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地惊变-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笑,拿人家来开心。”刘英‘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当时你从马背上跌下来,一定很狼狈,惹得大家好笑,毛主席写首打油诗让大伙高兴高兴,赶走疲劳不也很好嘛。”洛甫说:“老毛也有严肃的时候,严肃认真起来,使你难予接受。过去在江西苏区的时候,我和他有一些接触,但真正对他有一点了解,还是突围出来,在行军路上。”刘英侧着头注视着洛甫的脸庞:“你说说。”“记得在出发以前,最高三人团决定将我们一律分散到各军团去,毛泽东坚决反对,不同意这么作,说这样不利于集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三人团采纳了毛的意见。宿营的时候,老毛又提议,要我和王稼祥同他住在一起。于是,我经常听到他批评过去中央的领导,言词相当激烈,有时近乎于尖刻。他认识问题相当深刻,批评起人来,有时也不大讲情面。特别是政治原则问题,观点鲜明,鞭辟入里。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军事上的问题,大家多听他的。虽然会上明确,让他协助恩来指挥,但恩来谦虚,十分尊重老毛,多以老毛的意见行事。老毛对政治问题,一点不马虎,生活倒很随便。” 
  刘英拎着马灯,一边小心翼翼地走着,一边注意听着洛甫的谈话。 
  “哐当!”洛甫的左脚不小心踩在一个低洼的水坑,鞋袜全湿了。刘英怜惜地说: 
  “当心点,不要又来一个‘四脚朝天’哇。” 
  洛甫站着甩着鞋上的积水说: 
  “只顾和你讲话,没有注意看脚下。” 
  停了一会,他们又继续赶路。 
  洛甫感到对毛泽东的话还没讲完,想了想又对刘英说: 
  “老毛有时也有点偏激,把问题看得过重。比如前不久的会理会议,林彪是应该批评的,在困难的时候,多走一点路算什么?不应该提改变前敌指挥,对遵义会议的领导不应该产生动摇。在这个时候,直接和敌人硬顶不行,绕点圈子,是必要的,林彪不应该大惊小怪。可是老毛说这是右倾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把问题看严重了。同时还连带批评了我和彭德怀。其实,要彭德怀出马,也只是林彪的想法,与老彭无关。我在中央负总责嘛,林彪有意见,自然给我反映,怎么可以说是我们串通一气来反对他哩!当时,我感到受了委屈,想声明,说说原委,但一看老毛在气头上,为了战胜危机,扭转部队的被动局面,老毛和恩来也够辛苦,老毛也焦急,当一听到不对的意见,就沉不住气啦。老毛对我的误解,以后再找个机会说说,我想以后总是有机会的。不过,老毛虽然对我有意见,有事还是爱找我商量,倾听我的意见,只要认为我的意见有道理,他就采纳。我有事,也爱同他商量。他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有魄力,也十分讲究斗争艺术。这段时间,没有他与恩来的指挥,部队还要遭到更大的损失。” 
  听了洛甫的一席话,刘英对洛甫又有了进一个的了解:为了领导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共事,自己甘受一时的委屈,这种相忍为党,相忍为革命事业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刘英的心。 
  刘英默默地承受着洛甫的爱与毛泽东他们的关心。刘英对于洛甫,已经由尊敬而转变为爱恋了。但她心底打定主意,这个问题,现在不说,一心工作。刘英在婚姻问题上,何其‘固执’啊! 
  第二天下午,刘英有事到毛泽东那儿去,踏进毛泽东的房间,刘英看见毛泽东刚起床,正在洗脸。毛泽东眨眨眼说: 
  “昨晚我在总部只睡了两个钟头,今天上午回来补了一下瞌睡,刚睡醒。” 
  “你昨天不是说,要看看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记录稿嘛,给你送来了。” 
  “啊——让我看看”。毛泽东乐呵呵地说着。 
  毛泽东洗了脸,然后又用那张原本是白色,现在染满汗渍已经变成浅黄色的洗脸毛巾洗脚。两只粗大的脚板,在木盆里像个小孩一样交替上下击水,发出一阵“乒乒乓乓”的声响。刘英看见毛泽东用洗脸毛巾洗脚,感到不卫生,当即制止说: 
  “毛主席,你怎么洗脸洗脚用一块毛巾!等打下了城市,再发一条给你,这样多不卫生呀!” 
