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经典职业经理人培训 全套教-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由于行业供给量增大,就使供给曲线向右推移,现假定推移到S1,形成新的市场价格P1。此时P1低于企业AC的最低点,企业就会有经济亏损。由于有经济亏损,经营较差的的企业就会离开这个行业,行业供给量就会减少。由于行业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又向左推移到S2。这样,又使价格上升到P。此时,因P2=AC的最低点,经济利润就变为零,企业不再进入,也不再离开这个行业,即处于均衡状态。由此可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只要企业有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市场上就有一种力量,使市场价格接近企业的平均成本,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消失。这时,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当企业外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Q必定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AC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P=MR=AR,当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它就会存在这样的关系:AC=MC=MR=AC。见图2.1.16(b)。
□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又可分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两种。
  成本不变行业是指行业内企业的平均成本不因行业供应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当行业供给量增加,从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增加时,因该行业所用原材料(或其他投入要素)在这种原材料总用途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对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不影响原材料的价格,从而不影响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这样的行业叫成本不变行业。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如图2.1.17所示。
  在图2.1.17中,q和Q分别为原长期均衡时企业和行业的产量;D为原需求曲线;S为原供给曲线;OP为均衡价格;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如果市场上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从D移向D′。此时,从短期看,价格就会提高。但从长期看,只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有经济利润,新企业就会进入行业,使供给曲线S向右移动。由于该行业属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供给量增加,平均成本仍保持不变,所以S就会移动到S′,使价格又回到P,即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此时这个行业又处于新的长期均衡状态。这样,如果D与S的交点为a,D′和S′的交点为b,那么连接a、b的直线就是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它反映了价格与行业供给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这是一条完全弹性的供给曲线。在图2.1.18中,Q′Q即超产部分,由新企业来承担,单个企业的供给量不变。从长期看,市场价格始终是P,也不变。如果需求增加,供给量可无限扩大。
  如果随着行业供给量的增加,会引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时企业的长期成本(LAC)就会提高,这种行业就称成本递增行业。在图2.1.18中,企业产量q和行业供给量Q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D为原需求曲线;S为原供给曲线;OP为原均衡价格;原长期成本曲线为LAC。现假定需求曲线从D移向D′,这时价格就会提高,企业就会得到经济利润,新企业就会进入。此行业就需要更多原材料和其他投入资源,原材料就会涨价,成本就会提高。此时由于产品成本提高,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但这种趋势被企业数目增加所抵消,由于企业数目增加很多,最终导致供给曲线右移,一直移到新的价格恰好等于新的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为止,这时企业又处于长期均衡状态。这时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短期行业供给曲线为S′,ab线为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这是一条斜率为正值的曲线,它意味要增加行业产量,就要提高产品价格。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区别是:在成本不变行业中,需求增加,新企业进入,一直到价格恢复到原来水平。在成本递增行业中,新企业加入,一直到价格等于新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只要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从长期看,企业一定会达到这样的产量水平,它使自己的成本达到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同时又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MC=AC)。
  企业的成本达到企业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了最高点。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说明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观点看,企业的产量水平也处于最优。他们认为,边际成本代表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的资源的价值;价格代表社会消费者对每一件多生产的产品的价的评价。如果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水平处于P>MC的情况,表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大于投入资源的价值,此时说明企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优,因为这时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还能进一步增加社会的总财富。如果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水平处于P<MC的情况,表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小于投入资源的价值,此时,说明企业的产量水平也不是最优,因为这时如果企业减少产量,也可以进一步增加社会的总财富。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即只有当P=MC时,其产量水平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来看,是最优的。按这个产量水平生产,能够为社会提供最大的财富。
  所以,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只追求最大利润,在长期看来,就能既达到企业内部生产效率最高,又能达到社会资源在企业之间的分配最为合理,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把整个社会生产组织起来。
□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各种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是一个极端,完全垄断则是另一个极端。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这就产生完全垄断。象完全竞争一样,完全垄断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是因为,一种产品只有一家企业生产,而且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并不存在。例如,铁路运输一般属于垄断事业,但也有公路、水路和空中运输与之竞争;电力供应一般也属于垄断事业,但也有煤气、石油等其他能源的供应与之竞争;等等。
  完全垄断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仍然值得我们探讨,这是因为完全垄断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经济规律,对于研究比较现实的半竞争、半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是很有用的。
□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
  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一个行业只有这一家企业,所以,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它的形状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图2.1.19中,假定企业的需求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AC)、边际成本曲线(MC)和边际收入曲线(MR)为已知,假定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那么,它的价格与产量决策应在MR=MC之处(这时企业所得利润最大)。从MC曲线与MR曲线的交点,可求出它的最优产量应为Q*,最优价格应为P*。此时,它的总利润量应等于P*abc的面积(图中的阴影部分)。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是,企业的这部分利润,即使在长期条件下,也有可能保持下来。这种利润就叫垄断利润。这是因为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其他企业不能打入这一行业。其他企业不能进入这一行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垄断企业垄断了原料来源;②垄断企业有专利权;③政府特许;④原有垄断企业规模很大,一般企业竞争不过,等等。
  经济学家认为,完全垄断的企业有两大弊病:
  (1)分配不公平。少数垄断资本家能保持垄断利润,是以全社会消费者收益的减少为代价的,所以是对消费者的剥削。
  (2)生产不足。因为在垄断企业里,P>MC,用较少的追加资源可以生产出较高价值的产品,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看,说明企业的产量不是最优,再增加产量对社会更为有利。
  由于垄断企业有以上弊病,就需要有政府的干预。在西方,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垄断企业征税,目的是把企业的超额(垄断)利润抽走,使分配公平。
  (2)对市场结构进行控制,即增加市场的竞争性,减少垄断性。主要办法是制定和执行反托拉斯法,以减少工业的集中程度,禁止大资本家之间的串通行为。
  (3)政府对垄断企业的价值直接进行控制。有些企业,如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电话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企业,规模经济性很显著(这类企业西方叫自然垄断企业)。对于这类企业,政府不实行反托拉斯法,而是准许它们实行垄断,但由政府直接控制它们的价格。其目的是:不让它们有超额利润,并促使它们增加产量。
□ 垄断性竞争的特征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是市场结构中的两种极端,介乎两种极端之间的是垄断性竞争和寡头垄断。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不同,垄断性竞争和寡头垄断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市场结构。
  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①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②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③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在这三个特征中,第一、第三个特征是属于竞争性的,第二个特征则是属于垄断性的,垄断性竞争就是这两种特征的结合。
  第一个特征:企业数量很多。意味这个行业由许多中小企业组成,每个企业的产量只占市场总供给量的很小部分。所以,一个企业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每个企业在决策时不必考虑因自己的行为而引起其他企业的反应。
  第二个特征:产品之间有差别。这里的“差别”主要是指买者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偏好不同而言。这种不同的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