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净;
④或有身、口、意不净行,哀愍慈念于此病人,莫令此贤因身、口、意不
净,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
⑤或有身、口、意净行,常当念彼身、口、意净行;
若慧者见,设生恚恼,应如是除。(中·二五)(水喻经)
※起镇心的动机,还是在要求「顺从己意」,就是「我执」的表现了。看到
不合理的情况,最容易失去自制力,而起愤怒了。尊者舍梨子(舍利弗)
,所教导的方法,就是要我们尽量看到别人的优点,来化解自己的镇心。
如果,对方真的是一无是处,那么,就以怜愍心,来取代镇心吧。
85。不恶语言者,便不镇恚,亦不憎嫉,不忧缠住,不憎镇恚,不发露恶。
有五言道:①或时或非时、②或真或非真、③或软或坚、④或慈或恚、⑤
或有义或无义。汝等当学,若他说时,心不变易,口无恶言。
犹如唾溺污之,不能令大地作非地;草炬不能令恒伽水热作沸汤;画师不
能于虚空画作形像,以彩庄染;猫皮囊,柔治极软,以手拳□、石掷、杖
打,或以刀斫,或扑著地于,除唿唿声,无复有唿唿声。
汝等若为他人拳□石掷,杖打刀斫,以利锯刀节节解截,心不变易,口无
恶言,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其广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
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当学如是。
(中·一九三)(牟犁破群那经)
※如果能和悦地说话,就不会起镇心了。不起镇心,那么,也就不会有憎恨
嫉妒、忧愁烦恼,也不用常常忏悔(发露恶)了。
不管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时机合不合适、真实性如何、态度好不好、慈悲
或镇恚、对自己有没有益处,都不要起镇心而口出恶言。就如同大地,不
会因为人们唾溺的污染,就成不了大地;也像恒河的水,不会被草把的火
烧沸;画师不能于虚空作画;而摔打柔软的猫皮,除了噗噗的声响外,再
也不会有其它的了。
慈悲,出现在《阿含经》中,是以作为对治镇心为主的修行方法。这与后
来,将慈悲作进一步提升,与信愿、智慧并列为学佛的三大要素,或者说
是佛教的三大特色,似乎是有所不同的。
86。犹如缚作□筏,乘之而度,安隐至彼。彼便以筏著右肩上,或头戴去。于
意云何?彼作如是竟,能为筏有所益耶?
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
筏喻法者:
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中·二OO)(阿梨吒经)
※对治,是修行上常需要用的手段,也可以看作是修行方法。如果使用某种
对治法,奏效了,却转而深爱(执)著这个对治法,无法舍离,那么,问
题(执著)解决了没?岂不像为了过河而造筏,等过了河,又舍不得已经
用不上的筏,还要扛著筏走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益的「正法」(筏)都不可以执取了,更何况是有
害的「非法」呢!
87。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欲。
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
放逸、豪贵、憎诤,贪亦恶,著亦恶,彼断贪,亦断著。
(中·八八)(求法经)
※贪欲、镇恚、怨恨、悭嫉、欺诳、谀谄::等,都是造成烦恼的根源,心
中如果升起这些念头,当然是不好的,应当设法平息。然而,如果发现自
己,或是别人,心中起了这些恶念,自己也跟著起了情绪,对这些恶念,
感到厌恶懊恼,那么,这也是另一种执著,同样的是不好。
贪,制造了烦恼,是不好的。执著,也制造了烦恼,同样是不好的。
贪,应当断除,执著,也应当断除。
九、止诤
因见解、利益的相冲突,争执,就经常在我们的周围,不断地发生者。争
执中的主角,就是人们的主宰欲。
其实,每个人的因缘,千差万别,要取得完全的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容忍著个别的差异,考虑著不同的因缘,将有助于平息争执、镇心、怨恨
与敌意。
面对著不同法门的提倡,也应当以不同的因缘,不同的需求,来理解与容
忍。如不如法,就只有留待选择该法门的实践者,去辨异与抉择了。
88。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
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中·七二)(长寿王本起经)
※对执著的人们来说,「理愈辩愈明」是一件做不到的事。
能平息纷争的最可贵的方法,就只有忍耐了。
89。莫见长,莫见短,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
无斗无有诤,慈心愍一切;无患于一切,诸佛所叹誉。
是故,当修行忍辱。(增·二一二)
※怨怨相报,累积愈来愈多的新仇与旧恨,这样,哪有停止的时侯呢?
