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产业链阴谋ii[1].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错误就是《劳动合同法》的不当推出。
  这里我要表态:《劳动合同法》本身的意义是重大的,我相信全国老百姓包括企业家以及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义都会赞同。问题是这么重大的法案,竟然没有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更严重的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试点就全面推出。《劳动合同法》仓促推出,进一步打击了过冷部门制造业的投资经商环境,而使得过冷部门更冷,而过热部门持续过热。
  第三个错误就是宏观调控的失误。
  政府看到了股市和地产的过热就持续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具体而言,2007年上半年,深圳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爆,那时候,媒体都这样报导:“老百姓对我们经济发展更有信心,深圳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成功,所以深圳房地产才会火爆。”大家还记得我当时的解读吗?我说内地专家学者的这种看法错了。本质上,深圳地区房地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更衰退了!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家不想继续经营实业了,因此那些本应该投资给企业的钱拿出来炒楼了。所以,换言之,房价上涨的原因是经济更坏了,而不是更好了!这甚至可以用“回光返照”来解释。我这个看法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也有不少人甚至完全没有听懂!而2008年1月和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资料完全证明了我的观点:深圳地区倒闭的企业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同样,2008年的上半年,我分析指出,深圳市中心楼盘价格依然坚挺,而附近中低价房会跌价。因为这些企业或企业家把本应继续投资实业的资金转而投资高价房,从而全面拉动整个房价,形成泡沫现象。但是,因为宏观调控和消费水平不足,造成中低价楼盘全面下跌。那么高价楼盘还会坚挺多久呢?这就要看企业家资金的动向,而不是看经济的动向。只要企业家抽出资金,就会使高价楼盘降价。
  那么整个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复杂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来分析:你们认为,今天的中国企业是过热吗?如果中国企业过热,企业家的曰子怎么这么难呢?!如果你现在从事的恰好是制造业的话,那么你此刻所感受到的是不折不扣的萧条而不是过热。如果你不从事制造业的工作,还没有切身感觉到,那么请你去看看飞跃等出口型企业现在的困境吧!
  可是,为什么政府说是过热,甚至花费这么大力气去控制通货膨胀呢?2008年6月,越南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导火线就来自于这个国家通货膨胀失控,越南通货膨胀高达25%,老百姓看到越南货币不断贬值,他们就换美元、换欧元、换其他国家的货币,甚至是换黄金。到最后发现,换美元非常困难,政府不让你换了,怎么办呢?就开始大量囤积抢购物资,希望能保值。越南本地银行都不愿意做房地产购屋贷款,不想用越南货币做,怕贬值。这个教训使得我们的政府更有决心进行宏观调控。因为,我们的政府认为,今天中国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
  你们可能会问我,什么是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讲,流动性过剩就是我们手上的钱太多了!我们手上钱多了以后,买楼房就造成楼市泡沫,买股票就造成股市泡沫,买产品就造成了通货膨胀。因此用流动性过剩这个理由可以解释2007年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包括楼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货膨胀,所以,一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宏观调控是延续了过去四年来的财政紧缩政策。在2007年你可以胡涂,因为楼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货膨胀你可以用“钱太多”来解释,可是2008年,你看不到楼市泡沫了,你反而担心,楼市要下跌,股市更不用讲了。股市大跌的程度几乎全球名列前茅。那是流动性过剩吗?!通货膨胀确实是有,说不定更严重了。目前的经济现象已经让流动性过剩理论破产了!
