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古帝国史-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令人厌烦的细节,仅仅说,到了大约1320 年之际,秩序大体恢复。此后,怯伯正在那里重整察合台汗国而波斯由闇弱的不赛因继位,怯伯的嗣位人答尔麻失里(1326 年)又萌生西向扩充领土的野心。或以为他曾进兵印度,这一说有待研究:印度历史家巴拉尼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不但没有说到这次进兵,而且明确认为,蒙古人自1304 年战败之后,便没有再在印度露面。与此相反,一种分割波斯的计划,曾在答儿麻失里和德里算端之间形成,这是很肯定的和很自然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一述答儿麻失里的合伙人,即德里算端谟罕默德都忽鲁黑(1325—1351 年):这一种任务比较容易,因为有新近发表的伊什瓦里·普拉瑟德的著述。
  当对蒙古人作最后斗争的时候,1300 年左右有一个突厥的哈剌温那家族(这个家族可能夹杂有阿富汗或印度的血统)的首领,在印度卓著声誉。当1320 年,发生了一次军事革命,他被拥立登上德里的宝座,称都忽鲁黑沙。曾经是他得力助手的他的儿子,于1325 年继位,或者是弑父自立;用谟罕默德·都忽鲁黑的称号,他此后在位二十六年。他承袭了一个帝国,自从玛立克加富尔胜利以来,这个帝国在名义上几乎是包括印度全境。从德里至印度河,设置有十个政府:德里、汉西、萨马纳、库赫兰、萨尔苏蒂、卡拉瑙、拉合尔、木勒坛、乌赤、锡瓦斯坦。在恒河流域,另外还有六个:卡瑙季、乌特、巴达翁、卡拉、比合尔、拉克瑙蒂。此外,摩腊婆和胡茶辣是过渡到德干五省的途径,这五省是:德瓦吉里、贾杰纳加尔、特林加、德瓦拉穆德拉和马八儿。除去一些侯国分布在塔尔沙漠的周围者之外,不在这个范围以内的只有迦湿弥罗(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中的泥婆罗(尼泊尔)和印度的最南端包括锡兰岛而已。据说,德里的算端能够动员三十七万人和几千头象。
  但是有人以为在谟罕默德·都忽鲁黑即位后不久,答儿麻失里就敢于进攻这个强国,侵入旁遮普。关于这一点,文献不明而且矛盾。可以肯定的是, 不久之后,这两国的君主互相友好而且共同拟定一个计划欲进攻波斯的伊儿汗不赛因。这个计划后来没有结果,如果不是因为它显示蒙古人的胜利促使所有东方的君主团结一致,是不会使人对之发生兴趣的。这两个盟友试图争取埃及的马木鲁克算端的合作,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埃及算端还信守着他家族的传统,把旭烈兀一系人看做敌人。在另一方面,中国的蒙古皇帝似曾派人告诉成吉思汗后裔察合台系人,他准备袒护在波斯的成古思汗后人而反对他们。
  这是漠罕默德·都忽鲁黑的最后一次放弃这样远大的梦想。不久之后, 约在1335 年,答儿麻失里的被废和不赛因的死,在察合台汗国和波斯汗国中开始了一个混乱时期,使德里的算端又想利用这个机会。人们看到他对伽色尼行使保护权,对呼罗珊的领主视之如藩属。当1341 至1342 年,他要求并获得了阿拨斯朝的哈里发发给他的册封证书,伊斯兰教界的舆论对于这种证书还是很重视:这一种谈判证明他和埃及算端的关系良好,因为哈里发这时候完全依靠埃及算端。大约与此同时,谟罕默德·都忽鲁黑,于征伐喜马拉雅山中的一些独立部落时,劫掠了佛教寺庙。在此不久以前,欧洲的旅行家鄂多立克曾说吐著沉睡在僧寺里面,对于上述事件,吐蕃并没有什么行动, 但是中国的皇帝派使节要求允许重建被毁的寺庙,谟罕默德表示同意,但是他提出条件,依照可兰经典的法律,要付与一定的贡赋。这种种迹象使我们有可能估量出德里算端在东方世界所享有的威望。
  另一方面,印度方面的事件足以吸引谟罕默德·都忽鲁黑的活动能力。他即位时候年纪还轻,富有革命思想。他所实行的第一件事,是将国都从德里迁到道拉塔巴德,他认为在这个地方比较便利于监视德干地区:他仅仅使旧都的繁荣受到暂时的但是明显的打击,而使新都成为一个骚动的中心。稍后,看到征服德干之后黄金大量地流入北印度,同时银价跌落,他和大多数在亚洲以及在欧洲的同时的人一样,试行用一种贱价纸币代替贵金属:这一种试验遇到了印度群众的消极反抗,很快失败。他欲增加河间地方(在恒河和阇牟那河之间)的税收,所做的努力也没有比较好的结果,这位算端创立了二三十种新税聊以自慰。不幸的事件同时并至。这个国家和中国本来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常常受饥荒的威胁,当他在位时期,饥荒特别常见,而在末年,又和在欧洲一样黑疫流行。这些情形造成不满的气氛导致叛变;纵使没有这些,一个其大等于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西部这些国家总和的帝国,也很难制止乱事的蔓延,无论是完美的通讯制废、间谍组织、还是算端的军事才能或凶残的镇压都不能阻止这种蔓延。