90。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杂·一一二三)
※不管是胜还是败,争执,是不会有赢家的。败者固然受打击,就是胜者,
也难免于被报复的心里压力。
91。五法得举他罪:①实;非不实、②时;不非时、③义饶益;非非义饶益、
④柔软;不唣涩、⑤慈心;不镇恚。(杂·四九六)
※要忍辱,不报怨,不争执。但这并不是意谓著,在团体中,修行者都得成
为乡愿。修行人应当以①「确定是事实」、②「选择适当的时机」、③「
是对他有助益的」、④「态度温和的」、⑤「内心不带镇恨的」等五个原
则,彼此协助,无争地相互纠正缺失,发掘缺点,以求进步。
92。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茨,有名荨,有名匕匕罗。如彼所知,我亦
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
如是,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知见而说。世间
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其如何?(杂·八四)
※什么是佛陀的「自知自觉」?经中说是「色、受、想、行、识无常、苦、
变易法」。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修行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
柔软地应对。然而,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当是以坚定、严格的态度,
来自我要求。如果,遇上了无法理解,或不认同佛法价值观的「盲无目」
者,也只能无诤地对以「我其如何」了。
93。若使此贤者:一向论不一向(决定)答者、分别论不分别答者、诘论不诘
答者、止论不止答(不必回答)者、处非处(理、非理)不住(确立)者
、所知不住者、说喻不住者、道迹(行)不住者,如是,此贤者不可共说
,亦不可共论。(中·一一九)(说处经)
※知了适不适合共同讨论、切磋的对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论辩与争执。
十、次第
修行的内容,在宏观上,有一定的次第可以分别,但要断然地划开各个次
第的分界,恐怕并不适当。因为,在修学的过程中,各次第间,常常会有
相互交错重叠,需要相辅相成的反覆强化、辗转增上的情形。
戒、定、慧,是解脱道上的主要修学内容,而被称为「三学」的了。依《
瑜伽师地论》对《杂阿含经》∧(三)学相应∨的解说:「如是,最初修
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盘。是故,三学如是次第。」但是,
次一段又说:「又,或有增上心(定)学,能引发增上慧学;或有增上慧
学,能引发增上心学。」(《杂阿含经会编》中册第四百三十页,印顺法
师编)这和「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的经义相符(
本《剪辑》第九九条)。也就是说,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进行深刻的观
察;敏锐的观察力,能尽早地察觉到游散的思绪,而迅速地予以导正,也
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增上。依此来看,定与慧;止
与观,就不必然绝对是谁先孰后了。
闻、思、修、证,是另一个常被论及的修学次第,其中的前后交错,也可
能是这样的:先闻然后思,思惟后,也有可能才知道又有所不足,然后又
回到闻的。闻、思之间,可能会有这样的交错,思与修的情况,也相类似
,都可能有这样相辅相成,相互增上的情形。
修行,是可以选择,从自己容易做到的先下手,以增加自己信心的。也可
以选择,从自己的最常犯,最困扰处下手,以寻求获得比较大的突破。如
何选择,就看自己的习性与因缘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应当要常藉著
检讨自己的贪、镇、疑、我执是否在改善中,对法的清析度,是否在增强
中,来对所选择的方法与次第,作检证、评估与修正。
94。我不说一切诸比丘得究竟智,亦复不说一切诸比丘初得究竟智。然渐渐习
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或有信者,便往诣、奉习、一
心听法、持法、思惟、评量、观察、身谛作证、慧增上观。彼做是念:此
谛我未曾身作证,亦非慧增上观,此谛令身作证,以慧增上观。
如是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
(中·一九五)(阿湿贝经)
※修行,是不可能一蹴即成的,必然是依著善知识的指引,渐渐的学习,接
受教导与指正,才能获得究竟智慧的。
听来,或是阅读来的法,都需要经历思惟、评量、观察、实践的过程,然
后才能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