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念三宝经+法尊法师译-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间稀有、清净无垢、成就自他利益、世间庄严、最胜超出世间、性恒无变,故名为宝;导师、正法和随学者故名为三;皈依境之功德本已具足、远离增益、当以无颠倒心忆念,故名为随念;根本或精华故名为经。

  甲二、译礼
  顶礼一切智智尊!

  此是翻译者本人向一切智智尊顶礼,凡是如所有法与尽所有法所摄一切所知法皆能无误无垢而了知!

  甲三、(正文)分三:乙一、随念佛之功德;乙二、随念法之功德;乙三、随念僧之功德。
  乙一分三:丙一、略述导师功德;丙二、广述因与果;丙三、摄义。
  丙一、略述导师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所谓如是佛陀薄伽梵,即是共所称认之名号,也即成为成立无上导师的依据。此又包括自利圆满和利他圆满。从自利圆满讲,已相应了悟诸法实相,遂称为善逝。从利他圆满讲,不仅无误了悟实相,而且亦令众生趋入证悟之径。
  如来者,梵语〃多陀阿伽陀〃。如即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是真身如来。若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有情,则是应身如来。
  应供者,梵语为〃阿罗汉〃。阿罗汉具有三义:杀贼、无生、应供。〃阿罗〃是〃贼〃之义,〃汉〃是〃杀〃之义,佛已断尽损害有情一切烦恼怨贼。〃阿罗〃是〃生〃之义,〃汉〃是〃无〃之义,阿罗汉于五趣、四生等生死法中,永不复生。汉译为应供,即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供养者。《瑜伽师地论》中云:〃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在佛尊号中,以〃应永害一切烦恼怨贼〃的断德圆满而立称。藏语为扎觉巴,是灭敌者之义。所谓灭敌者之〃敌〃,一般是指侵占自之利益,并施予痛苦之人。此处则是一切过患的根本烦恼才是〃敌〃之义。若断除烦恼及习气,就称其为灭敌者。
  正等觉者,梵语〃三藐三菩提〃,即是无倒真正遍觉诸法之义。无明已断,智慧广大,是〃等觉〃之义。所谓〃正〃,是〃真正圆满〃之义。等觉之名号,不仅可以用在佛的称号上,亦可用在独觉与十地菩萨之名上。然而,魔王亦能幻化佛形,或者十地菩萨之智慧亦可称为〃究竟〃或〃圆满〃,为了有别于此,也就称其为〃真正〃。《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中云:〃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总体来说,佛之智慧并非不圆满、不清净,而是获得无上究竟之义,即名正等觉。
  善逝、应供和正等觉本体为一,只是从佛陀功德不同方面划分,但又相互关联。善逝是从实相本性讲,诸法平等,已达究竟圆满境界;以此平等之智将所断彻底断除,称为灭敌(应供);而所证究竟圆满,则是真正圆满正等觉。
  明行圆满者,梵语〃鞞多遮罗那三般那。〃是从佛之因与果方面分析的。就因而言,因地虽然有千因万缘,但全部总摄于戒定慧三学之中。而戒定慧三学,亦可归纳在八正道范畴。八正道中的〃正见〃即是〃明〃。其余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七正道则是〃行〃。在此〃明〃与〃见〃一味一义。犹如行途之人,必眼视前方目标之路,脚下同时向前行进。正见之智宛若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正语等七正道是〃行〃,摄于戒学和定学之中。明是智证,行是修行,佛陀二者圆满具足。佛经中说,佛于菩提树下,于最后夜证得三明。初夜分观察前际,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能遍见一切有情过去无量生死事;中夜分遍观一切所应断法、所应证法、所应觉法,即能永断、证得、现正等觉;后夜分得漏尽证通。成一切智,圆满三明。在〃明〃前所应修习之〃行〃是:戒圆满即六支圆满,也就是〃善受尸罗(戒)、安住别解脱律仪、轨则圆满、行境圆满、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为得清净三摩地,应修正行圆满,即于一切威仪中安住正知。防护圆满,要使眼、耳等六根,在见色闻声等外境之时,不取行相,防护诸根,修习妙三摩地。这里的妙三摩地是现法乐住四种静虑增上心学,其中以第四静虑修诸功德力量最为殊胜。由修习清净三摩地,即能修习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和漏尽通六种神通。加上三明,总称三明六通。由此明行圆满,佛获此尊称。
