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练气功的,有很多的知见,认为自己最了不起。他去拜访元音老人,暗中跟元音老人试功夫。元音老人说:“我不是你的师父,你的师父在九华山,你到九华山去。” 一句话把他调走了。他到九华山跑一圈,四大名山都跑到了,找不到师父。这么贡高我慢的人,到哪里能找到师父?后来他后悔了。

当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竟然试元音老人的功夫。被元音上师一句话就给踢出来了。为什么?这样傲慢的人格,如此贡高我慢的心,没办法给你讲法!给他讲的时候,还认为师父说的不对,跟师父辩论。怎么跟你讲呢?只能先把你踢出去,让你好好跑一大圈。你跑累了,有因缘回头,再给你讲法。

这人在杭州碰到我,问我是学什么法的?我说我是元音老人的弟子。他跪下就忏悔,痛哭流涕,要求学心中心法。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贡高我慢心不放下来,你迟早一定会后悔!会走很多的弯路!这个问题虽然讲过,我还是要再给大家提醒一下。如果要明心见性,真的要即生成就的话,这是信佛的第一道门槛!还不是学佛!只是信佛的第一道门槛。下一步才谈得上学佛。

修学佛法分四个过程:即不信佛法、迷信佛法、正信佛法和修学佛法。

好多人不信佛法。迷信比不信好些。迷信如来佛才去拜佛,知道有佛菩萨存在,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再进一步就是知道因果报应。知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一切事情都在因果规律当中。这叫信佛。你信佛,你就知道因果不爽。每一个言行你都要注意。傲慢心就有傲慢心的结果。要多走弯路。我慢心中没有德水,不能成道。你信佛你就相信因果,相信你所有的言行,所有的起心动念都会产生因果,这叫信佛。谦卑心是信佛的第一道门槛!这道门槛不跨进去,没办法信佛。

信佛到了一定程度,所谓因缘具足,才开始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和慈悲。你如果以谦卑的态度去学佛。走到哪里,你都会学到东西。走到哪里,因为你把自己心中知见放空,多听别人讲。你从中都会学到东西。如果带着自己满满的一罐子知见去请教师父,去拜访你的师父,到了寺院也不拜佛,不拜师,也不拜三宝。你到寺院干什么去了?吃闲饭?说是非?完了回家。寺院是主持三宝的地方。你到师父这里来,花了很多的路费,很辛苦跑来见师父。带着这样的心见师父,怎么能学到东西?这是学佛最最关键的!我们每个人,如果你真正地明心见性了,对三宝一定是非常谦虚,非常恭敬的。徐老(徐恒志居士)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有些人见过,有些人没见过。那种非同寻常的谦虚,恭敬。高僧大德都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要谦虚,要谦卑,要恭敬,这是第一道门槛。

无论你到哪个地方,不要把自己放在老大的位置。要把自己当作老二。为什么是老二?你到那个地方拜访,他是主人,你是客人。客人是老二,主人是老大。是不是?你到人家里,人家是主人,你到寺院去,寺院当家主持就是老大嘛!你就是要向他学习,你才到那里去的嘛!你自己不谦虚怎么行?你是老二,如果这样,走到哪里,都能学到东西。你到一个地方,把自己当作老大,你那点道行还敢试师父功夫!你学不到东西的!

第二个。学佛的人要学会用半部哲学。什么是半部哲学?任何事,任何人,到你面前,要用半部哲学看待。最好的事,到你面前,你知道它也有不好的一面。最不好的事情,它也有好的因素。物极必反!无论多好的事情,好到一个顶点,它一定会反转。同样,一件事必有两个侧面,就是半部好,半部不好。好的事情中,有你修行成道的资粮。不好的事情,哪怕是极其不好的事情,其中也含有你修行成道的资粮。也许坏的事,反面的教训,价值更高!所以任何事到你面前,你知道半部哲学的话,你的心就不会动!就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知道这种半部哲学,心也能不会大动。碰到好的事情,噢!他知道其中也有不足之处。碰到很不好的事情,噢!这是在锻炼我,磨炼我,警戒我!比好事更加难能可贵!你的心就不会那么狂躁乱动。由此可见,学会半部哲学很重要!

第三个问题。昨天我们讲的,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外面的这些六尘: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这一切的色相,这些境界都是尘。都是生灭的。尘自生灭,自然地生,自然地灭。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但我们的自性如如不动。

昨天叫大家体悟的,一定要切实搞明白!昨天举的是声音的例子。声尘是六尘里面的一个。释迦牟尼佛讲法,在《楞严经》上用敲钟示范。我们不敲钟也可以。(乘一师父双手击掌)啪!啪!