  然而,除去两个在他即位以后不久就发生的骚动,一个在德瓦吉里,另一个在印度河上,被他差不多平定了之外,他临朝的最初两年是比较安定的。但是从1335 年开始,历史家们指出至少有十次严重的叛乱发生在帝国各地。
  第一次叛乱,理所当然地发生在印度的南端,在这个地方,一个伊斯兰教的政府代替了土著王朝:这个政府建立了马都拉算端国家,谟罕默德·都忽鲁黑不得不立即放弃夺回这个地方的希望。其它叛变的平定也很费气力:最严重的是乌德地区的埃因一穆勒克的叛变(1341—1342 年)。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这些叛变者都是伊斯兰教徒,一般的说都是突厥人,然而也不是只有他们。
  谟罕默德·都忽鲁黑尽了值得赞扬的力量善待印度教徒,不愿因此而引起伊斯兰教神学者们对他的敌视,而这些神学者做了许多毁谤他名誉的事。他没有得到旧王朝的有代表性人物的拥护,这些人曾受到他前任者的极端苛待。1336 年,一个来自德棱干纳的印度领主哈里…哈拉,在维查耶纳枷尔建立了一座城,这座城后来成为一个巩固与持久的国家的中心。随后,霍伊萨拉的国王维拉·巴拉拉三世(1292—1342 年)对马都拉的算端展开斗争,明确表示要为自己保留其利益:当他因为勇士们的死亡而终止了他的半个世纪的统治时候,他的儿子维拉·巴拉拉四世继续这场战争。这些榜样鼓励了卡卡迪亚·克里希纳…纳亚克在德棱干纳竖起独立的旗帜,结果将中央政府和它在南方残存力量之间的联系割断。上述的三个印度王侯迅速地达成协议,等到最后一个霍伊萨拉族人对于马都拉作斗争之中死去(1346 年)的时候,其它两个就瓜分了这个灭绝王朝的领土,一个分得马拉巴海岸上的部分,另一个分得科罗曼德尔海岸上的部分。马都拉算端国家成为德千南部地区仅存的伊斯兰教征服的遗迹。
  谟罕默德·都忽鲁黑如果不是被较近于帝国中心的叛变所羁绊住的话, 他并不是没有决心和毅力去重立他的威权于这些边远地区的。有一个素得人心的大臣的被废黜(1344 年),在下级官吏中间传布了不安种子,史家伊什瓦里·普拉瑟德先生称他们为百人组,这主要是在道拉塔巴德地区。谟罕默德·都忽鲁黑力图将这一方面的秩序恢复,而在胡茶辣地方,另一个他的僚属又对他背叛,使他不得不移转注意力于胡茶辣,因为从商业关系上说,这个省份是很重要的。当时有一个冒险家名叫哈桑·甘古,他在一方面得到德棱干纳的叛众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得到百人组的支持,从而占据道拉塔巴德地方(1347 年),就在那里建立巴赫马尼王国,这个王国此后在很长的期间是德干地区伊斯兰教狂热的要冲大路。至于谟罕默德·都忽鲁黑,他竭尽全力和胡茶辣以及印度河口的叛乱作斗争,而于没有完全达到目的的时候死去(1351 年)。
  由此可见,德里算端施加于海岸和印度各港口的威权仅仅是很暂时和很表面的现象,而这些地方继续是商业活跃的舞台。马可·波罗在十三世纪末年所作的纪事,明确指出印度的海上霸主们与一切印度洋的以及马来诸海沿岸国家的关系。当1283 年,一位锡兰国王拟定一个和埃及算端通商的条约。在谟罕默德·都忽鲁黑时候,这种交通更为频繁,这是受中亚细亚此时秩序紊乱的影响,原来旅行陆路的路程,这时候变得很危险。有两个人可以作证, 一个是伊斯兰教徒,另一个是基督教徒,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旅行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进行的。
  这个伊斯兰教徒是伊本·白图泰。他于1304 年生于丹吉尔,于1325 年出发赴伊斯兰教的东方,他旅行的最初目标是往麦加参拜。他到过东非的海岸,随后又回到西亚细亚,向前直至伏尔如何上:经察合台汗国而于1333 年抵达印度。他在漠罕默德·都忽鲁黑的左右很久,参加过这个统治时期的若干事件。1342 年,他奉算端之命出使中国。虽然有此一说,但是十分可疑他曾否真正前行直抵中国。但是他在孟加拉湾海岸和德干地区周游了许久, 并且前行至于马尔代夫群岛,他发现这个地方已经信奉伊斯兰教。他说到马都拉算端之处很多,口气殊不温和,虽然这个算端在印度结成了一宗亲事和他曾成为亲戚,但是他仍然说他是一个可恶的暴君。他对于德干西海岸上的哈瑶尔小国君主,也没有赞扬之语,此人是维查那纳伽尔的印度教国王的藩属。他以后再也不敢重返到德里算端那里,结果于1354 年回到他遥远的故乡,在那里撰写他的可宝贵的回忆录。
  上面所说的基督教徒指让·玛里奥拉。当1338 年时候,教皇在阿维农接见了中国皇帝所派来的特使,他们是越过“七个海”来见他:他们来是替在大汗保护之下的基督教会要求派遣主教。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