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盗墓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文,低时一千文,按二千文算,一块砖价十文钱,利润相当可观。难怪盗墓贼会盯上墓材,这比种田划算啊。
过去的江南,便有人靠盗墓材谋生。据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六)引宋人江休复《杂志》称,“江南王公大墓,莫不为村人所发,取其砖以卖之。”
● 再盗南越国三代王墓
盗墓贼盗墓材仅仅是盗墓动机里的一小部分,多是盗墓小贼所为,所盗对象也多是一般的民冢,没有多少金银珠宝随葬。绝大多数情况下,盗墓贼看上的还是随葬宝物。
孙权盗墓就是这样,并非仅仅是“借木料”,贪图财宝才是他的最大目的。当时,曹操、董卓这些汉末英雄,也兼职盗墓,通过盗墓筹军饷、军需。身处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孙权也一样,不忘“摸金”,给吴国和孙家积累巨额财富。
史载,长沙之地被东吴占领后,孙权确实曾仿照过曹操的做法,令人在此盗掘过王侯贵族的墓葬,获取奇珍异宝。而有文字记载的一起是他曾成功盗掘了第三代南越王——明王婴齐墓。
南越国以今天广州为中心,领地是南岭的珠江流域广大地区,包括南海都是越国的地盘,自古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聚居地,人们以捕捞、渔猎和种植水稻为生,当时属于农耕农业社会经济形态,南越人创造了颇具特色的南越文化。




古今帝王第一盗——东吴大帝孙权(8)

但第一代南越国国王却不是当地的土著越人,而是中原人赵佗。
据《汉书·南粤·赵佗传》(卷九十五)记载,赵佗原是战国时赵国的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青年时代随秦军出征,英勇善战。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suī)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前去平定岭南。但屠睢滥杀无辜,遭越人顽强抵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一起,再次前往征讨,经过四年努力,于公元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二人在平定岭南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后来,秦始皇任命任嚣为新设立的南海郡最高军政长官——郡尉,郡治设在番禺(今广州);赵佗则任南海郡龙川县令。
● 西汉禁止向南越国售母牲
秦始皇死后,中原地区反秦起义四起,其时任嚣生了大病,但中原形势突变让任嚣十分着急,急召赵佗到病榻前,告诉了他项羽、刘邦、 陈胜、吴广一班豪杰已反秦,并相继拥兵自立。任嚣嘱赵佗派兵断绝军事要道,做好准备,南越北依山险,南接大海,东西几千里,完全可以单独立国,并确认赵佗为他将来的接班人。
谁知任嚣命不该当国王,不久便病死了。赵佗接掌了南海郡。本来赵佗就有雄心大志,任嚣的“立国”计划正合其意。不久赵佗断绝了经由五岭通往岭北的秦开新道,堵住了中原农民起义战火向岭南蔓延的趋势,南越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就在刘邦大败楚军,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后,刘邦正在山东汜(sì)水之阳准备登基称帝之前,赵佗率先当了“皇帝”,他宣布建立南越国,并自立为南越武王。
南越国的建立为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提高南越人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变越人野蛮的风俗,比如杀首子、食人等恶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州等南方城市能有今天,与当初吴芮首筑长沙城一样,赵佗也是功不可没。
但是刘邦的大汉王朝一稳定,岂容赵佗在自己的身边称王称霸?于是刘邦开始想主意,与对付当初封授的七个异姓王一样,想搞掉南越国。刘邦先是收降其为自己的诸侯王,后是灭南越国。
赵佗并不买刘邦的账,汉高祖十一年(前17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他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变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国,按时给当朝上贡。
刘邦死后,皇后吕雉成了汉朝事实上的女皇帝。她一改刘邦对南越国的安抚手段,使得双方关系恶化。汉朝中央政权对其实行经济封锁政策,禁止南越边境上的关市买卖铁制农田,就如美国今天禁止向他国出售尖端武器一样,输送到南越国的牲口,只准是公的,不准是母的,目的是破坏南越的生产。
赵佗见情况不对劲,便在三次派臣上书谢罪,要求解禁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战争。他首先向进入南越国的门户——吴芮的长沙国发难,理由是吕雉“封杀南越”,是吴芮出的坏主意。
小小的长沙国哪是南越国的对手,很快便被收拾掉了几个县。同时,赵佗再次宣布南越国独立,尊称“南越武帝”,开始与吕雉平起平坐。吕雉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派兵前去攻打。上面推测的吴芮可能在征巢南越国途中死去,依据的就是这段历史。
首批前去###的是隆虑侯周灶,他带着10万人马进入南越。但因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加上山林瘴气,瘟疫流行,士兵纷纷倒下。幸好,双方僵持了一年多,不久吕雉病死,双方的战争才暂时停止。




古今帝王第一盗——东吴大帝孙权(9)

