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要相对缩短一些,并且要持住气。这样做会感觉体内充满「吽」字而闷胀不适,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正行修炼时,证悟内在的血肉蕴身为本性虚无,从而于蕴身束缚中解脱出来。
二、修炼:修炼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针对外在现象的修炼:像前面一样观想「吽」字从鼻孔里连续不断地向外放射出来,那吽(3)字能穿透一切眼前的障碍物,而把字体本身面积的空洞留下来。在众多「吽」字来回穿过一切障碍物的过程中,嘴里要大声地唱诵「吽」字,观想眼前所有的物体都已穿透无余,一切都虚空如天,然后休息。这样做将会生起万法见有本无的觉证,从而有助于我们体证万法本性空无。
修炼中的第二种是针对内在蕴身的修炼:像前面一样观想猛厉、锋利、快速的蓝色吽(3)字出来以后,来回穿过自己的身体,直至把全身穿透成没有任何物质的虚空之体。这样做将会出现身体中的肌肉在跳的感觉,以及身体本性空无的认知,这将有助于我们体证蕴身本性空无。
三、找到对治法后入道:其一:明心找对治法:在自己的面前立一根木棍等造设观想对象,身体具足修法姿势,口中拉长声音唱诵「吽」字。观想从心际吽(3)字里连续不断地放射出众多「吽」字,放射出的「吽」字犹如珠子般地串连在观想对像上,或者吽(3)字首尾连接起来,连成一条「吽」字长绳以后缠绕在观想对像上。然后,继续观想「吽」字一个接一个地返回来,「吽」字长链或「吽」字长绳从观想对像上消失。其间,嘴里要不停地唱诵「吽」字。当对身、口、意的执着消失而心识平息静住,以及对气、心、「吽」字三者合为一体的运用有把握的时候,将能把心识收放自如地定在任何观想境界里。因此,在修炼正行法门时能够任意运用心识以后,将有助于我们的观想如愿成就。
其二入道:观想自己的身体与气、心合为一体化作一个一肘高的蓝色吽(3)字,这个「吽」字像萤火虫一样独自来来去去。在这种观想中进入见境之道以后,逐步深入地投入于其中。接下来观想「吽」字走遍自己曾经到过的山川大地、东西南北、城市荒野等所有水域和山谷诸地,在观想「吽」字走遍无限地域的同时,嘴里一直要拉长声音唱诵动听的「吽」字。这样做将能生出厌离心和无念禅定,由此达到明智如量的觉境。
诚如前面所讲述的那样,把口的前行法修好以后,可以消除对言语的实相执着,除灭口的障碍、净灭口的罪过。修炼口的前行法的微妙作用是往后口不会再堕入轮回,令口解脱成为报身佛,两者加在一起,将有助于我们的口与诸佛之口无二和合。
意的前行法有解开秘诀要门和意的前行两部分。
其一解开秘诀要门:又包括分析以何为主、思考比喻说明、研究一体与异体三个部分。所谓分析以何为主,就是观察和分析身、口、意三门之中谁是主要的。当知道一切万法的制造者为「意」也就是「心」时,我们就认识了「心」这个魔贼。所谓思考比喻说明,就是观察「心」与四大中的哪一大最相似。地、水、火三大有色有相,能在五根境界里现见,而心不能见也不能触,只知其活动且又无灭无阻。心这种能知具在的特点很像四大中的「风」,有了这样的观察比喻便是认识了比喻对象。所谓研究一体与异体,就是当心认知外境事物的时候,心与外境不是一体,因为如果心、境是一体的话,则会有心不能体知外境事物、外境事物能体知心的两个错误。但是心与外境又不能说成是异体,因为如果心、境异体的话,又找不出单独具体的心在哪里。所以,能够体证心、境非一非异便是认证了无二胜义。
其二意的前行:这里以观察分析的方式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意」也就是「心」。首先要研究心的来源和来者。「心」能够觉知一切苦乐,像风一样不停活动着,由此看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就是心,似乎心是存在的,但是,要找出具体实在的心却又找不出来。没有任何实物色相却又能觉知和活动的心,最开始来自何处?是从原本具在的心里产生出来的还是原来没有但偶然产生的?是从外境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还是从内在蕴身中产生的?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仔细分析以后,依然找不出心在哪里。下面再来研究「心」本身,我们可以从前后的剎那瞬间中研究心在哪里,也可以仔细分析研究寻找心的那个心,当体知这个心无从认知本性和无生无源时,它能助我们体证化身佛。
其次,要研究心的现在住所和住者。这个能够出现各种念想的心,现在于内、外、中间三个处所的哪一处住着?是否真的存在「心」?像前面一样经过仔细分析研究以后,当体知「心」是假有性空、无根无源、无住无依时,它能助我们体证报身佛。
最后,要研究心的去处和去者。各种念想在这个像风一般的「心」里出现以后便会消失,这里要研究念想消失以后心的去向。当体知心没有去向和无法指认去者以后,就能体证无有断灭的无灭离边,可以领悟明空无有来去,从而助我们体证法身佛。
以上「意」的前行法将有助于我们清除心的罪过,其殊胜作用便是往后「意」不再堕入轮回,「意」可以解脱成为法身佛,两者加在一起,将能助我们的意与诸佛密意无二和合。
