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无论如何总比我呆在德国联合舰队(主要在北海南部)度过这几年要好得多,而大多数与我年龄相仿的我的同僚都是这样度过的。
  但我在国际上的经历还不止这些。1914年春,我们的舰只作为“护皇舰”从威尼斯接回“霍亨索伦号”游艇上的皇帝,然后护送他到科孚岛去休养。在这段时间里,我这个年轻人有机会和当时执政的皇族人士直接见面,这件事肯定会影响人们对我的评价。在同这个社会阶层交往中,我的原则是:我行我素,保持分寸,处事谨慎,克尽本分。这样,你的人格就会受到这些人的尊重。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海军上将祖雄的领导下,“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成功地避开了优势的法国和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到达了君士坦丁堡。我们的舰只驶入达达尼尔海峡的结果,使得土耳其站到德国一边来。
  在1914年最后几个月和1915、1916年,‘布雷斯劳号’开始在黑海进行连续性的活动,为土耳其运输舰护航,保卫土耳其的高加索战线,执行炮击任务和进行水雷战。在这过程中,我们当然也会与敌人遭遇,经常要同俄国海军进行白日战和夜战。
  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有时也会与占优势的整个俄国黑海舰队遭遇,偶尔也会遇上远胜于我们的俄国战斗巡洋舰“玛丽亚女皇号”。如果我们在能见度极低的天气里突然撞上它,“布雷斯劳号”的命运就会危如千钧一发,我们的舰只不得不在黑海这样一个封闭的海域里执行这些战斗任务,我们只有一条绝无仅有的退却的道路,即博斯普鲁斯海峡。
  在“帝国布雷斯劳号”舰上这两年的战斗生活使我这个青年军官得到了什么教育呢?这无异于给我上了一堂直观教育课,教会我如何在白天和黑夜进行实际的水面作战和处置交战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我的经验教训是:如果你在敌人的海域里仅仅是巡航,那就着重注意你的安全,要提高警惕,要提防敌人种种可能的袭击,尽管在你看来这种袭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你是在作战,那末你的主导思想就是消灭敌人,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全力以赴,充分使用你的战斗武器狠狠地打。在你面前的敌人不管是劣势的、均势的甚至是优势的,你都要战斗、再战斗,切勿由于某些往往表面看来似乎是正确的想法而过早地中断战斗,因为这些想法无非是出于你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安全担忧。
  1916年秋,我被派到潜艇部队。经过训练后,我于1917年2 月当上了由杰出的潜艇指挥官海军上尉福斯特曼指挥的U39潜艇的值日军官,我乘这艘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作了五次远航。1918年2 月,我自己当上了潜艇指挥官,并也取得了成绩。在第三次远航中,我这艘潜艇对一支英国护航队成功地进行夜袭后,由于潜艇平衡性能差,于10月4 日在马耳他的东面被击沉了,于是我当了英国人的俘虏。
  这样,我在‘帝国布雷斯劳号”舰上学了几年水面作战后,又懂得了潜艇的水下作战。
  但是,如上所述,当我担任UB68潜艇的指挥官时,我也曾使用过一艘潜艇进行水面作战。1918年10月, 当我进英国俘虏营时,我认识到潜艇战的关键在于:必须集中多艘潜艇协同作战以战胜集中的船只和护航队的监视舰只。因此就要求能对这些潜艇进行战术指挥,也就是说,要使潜艇既具有水面作战的灵活性,同时也要具有能进行水面夜袭的优越性。
  这就是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我所度过的1914—1918年的战争烽火中,通过巡洋舰和潜艇的作战所获得的海战经验,它也就成了我所实行的称为“结群战术”的基础,就是说,采取对潜艇群的战术指挥来对付敌人的联合进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给盟国在大西洋战场上制造了很多麻烦。
  三、1918年的战争结局和德国革命,您是怎样经历过来的?