  如果把经济形势搞错了,在二元经济环境之下推动各种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宏观调控是什么结果?通过三种途径,经济政策彻底打击了二元经济下的制造业部门。
  第一种途径,银行从过冷的民营企业部门大量的收回流动资金,把这些收回的资金发放给地方政府继续从事过热的地方基础建设。因此,四年宏观调控,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率依然在18%的高水平,我们有这么多货币供给,为什么企业家享受不到实惠呢?因为,通过银行体系,这些钱从民营制造企业转移到了地方政府从事地方建设了,这样让二元经济当中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
  第二种途径,就是处在过冷部门的民营企业家面临宏观调控所带来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升的压力,再加上第一个错误造成的汇率的不断上升和第二个错误《劳动合同法》不当推出等因素,让这些过冷部门的制造业企业家再也干不下去了,所以就把很多应该投资制造业的钱从过冷的部门抽出来,打入过热部门去炒楼炒股了,这就是2006年开始的股价上涨,也是2006年开始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二元经济环境下,过冷部门的资金大量转入过热部门,根本不是流动性过剩。
  第三种途径,我称之为海尔现象,海尔筹集150万资金自己去干房地产,很多媒体说那是海尔战略上的再次创业,我说不对,那是海尔在过冷部门的家电制造业干不下去了,就从过冷的制造业抽出大量资金,打入过热部门,当开发商了!这种现象也使得资金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的部门。
  这三种渠道无疑把资金从过冷的部门逆流到过热的部门,制造业逐渐萧条,而过热部门更热,这就解释了四年来宏观调控失败的原因。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二元经济的理念来解释股价的走势。2006年股价上升是因为上面第二个原因使得资金逆流转到股票市场,而造成股价大涨,根本不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好了。2007年5月30日,政府调升印花税的举措使得股价大跌。从2007年5月底到11月的股价大涨却是由大盘股所拉动。当时的大盘股都是哪些股票呢?地产、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他们融资的银行,当然还有证券公司。请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这些部门是不是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呢?换句话说,当时股市所谓的“二八现象”或“三七现象”拉动了股指,其中的“二”或者“三”就是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到了2007年11月,我已经开始呼吁股民注意股市可能的向下波动,听我劝告的股民都逃过了一劫。我当时为什么不看好股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二元经济中的过热部门股票一定会回调,而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可能上涨,其结果就是大盘一直跌到今天。
  二、二元经济和金融战引发的通货膨胀
  1。 二元经济引发通货膨胀
  读者一定很好奇,这种让二元经济更加恶化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控制通货膨胀吗?当前的治理思路就是简单认为我们当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流动性过剩了,所以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涨价。换言之,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靠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收回一定量的流动性,就可以克制通货膨胀了吗?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我们就太幸运了!我最近和媒体朋友吃饭,媒体记者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郎教授你瘦了。”我说:“是啊!”他说:“为什么呢?”我说:“猪肉贵了,我就趁机减肥。”
  你们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粮油的价格上涨,是因为你手上的钱太多吗?!如果真懂经济学的话,不用讲经济学的理论,用一个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就行了。各位读者想想,如果你钱多了,你会去抢购猪肉吗?!甚至有人认为大米价格上涨也是流动性过剩——难道读者没钱的时候就吃一碗饭,有了钱就要多吃五碗饭吗?!你用膝盖去想想,你就会知道流动性过剩是胡说八道。读者哪里会因为手上有钱就多吃大米呢?!同样,有了钱也不可能多买猪肉啊!我们食品价格上涨多少,官方公布的是22%,猪肉是76%,实际上比这个高。食品价格上涨这么快,你可以找任何理由,千万不要讲是因为大家手上钱太多,根本不可能。有钱的人可能去买奢侈品——买LV包包有可能,但绝不会去多吃几碗饭。食品价格这么高,而且远远超过其他商品,这个事实充分证明“流动性过剩”的说法是错的。那为什么涨这么多呢?!这就要从二元经济讲起。
  在二元经济里面,过热部门是膨胀的部门,所以价格就上升了,这可以理解。那么,你认为,过冷的部门价格会下跌吗?不会。过冷的部门价格也会上升。例如猪肉就是过冷部门的产物。猪肉价格怎么上涨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二元经济现象。养猪肉的民营企业家跟其他行业企业家是一样的,他们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也是急速恶化。什么原因呢?就是进口饲料价格大涨,还有猪瘟很严重。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不养猪了,把应该投资买小猪的钱拿去炒楼、炒股了。所以,今天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农村养猪户从过去的猪肉供应者,变成了今天的猪肉消费者,就这么简单。也就是说,当把你猪宰了以后,你发现后继无猪。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养猪,而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如果农民不小心把猪养死了,政府还会补贴500元的“丧葬费”,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不养呢?因为这些补贴不足以弥补经商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
  2。 金融战争引发通货膨胀
  最近石油期货价格涨到130多美元一桶①,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似乎很难解释!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读者一个资料大家就懂了,全世界每日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在8 700多万桶,而且有时候是小幅度的供过于求。此外,2008~2009年度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量大约是21。6亿吨,而需求量接近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