所谓置于本体境界,其中的「本体」指的是本原无有修造的法体,「置于」就是说在本体境界里轻松放置。这里,要把身、口、意自在放松,身体不能摇动,口中不能言语,心离念静住。无论是出现应断轮回的法念,或是出现善法的心念,只要把心专注于所明见的法相上观修以后,就能使心入住于无念境界里,这就像把污浊的水稳定不动地放置以后,污水能沉淀清净下来,这样修炼的结果便是三门能够在本原法界清净静住。因此,这样的修行必将成为修炼定与止的殊胜妙因。
把置于本体境界的法门修炼成就的征象有:身静则无欲动走,口静则无欲言语,意静则断灭念想执着。另外,身静可以脱离四大不调,脱离四大不调就能不生疾病,从而使身体舒适、心情愉悦、菩提心增长,并且能自然静住于禅定妙境;口静可以登住离言胜境;心静可以自动脱离所有念想,自然入登无念胜义大圆满不可思议的妙境里。以上法门的殊胜作用便是三门静住于本体境界以后,可以体证微妙三身。
第28章 根除轮回的污秽种子
有情识的所有众生都渴望获得快乐,并且都在为得到快乐而奔波忙碌。人类在我们生存环境里的所有动物当中,是惟一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意识非常敏锐的动物,因此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其实,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长处仅仅在于我们能够创造衣食住所、物质财富和机械电器等外部条件,除此之外,我们并不能阻灭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没能找到脱离一切痛苦、得到永恒快乐的方便法门,没有找到使自己和他人都永不堕入痛苦境地的方便道法。因此,当我们认识到解决永离痛苦的问题是一切事情的首要问题时,我们便不得不思考和分析很多有关此生和往生的事情,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如果我们没有生、老、病、死等痛苦,所有众生都永远身心快乐的话,那么痛苦之因--烦恼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此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宗教,宗教也就无所作为了。
如果人们永不得病的话,药方和医生便成了多余之物,医学理论也同样不被需要了。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就是免不了要得病,所以就离不开药方、医生和医学理论。同样,对于如何才能断灭此生与往生的各种痛苦,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以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取得超越外在妙欲享受的恒久殊胜快乐,就必须去研究各种宗教理论学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现成的办法可以直接引用。
各种宗教的观点和见解是多种多样的,在不能马上完全皈依某种宗教的情况下,首先应完全彻底地研究和分析未知的生死轮回等各种宗教的根基性教义是否真的存在?从中将会领悟出因缘因果不灭的真理。
通过以上认真仔细地研究分析,我们将无法找出轮回的开始和结束,并且能体知现在所受的这些痛苦犹如昨夜噩梦般一片迷妄。当仔细查找迷妄的根源时,从出生找到老死,最后会找出一个无明。在除灭迷妄的过程中,一定要清除迷妄的根源--无明,并依靠前所未有的深密微妙智慧,这样才能自动除灭迷妄,得到犹如睡梦初醒般的离迷觉证。这是我们从分析研究中得来的结论。
脱离迷妄的本觉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个智慧可以分为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等很多种,具足这些智慧便成就了正觉佛果,而成就佛果是我们佛门中人的究竟修习目标。我们常说的「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是从无明睡梦中「觉醒」过来,「悟」得遍知智慧。那些奉修佛法的人,就是在寻找修行成佛的方便法门。
佛典中虽然宣说了众多殊胜的方便道法,但是除了大乘显密结合的捷径妙道之外,佛果不能从其他教法里修行成就。
成佛是要从犹如沉睡般的无明黑暗中醒悟解脱,自性智慧光明从内心照射出来。要修成佛果,应在体知需要清除俱生无明黑暗的前提下,首先从修习四出离心开始,然后修习外共同前行法与内不共前行法来积福灭罪,由此创造能够体证内在智慧光明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持大圆满即身成佛的深密捷径道法--殊胜前行法和前后有寂大分离,就可以除灭外在的迷妄缘见。但是,如果没有断灭内在的迷妄之因和种子的话,贪欲等促生烦恼的恶习还会住在自己的身心之中,一旦遇上助缘就会招来烦恼和促生烦恼的力量。
这个习气幻化蕴身自从形成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