“大家听到声音了吗?”

“听到了。”

“听到了是吧?现在还能听到不?”

“听不到了。”(师父又击掌。)

再来一次,还听到吗?现在是让大家体悟,尘(六尘)自生灭这句话。“啪”一响这是声尘,听到声音起来了,过一会儿,这声音没有了。没有声音了,听不到声音了。大家体会到,尘是生灭的。生起来,一下子就灭了。这就是尘自生灭而自性不动。

自性不动就是闻性不动。“啪”这一声闻否?当然闻了。现在声音没了,闻否?还闻!声音没了你闻什么?闻到了没有声音,就是感受到静静的无一点音响。闻性既可以听到声响,也能清楚感受到没有声音的状态。声尘尽管变化,闻性不变。这就是自性如如不动。闻性时时刻刻感受着宇宙中声音世界的状况,从来没有间断,持之以恒。这句话你要真正领会清楚!

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无论六尘如何成住坏灭,变化无穷,自性永恒不变的,如如不动而了了分明。如果明白这句话,就是见性!所以大家要学会自己印证自己。见性不见性?叫师父印证也好,对照经论检验也好,你自己首先要明白!不敢承当,就让师父印证。你的心如果很谦卑,很平静的话,师父一定会给你印证。你如果贡高我慢,师父再印证你明心见性的话,贡高我慢就发起来了!谁敢印证你?现在已经心比天还高,再印证你明心见性,你还了得!当然一脚把你踢出来。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内心状态,千万要克服骄傲自满,贡高我慢。此乃修学佛法第一门槛!

还有一个问题。要知道见性不一定明心,明心者决然见性!第一个七讲过,你不要认为见性的人一定明心。不一定!但是明心的人一定见性!这个要很清楚。为什么?我们见性了,你不要说:我明心见性了。以为自己了不得了,我是初地菩萨如何如何。见性了,没有明心等于没见性一样。修到四空天的人,天天在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空荡荡禅境当中。你说他不见性吗?他肯定见性。但是他不知道心是怎么回事。不明白心地法理。出定了之后,他还堕三恶道。为什么?他怨气很重,心中充满疑问。这个就是成道了?四禅八定都证到,就成道了吗?我入定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成道?出来还有烦恼?还有痛苦?于是他诽谤佛法,结果下了三恶道。释迦牟尼佛有个儿子,就是这样下了三恶道。

所以说我们见性一定要明心。什么叫明心?明心就是明白你这颗心,这颗心尽虚空遍法界,它包含着一切相一切用,体相用一如。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一切相非相就是实相。每一个念起来,都是毕竟空,那是妙明真心起用。体相用三就是一,一就是三。你要把这些理念悟得很清楚!

主人如如不动,客人来来去去,迟早要走。悟进去,你悟明白了,你这个心才算明白,才叫明心。明白妄心和真心,每个念不着相,每个念都是毕竟空。就是你的真心妙用,就是真如自性。每个念都着相,每个念都起烦恼,那就是妄念。就这么简单。所以你要明心,不明心怎么见性?见性明心,明心见性。这是佛法精髓,一定要悟得很清楚,很透彻!

不能认为自己见性了,就明心了,真不一定!好多人以前这样认为。我们修心中心法,见性不难。相比其他法门,甚至可以说太简单,太容易了。好多人都见性了。然后整天把自己摆在最高的位置上,我明心见性,我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了不得了!如果这样我慢糊涂,你就永远得不到佛法真正的受用?下面接下去讲《顿悟入道要门论》

问:云何行佛行?

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也。什么叫佛行?行菩萨道是菩萨行,不能算佛行。行佛行是不行一切行!不行一切行是有行,并非无行。就是不着任何有为,不着任何造作,不行二元对立,不行好的坏的,高的低的,善的恶的,爱的恨的不要做这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分别之行,你要进入绝对之行!超越二元,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这样的行事行为就叫佛行。不要在二元世界里做活计,要超出二元的存在。做超出三界的行为,三界就是贪嗔痴。超出贪嗔痴之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要进入一种毕竟空的行,真空妙有的行,一切处无心的行,无论如何行,那心永远一动未动,空空净净,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无论如何行,行过之后而同没行过一样。看他在行,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行,因为并没有行的人。释迦牟尼成佛后说法四十九年,实际上一个字未说,《金刚经》曰:“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度无量众生,无一众生得度。“度无量生,说三藏法,佛心从来未动,因为佛无心,非但无心,根本无佛,亦无众生!那才是佛行,即名正行,亦名圣行。

不行有无爱憎等等,是要超出二元的世界。要知道缘起的相,缘起的相对的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缘起而生,由众生业力感召而生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