  前面说过,1918年10月4 日,我的UB68潜艇在与英国护航队的作战中被击沉了。起先我被送到马耳他的英国俘虏营。在那里,我们这些战俘得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德国政府双方为结束战争、开始停战谈判而互换照会的消息。同时,在那里,我们这些被俘的帝国海军军官还听到威尔逊要求德皇退位的消息,因为据说普鲁士—德意志的君主政体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根源。因此,德皇要对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于是就不适于作为谈判的一方。由于这个所谓的理由,德皇也随即要被宣布为主要的战争罪犯并由协约国按此罪名起诉。
  这场战争并不是德国武装部队发动的,正如敌国的陆军和海军也没有发动战争一样,这是我们知道的。这场战争乃是政治家们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我们也同样很清楚,在这方面完全谈不上德皇是这场战争的发动者。而现在,照威尔逊的要求,要废除德国的君主政体。在我们看来,这是由于对德国情况的不正确判断和出自一种傲慢的道德精神所造成的一个政治错误。
  为此,我们不同意威尔逊提出的废除德国君主政体的要求。这在那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就是今天,正如对每件往事都应历史地观察那样,也须从当时的时代出发予以阐明和理解。几个世纪以来,德意志各邦一直都是君主统治,其政体自然也是君主政体。唯一的例外是汉萨同盟①城市。但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时,汉萨同盟这个新的邦国在宪法中又重新规定它的政体为君主政体:普鲁士的国王,也即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的君主,同时又是德国皇帝。
  ①公元十三到十七世纪,以德意志北部诸城市为主的北欧城市组成的商业、政治同盟。——译者。
  武装部队各部原是德意志各邦国的组成部分,1871年起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组成部分。武装部队成员没有选举权,就是说,他们对于受他们保护的人民选择什么样的政体不施加任何影响。各邦国的君主,权位最高的德皇,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因此,武装部队当然就有君主制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是建立在武装部队的数百年来古老传统的基础之上的:早期军官的全部以及后期军官中相当大一部分人都出身于德国贵族,他们头脑里有君主制思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对我们青年军官来说,1918—1919年所创立的德国共和政体是一件新事物。它使我们困惑不解,为此,我们中间一些人离开了武装部队,不愿为这个德国政体服务。
  我也是处在这样犹豫不决的状态之中。
  经过反复多次思考的结果,我得出了如下认识:你是一个军人,就必须为你的人民服役。至于你的同胞们选择什么样的政体,应由他们自己去决定。你的任务在于保护你的人民免遭其他国家的威胁。这就是你的义不容辞的职责。至于你的人民所希望和选择的国内政体是否合你的意,你就无须去争辩。
  四、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从您的服从军令和军人教育的经验中吸取了哪些教训?
  1917年和1918年战争后期的帝国海军哗变主要地不是发生在鱼雷艇、潜水艇和扫雷艇那样的小型舰艇上,而是发生在配备有一千至两千名船员的实力强大的大型战斗舰上。这一事实已经指明了可能出现抗拒命令的违反纪律的情况。
  毫无疑问,这些军舰上的军官同数目如此庞大的下级军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个人联系。正是这种个人联系对于人们的团结一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个人联系愈紧密,那末,这个团体就愈经得起考验,内部力量就愈强大。
  表明人们相互关系的这种价值及其重要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家庭。正是由于家庭成员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一般地说,家庭是人们彼此之间最能持久、最有抵抗力的团体。
  对于军人来说,正确的原则应是:一支部队即一个军人团体的精神上的团结愈紧密,它的战斗力就愈强大。
  由此可见,上面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军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这里,重要的一点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上级必须是下级的榜样,这并不是靠他的军衔高,而是在于他的行动,在于他给下级作出的范例。这里首先是上级要对下级开诚相见。
  若是下级还不能确信他的上级对他是真诚的,那末双方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是,上级对任何一个下级的评价、器重和处理都不应依据他的军阶,而应依据他实际表现出来的品德、才能和贡献。再次就是要使下级感到,他的上级决不会要求他去做那些若是他自己处在下级的地位也不会去做的事,比如说,不会公开地要求他在战争中作出流血牺牲。如果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那末下级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信念,即上级给他的命令都是必要的,他必须牢记军人的服役—目的,尽心竭力地去完成保卫集体、保卫人民、保卫祖国和民族的任务。这样,在这个军人团体中就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军人所应有的精神状态,形成一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信念,就是相信还有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为拯救他人或保护他人而贡献个人的一切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不论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会怎样变更,这种个人的英勇行为将永远属于人类最高尚的品德。
  一个军人只有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才不愧为一个真正 的军人。如果缺少这种时刻准备战斗的军人精神,光靠掌握 武器、才能和训练,那是不够的。
  1918年以后,我们当上级的就是这样试着做的。历史的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取得了成效。
  德国海军竭尽他们的全部力量履行了军人的义务,直到 1945年5 月战争结束为止。这里我只想举两个例子:  由于德国海军前仆后继的英勇献身精神,在战争的最后 几个月——直到1945年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