  善逝者,梵语〃修伽陀〃。出世有学安乐之道即是〃善〃,依之而获得无学无上之果位即是〃逝〃。所谓出世之安乐,在《般若摄颂》中说:〃遍满虚空无量殿,彼有无漏福安乐,获此之因智悲运,有情皆抵涅槃城。〃以方便、慈悲、愿力、禅定、神通等无量方式,游戏世间,显现无边自利利他事业坚不可摧的威猛之力,获得殊胜妙逝(善逝)、无退转逝、圆满逝之果。
  由烦恼轮回所导致的一切痛苦荡然无存,称为善逝或妙逝,宛若潇洒男子,冠若美玉;沉溺轮回中的所有众生于痛苦因果未能逾越,佛则横超三界有情所有功德。永无退逆,已拔我见之根,犹如薪燃灰烬,不可复原,永无退堕轮回之中,如同麻疹病人痊愈,以后再也不会重新发病。在此解脱之人喻如麻疹痊愈之人,已获自在不退轮回之中,一生中绝对不会旧病复发。那些非想非非想天的茫茫众生,决然不能跨越世间轮回的藩篱,唯有佛陀全然超越未能舍弃我见之域外道的所有有漏功德。藉此则称其为〃无退转逝〃。断证究竟之功德,无余圆满获得。犹如宝瓶已满,无法再予增添。此〃圆满〃已超越声闻缘觉,虽然小乘罗汉所证功德不能退失,但是并未达到断证圆满。此即称其为〃无余逝〃或〃圆满逝〃。为何成立此三种逝?因为,心自性光明,暂为客尘所障,欲想彻底清除垢障,就要依靠空性之智。而且尚需方便助缘增上修行串习力,才能圆满断证功德……诸般道理,可以用事势理观察分析从中生起信解是十分必要的。这般理论,广见于法称论师的著作中。以上是自利圆满方面的内容,下面讲解利他圆满。
  世间解者,梵语〃路伽憊〃。所谓世间,其基本涵义包括器世界、有情世界和痛苦等诸方面,于此则是佛陀遍知之智,无碍明见众生,依何因缘调伏,幻化无边事业此一大悲智慧体相,即是世间解或知世间。佛陀洞察世间有情,谁在衰败、谁在痛苦、谁可调化观照整个世间,待到调化机缘成熟,无一遗漏,毫不拖延,予以度化。这就是利他圆满之因。依靠这一殊胜大悲心,成办调御丈夫无上士的种种事业。
  无上士、调御丈夫者,藏语中二者前后次序颠倒,即调御丈夫、无上士。调御丈夫梵语是〃富楼沙昙藐菩罗提〃,无上士梵语是〃阿耨多罗〃。总体显示佛陀调化世间有情功德事业之义。丈夫,是所调化者,佛具备令其趋入正道的能力。调御,比如有马车与马匹,驾车人可随心所欲驾御马车到任一地方,佛陀将众生从轮回危险的山崖边引导安置于解脱安全之地,此即是调御者。如何调伏有情呢?并非如同国王以法治国惩罚众生施加痛苦,而是佛陀以善巧方便引入断除二边之正道,依靠无尽安乐之源引导到解脱之地。《宝鬘论》第一品中云:〃故应知佛法,不死真甘露,离有无甚深,是不共正法。〃对于极难调化者,诸如贪心炽燃的难陀、嗔心猛烈的指鬘、傲慢增胜的饮光外道和痴心缠覆的优楼频罗迦叶等,佛用殊胜调御方便法门,令其无有疑虑,悉皆调伏。佛所说调伏法门殊胜易行,以远离欲乐、远离无益苦行、有无二边等方式,引入中道,达于涅槃,获证不退……则称其为调御丈夫。
  无限时空整个宇宙的生灵,佛不曾舍弃一位,无余予以调化。对于具有三乘解脱种姓的有缘有情,佛以声闻、缘觉、菩萨之法,安置三乘三种菩提。对于不定种姓有情,佛亦用方便法门令其趣入无住大般涅槃。对于暂时无三乘解脱种姓的无缘有情,佛导之以五戒、十善之法,渐令引入人天善趣,最终予以调化。佛陀的调化事业,广大无边,乃至虚空未尽之间,事业无尽。此即无上士。在《瑜伽师地论》中云:〃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调心最胜方便,是故名无上士调御丈夫。〃用什么方法调伏呢?当以天人师等形象予以调化。
  天人师者,梵语〃舍多提婆摩舍哺〃。是一切众生导师之义。佛陀现生人间,于人间天上说法教诫,人天诸众于佛陀座前恭听法要,成为圣道法器,此即天人师。在有情诸趣中,唯有人与天人才能堪受佛法。人与天人也就代表一切有情,于四圣谛法中获得解脱。佛陀断证功德圆满,以利他悲心宣示正法,是无上导师。于自他来讲,无论怎样分析抉择,佛陀的确是殊胜导师,无有能与类比者。对此,应该生起恭敬信仰之心。
  佛、薄伽梵者,此二皆是梵语音译。佛,梵语音〃浮图〃或〃布达〃。自他二利圆满究竟的佛,就是薄伽梵。佛显示断证两方面的功德,薄伽梵亦能表示断证两方面功德。佛,是觉悟或增广之义。即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觉慧增广圆满。〃觉〃有觉察觉悟两种解义。觉察烦恼,无所能害,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事理,了了分明,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由此二智自他觉行圆满。又因断德圆满、智德圆满、悲德圆满,则称其为佛陀。
  薄伽梵,即出有坏。所谓坏,是〃破坏〃义,显示佛能破除四魔。《方广大庄严经》第八品中云:〃于是即入金刚喻定,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魔军。魔王虽遣眷属,百方扰乱,终不可动,只得忧愁而去。菩萨即入狮子奋迅三摩地……旭日东升,长夜奄灭,智明忽起,生死永寂,豁然大悟,终成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法报化三身,欢喜无喻。〃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