  毛泽东将双脚踏在木盆边沿,扬起头对刘英说:“你以为上面比下面干净吗?你看,鼻子和嘴这才脏呢?脚板成天套着袜子、鞋子,保护得好好的,比嘴巴鼻子干净。”刘英笑了,心想毛主席真会讲,横说竖说都有理。毛泽东边拧毛巾边说:“这毛巾还是打下遵义发的纪念品,你看上边印着‘遵义纪念品’几个红字,是‘三友实业社’出的。我喜欢它。”毛泽东洗了脚,穿上鞋子,站起来,然后点上一支香烟吸着,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问刘英:“昨天和洛甫谈得如何?”刘英眨眨眼,神秘地说:“我向他说了,我不找爱人,5年不结婚。”毛泽东停下来说:“那可不行啊,让人家等那么久,你知不知道,洛甫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人了。”“三十五岁,与我何干?”刘英娇嗔地回答说。“你是一个革命者,有责任帮助一个同志嘛,洛甫是个好同志。”“这。。我知道。”刘英点头。“知道就好了。”毛泽东笑微微地说。周恩来走进屋来。刘英知道周恩来一定有事找毛主席说,便迅速起身告辞。离开的时候,亲切地招呼了一下周恩来。毛泽东问周恩来:“有事吗?”“刚才接到三局报告,四方面军正分两路向北夺取平武,向西夺取北川,正在与胡宗南部队周旋。他们的战略方向是西向岷江地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立川西北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又闻四方面军已在北川、茂县、理县一带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成立了‘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 
  不等周恩来讲完,毛泽东插了一句:“这又是张国焘的创造发明了。”周恩来接着说:“张同焘还在茂县成立了‘中共西北特区委员会’。”毛泽东感到惊讶:“他怎么没有请示中央呢?这件事,可能洛甫也不知道,没听他讲过。”周恩来说:“国焘看见我们被逼了出来,可能认为苏维埃运动不适合中国,竟怀疑起苏维埃不能在中国成功。”“不管怎么说,应该给中央通报一下。”毛泽东断然说道。“中央处于流动状态,他们可能不便于联系。”周恩来解释说。“这个人是有点独出心裁,有时特别不大爱听招呼,凭个人意志办事。”“他的行动,还是在配合我们,策应我们,这点还是好的。”毛泽东沉思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这个人难驾御哟!”周恩来琢磨着毛泽东的话,没有再说什么。 

三、会师在即 
  四方面军准备迎接中央红军 
  5月的岷江,已是一派初夏景象。两岸的山绿了,草绿了,映山红在岩畔露出红红的笑靥。江风吹在人身上,像一匹看不见的绸子在轻轻抚摩。 
  岷江西岸的深山里,有好些四方面军的战士在绿荫深处开采石头。他们穿着灰布军装,也有穿青色的,头上戴着一顶大帽檐的八角帽。他们“嗨哟嗨哟”地用力敲击着石头。一个叫赵海云的青年战士唱起了川北民歌—— 
  妹妹送哥当红军,手帕布鞋寄深情;手帕日日常见面,布鞋千里不变心。 
  妹妹送哥当红军,一心一意杀敌人;哥在前方做模范,妹在家中人上人。 
  “想媳妇啦!”一个长满络腮胡子名叫周炳清的战士对赵海云说。“你不想?”赵海云笑着挥动了一下手中的二锤,瞅了周炳清一眼,快活地说着。“光棍一条,想也白搭。”周炳清泄气地说。赵海云停下手中挥动的二锤,对周炳清说:“我们要和中央红军会师了,听说中央红军强得很,人马30万。”周炳清瞟了赵海云一眼:“谁说的?”赵海云嘟囔着嘴认真地说:“你还不知道,是陈昌浩总政委在大会上讲的。‘欢迎30万中央红军’的口号喊得震耳响,你耳朵聋了?没有听到过!”周炳清想了想,高兴地说:“30万!好多的人哟,比我们的人多得多。还有中央,本领更大,今后要打胜仗啊。”赵海云抹了一下额头上沁出来的一串热汗,甩在岩石上,喜滋滋地说:“我问你,你知不知道我们开石头来做哪样?”“咹!赵海云,今天你考起我来喽,采石头,熬盐巴嘛。”赵海云笑了笑:“我还以为你当真的不晓得哩。因为连欢迎30万中央红军那样响亮的口号,你都不知道。” 
  四方面军为了筹集慰问中央红军的物资,部队一面走家串户,发动群众,一面筹集粮食,羊毛、羊皮、牛羊、茶叶等物品。但这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盐巴极缺,部队决定到山里开采石头来熬盐,不是说所有的石头都能熬盐,仅有一种白色的石头才含有盐分。所以战士们将开采出来的石头还要筛选一遍,去掉杂石。 
  盐,对于红军来说,太金贵了。食而无味(应该说是食而无盐)的日子,红军是尝够了。为了迎接一方面军,四方面军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将盐准备好,采集不着,就发动战士甩石头来熬制。 
  山下的红军驻地更是热火朝天,有的坐在草地上敲打着山上运下来的石头,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他们要将石头锤成细细的石粉;有的在地上垒起来的土灶里填柴,柴火烧得旺旺的,火势猛烈,灶上大铁锅里的水沸沸扬扬,一个劲的翻滚。这里就是红军食盐“加工厂”。战士们忙碌地走来走去,搬这搬那,有说有笑。他们心里装着一个信念:“作好准备,迎接中央红军。”两支部队就要会师的喜悦,荡漾在驻地的每一个地方,弥漫在深山老林里。 
  在草地边缘远远的地方,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离群索居地坐在那里敲击着碎石,几乎不被人发觉,他的嘴边丛生着长长的胡须,缭乱不堪;双颊瘦削,眼睛凹陷,没有光泽,身上的军衣皱巴巴的。他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敲着,和谁也不说话。大伙累了,起身休息,他也不起来,一个人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像一只孤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