(12)「修惠舍」(tyaga;gton  ba spel ba)是、
           「谓﹕若布施其性无罪、为庄严心、为助伴心、为资瑜伽、
        为得上义而修布施。是名惠舍」 (大30…420c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