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國現代散文精品_格言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实和空虚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题辞》

显微镜
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已,却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鲁迅《集外集拾遗·做“杂文”也不易》

野史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毕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采花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真的声音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根于爱
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却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创作总根于爱。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瞒和骗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已不觉得。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

天才与民众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

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已来拿!
┅┅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

发表真话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已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接近孩子
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边疆去,想到月亮怎麽会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麽嵌在天空中。但孩子在他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
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

制造机器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恰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而大家尚以为是黄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们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书似的每本一律。
鲁迅《两地书·北京四》

希望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麽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已手制的偶像麽?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鲁迅《故乡》

摆脱冷气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坚信”很少
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我们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他,也尊後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烧纸钱作贿赂,佩服豪杰,却不肯为他作牺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战士,明天信丁。
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

骑墙
夫近乎“持中”的态度大概有二∶一者“非彼即此”,二者“可彼可此”也。前者是无主意,不盲从,不附势,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但境遇是很危险的,┅┅。後者则是“骑墙”,或是极巧妙的“随风倒”了,然而在中国最得法,所以中国人的“持中”大概是这个。
鲁迅《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替换
┅┅我以为信运命的中国人而又相信运命可以转移,却是值得乐观的。不过现在为止。是在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所以归根结蒂,并无不同,以後倘能用正当的道理和实行科学来替换了这迷信,那麽,定命论的思想,也就和中国人离开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

染缸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麽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面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鲁迅《两地书·北京四》

鞭子
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鲁迅《鲁迅书信集》

痛苦
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着者自叙传略》

万劫不复之奴才
┅┅自已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已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骂》

时间即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行外文淡》

净水
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

悲剧与喜剧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延长生命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禁用和自造》

爱之附丽
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伤逝》

【林语堂格言】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我的话》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後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林语堂《一夕话》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麽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