见汉朝的军队不堪一击,赵佗更神气了,耀武扬威,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他族归附,疆域倍增。此时的南越国版图达到了最大,国力也处于最强盛时期。
● 南越国王墓随葬宝物无数
吕后是公元前179年去世的,她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刘恒改变了吕雉的强硬外交路线,停止军事进攻,他还派人重修了赵佗的祖坟,并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还讨好赵佗在河北的堂兄弟们,赏赐他们官职和财物。人心都是肉做的,赵佗也不傻,自己毕竟是中原人,他便乘机上书,要与汉朝廷和好,主动去掉“帝”号,在给汉文帝的书信中也谦称“老夫”,而不用什么“朕”“寡人”这些象征帝王身份的称谓了。
时官已至“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太中大夫陆贾为,再次领旨出使南越国劝赵佗归汉,劝归成功。
需要说一说的是,如果把赵佗也算做皇帝的话,他就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帝王。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03年,老死于公元137年,活了一百多岁,经历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两个朝代四位皇帝,连儿子都死了他才死。
岭南濒临南海,都城番禺又是岭南地区各种特产的集散地,珍宝充积。赵佗生前又有文物收藏的习惯,在世时搜罗了许多奇珍异宝。当年还曾献一件宝物“珊瑚”给汉朝皇帝。据《西京杂记》描述,此珊瑚又叫“烽火树”,夜里能发光,就像燃烧的火焰,被放在汉宫的积草池中。
因此,赵佗死后,这些宝物便全让他带到陵墓里了。到底有多少宝物?《交广春秋》上说的也只是一个大概,“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垄茔可谓奢大,葬积珍玩。”
正是因为赵佗陵墓内随葬的宝物太多了,又那么神秘,所以300年后,还能诱惑已当了吴国皇帝的孙权,让他把寻找赵佗的墓当做一件大事,派人跑到广东来寻找,伺机盗墓,但却只是一筹莫展。
● 南越王首创中国帝王秘葬制
赵佗死后葬哪里了?这一直是一个谜。孙权当年就没有找到,现代的考古工作者也没有找到。赵佗的陵墓很大,建在一座山上。根据史料,赵佗的墓中随葬宝物无数,防止盗墓是第一要务,老奸巨猾的赵佗实行了秘葬制。
如何秘葬?北宋郑熊《番禺杂志》记载,“赵佗疑冢在县东北二百步,相传佗死营墓数处,及葬,丧车从四门出,故不知墓之所在。”
造了多处墓穴,死后四门出殡。这就是晋人王范的《交广春秋》(已佚)一书所谓,“佗生有奉制称藩之书,死有秘异神密之墓。”《交广春秋》已佚失,这里及下文均是转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坟语》(卷十九)中所引。
我查找了一下中国古代丧葬资料,早在春秋时期,“虚冢”就出现了,如孔子死后,其弟子便造了五座虚墓。所谓“虚冢”,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等。“虚冢”,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正的葬尸地隐匿。这样的假坟,外表看似真的,挖开后却发现墓内空无一物,盗墓贼也最头疼这种“虚冢”,费了半天工夫却是假的,在现代考古中也不时可以发现。
在帝王级人物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早实行秘葬的皇帝,就是南越国王赵佗。可以这么说,赵佗的葬式,开创了中国古代帝王秘葬的先河。
之后,秘葬备受帝王青睐。对秘葬最为推崇的当算三国时期的盗墓狂人、魏武帝曹操。曹操生前设“七十二疑冢”,死后从邺城的多个城门出殡。有人说曹操的真尸葬在邺城外的漳河底下,但真真假假,至今是谜。




古今帝王第一盗——东吴大帝孙权(10)

再后来,十六国诸皇帝同样青睐“虚冢”,多设假坟以迷惑盗墓者,十六国时期的帝王差不多全部实施秘葬制,如后赵始主石勒、武帝石季龙都给自己造了不少墓穴,石勒甚至是半夜出殡,葬他的人将棺材抬向黑夜的深山中。至今考古界很少发现这一时期的帝王墓,就与秘葬有直接的关系。
传说最广的是朱元璋秘葬一事。朱元璋临死时给指定接班人、孙子朱允炆留下口谕,要求后事从速处理。朱允炇很听话,在朱元璋倒头后的第7天,便将其下葬了,出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罕见的“速葬”,下葬那天,南京十三城门同时抬出了棺材,一起出殡。
最玄乎的说法是,因为男主人朱元璋秘葬他处,孝陵内只有女主人马皇后,马皇后独守空陵,常常伤心夜哭。朱元璋秘葬处,过去流行的说法是,在南京城西的朝天宫大殿下。但是,不论朱元璋到底葬在哪里,民间传说是真是假,朱元璋实行秘葬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不会空穴来风啊,至少他喜欢秘葬。
赵佗陵墓的反盗手段极具迷惑性,也相当成功,成功地迷惑了历朝盗墓贼,甚至把盗墓皇帝孙权也玩进了迷宫,终未找到。虽然人们极其希望发现赵佗墓,但至今还是无一点蛛丝马迹。
可能因为赵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