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籍之便,将在厦门开设的钱庄,改挂日本商牌或以英商为名进行经营。他还
保持与清廷及地方官员的密切联系,1904年参与地方官员为慈禧太后七旬万寿
所举办的庆贺会。1905年,清廷以商部奏请,委任林维源为福建商务大臣,给
二品侍郎衔,林维源以年迈力辞,不获准。同年,林维源拟投资创办福建银行,
不久过逝,此事由林尔嘉继承。
林维源对地方公益事业也相当热心。例如,1902年,厦门武庙惨遭火灾焚
毁,林维源出资重建,再塑神像;
1903年,厦门小八景之一“白鹿合烟”破损,
林维源捐资修缮,并留下他的墨宝题刻。当然,他也对为“中日亲善”而设、专
供。中国籍学生入学、由日本人出资设立的厦门东亚书院,捐献巨款,帮助其顺
利营运。
1901年
4月
19日,日本在台湾的民政长官后滕新平专程到鼓浪屿,数次登
门造访林维源,想以林家在台湾有亿万财产为钓饵,打动林维源,促使他返回台
湾,加入日本籍,还可当大官。但林维源厉言正色地说:自从日本人占据台湾之
后,林家在大溪、宜兰、大稻埕等地的房产,全部以“台湾处于军政时代”为由,
被日本人没收,至今未见归还。后藤新平则辩解道:林家避走厦门以后,那些房
屋成了抗日分子的根据地,所以日军不得已,以武力占领,并非没收。后藤新平
又语带玄机地暗示,如果林维源回台,可以商量。对此,林维源答道:“余老矣,
风涛良苦,岂能耐乎!”接着,后藤新平又忽然冒出一句:“久闻足下在鼓浪屿
有一座别墅,可有送我之意?”林维源一时愕然,无言以对。这足见日本官员的
贪得无厌,厚颜无耻,也看出日本政府对林家既压迫又利诱、既威吓又笼络的两
面手法。
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并未促使林维源返台,终其一生,也未加入日本籍。
他坚决不为日本人卖命,更不当日本人的走狗。
日本在台湾的统治,遭到台湾人民的不断抗争,使之伤亡惨重,军费日增,
台湾成为侵略者的沉重包袱。因此,日本国内有人主张以一亿日圆脱手,将台湾
出卖;有人主张干脆还给中国。在鼓浪屿的林维源,听到这一消息,十分高兴,
他准备捐资
400万元,并希望其他富商士绅,也能捐款,把台湾从日本人手中“赎
回”。但由于日本侵略者不肯吐出到口的肥肉,清廷也持消极观望态度,使林维
源的“赎台”希望成为泡影。
晚年酬唱情系台湾
安溪举人林鹤年,与林维源一起内渡,定居于离林氏府不远的鼓浪屿福建路
24号,所建住宅名“怡园”,寓意心怀台湾。两个老友相逢,每日一聚,或策
杖寻幽,或诗酒往还,谈及国家兴衰大事,两人都激昂慷慨,热血沸腾。林维源
在林氏府内设书斋名“白石草堂”,他在这里宴集文人雅士,言及沧桑,泪随声
下。林鸿年曾赋诗记其事:
沧桑卅六沉荒岛,海上燕云泪未干。
世乱多财知聚散,天涯回首话悲欢。
高曾遗矩仍敦朴,子弟能文胜叙官。
今日舣槎傍南斗,绿杨移荫两家看。
林鸿年还写了《春夜泛舟访白石草堂》绝句
l2首,将堂中人物、堂外风光
尽收入字里行间。其中一首写郑成功:
联乡碉堡靖边烽,两岛全师抗虎龙。
泪落延平表忠观,故山残月大轮钟。
林维源的诗作,也以怀念台湾、故友为主轴。他的《赠陈勺泉》五律云:
当时戎马地,洒泪惜离群。
一夕忽分手,三年才见君。
开窗吟好句,沽酒醉斜曛。
莫话旧游处,萧条不忍闻。
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痛!
他的《题官城山听泉图》:
为语山前水,滔滔向别川。
出山容易浊,莫负在山泉。
为语山上云,溶溶出岫去。
出岫本无心,莫忘故山处。
诗人不忘洁身自好,不忘故乡家山,老而弥笃。
可惜,天不假年,光绪
31年(1905年)6月
16日,林维源过逝,葬于龙溪白
石堡丁厝山麓。
2005年
2月
18日于鹭江天风阁
参考文献:
①《台湾五大家族》.司马啸青著.台湾《自立晚报》,1987年
11月出版。
②《板桥林本源家传》.王国П嘧直驹醇漓牍担琹985年
2月出版。
③《台湾通史》,连横著.北京商务印书馆,l983年
10月出版。
④《日据时期的板桥林家——一个家族与政治的关系》.许雪姬著.《近世家
族与政治比较历史论文集》抽印本,1992年
6月台北出版。
(作者系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会长,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