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能模拟情况的计划,就能减少错误的尝试。
雷伊?杰第斯爵士
——邓洛普公司总经理内陆银行代理总裁
近六十年来,企业界的整体计划越来越朝向系统化的分析和量化为基础,而不再以个人的经验、观察、判断为终结。这种倾向,当然是因为企业界在经营时,要求更精确的预测,以便能有效运用原料,并灵活应变。这种科学化的整体计划,的确对公司短期内(约三年左右)的计划、预算、目标等,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当企业要求更长远的整体计划时,情况就不同了。当一个企业接触到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数年后,顾客的需要将是什么?竞争对手如何?投资环境如何?十年后我们的公司将成为怎样的公司?”这时候,各个公司所遇到的情况就各不相同,也无法用系统性的分析和量化去估量了。这时,必需要有一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至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十年以上,充分了解公司的设备、人事,也明白新材料的发展情形的市场上的各项产品,才可能回答出上述的那些问题。有人曾问过著名的企业家彼德?杜鲁克,他如何开始审视一个公司失败的原因。他回答道:“我总是先看看十二年前有哪些事是可以改变的”。
维斯登?查契尔爵士曾说过一句名言,他说:“我乐于高瞻远瞩,但只以我的视线为界,决不妄做预测。”可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他不能说:“只以能测量的为界”,因
为他所做的计划越长远,所牵涉的因素越多,包括各项政治、经济因素,公司内、外的变动等,这些都不是能够用数字去测量的。因此,在做长远计划时,无论如何谨慎,少许的偏差仍是不可避免的。
前面提到的“关键性问题”,通常被视为“领导阶层”的事,而非“管理阶层”的事,也就是说,那些事是该总裁去操心的。但是,实际上,一个公司的组织、目标、优点、企业特色等等,总不可从天而降,而常是由领导阶层和管理阶层经过不断地讨论、分析才得来的结果 。所以,长远的系统性计划固然对那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有影响,但是,在实行计划的终究是人,个人因素的影响,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对于企业管理人和企业的关系,我认为有两个比喻可以解释:
——从百年来的战争史中,我们发现,将领的才能对战役的输赢有极大的影响力,即使在武器进步的今日战争中亦然。竞争激烈的商场正如战场;领导者也正如战场上的将军!
——技巧高超的音乐家、画家比比皆是,但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去创造真、善、美艺术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同样地,拥有企管专业知识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够善用这些知识的人,才能成为杰出的管理者。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巧思与灵感能否由学习而得,仍是个待决的问题。杰出的领导者对于一个企业,犹如无价之宝。即使预测将来无法完全正确,但“远见”仍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举两个例子来说:
一、当进口材料的加工业工资逐渐提高,而产品价格又无法提高时,则企业 当如何处理。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时,邓洛普公司就遭遇到类似的问题。当时,邓洛普公司生产两种橡校鞋,即工作用的安全鞋,和运动用的运动鞋。这两种鞋都需依赖手工生产。当时,发展中国家以便宜的工资进军此行业,占了极大的优势。邓洛普公司面对这个挑战,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希望利有政府的力量,采取保护政策;另一派却积极思考如何面对这项挑战。后者积极考证后发现,工作用的安全鞋可以改用机械射出成型方式生产,运动鞋却非人工不可。于是,邓洛普公司毅然决然至东南亚地区投资设厂,运用当地的廉价劳工,因此得以在运动鞋业中屹立不动。另一个同样的案例,便是自行车轮胎制造。当时,英国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研究机械制造方式,但是未能成功,于是决策当局立即将工厂转往印度。 在这两个案例中,由于竞争者的产生,使得企业界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变。虽然在当时而言,是减少了英国工人的工作机会,但长期而言,也是提告知这些英国工人转业,而避免了数年后因为失去竞争力,而致使这些英国工人突然失业的危机。 二、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间的经济繁荣,大多是因为战后的重建工作使百业复苏,而便宜的能源——特别是石油,更使工业界欣欣向荣。
而当时,由于石油便宜,使石油化学工业一枝独秀,人造衣料如尼龙布等,占尽了风光,使得棉布、麻布等自然产品大为失色。橡胶业也因塑胶的风行而大受威胁。六十年代,一位橡胶业的管理人在和英国同行讨论这项危机时,他们提出一项问题自问:“我们的专业技术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渡过难关?。结果他们发觉,他们的技术应不只用于橡胶树的种植,而可推广到一切的热带作物栽培,包括椰子油、可可树等,大都有可为。更进一步地,他们发觉,热带作物可为,温带作物也未尝不可。于是,就这样,这些日趋没落的橡胶园主人另辟蹊径,开创出了另一征光明远景。 也许有人会说,这两个例子已过时了。今日的管理工作和以往大不相同,很难以此为范例。那么,我们再举另外一个例子:
在一九八一年,工业先进国家纷纷受困于通货膨胀与经济萧条的窘境中,财政当局和政府都束手无策。企业界对本国市场丝毫不抱希望,国内市场一片萧条。而同时,在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起飞,因此购买力极旺盛,这些国家的人民由光脚丫子,变成穿上了名牌球鞋,由自行车变成了竞相购买大轿车,市场状况蓬勃热烈。同时,他们对新科技和新工厂的需求,更是迫切。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自然成了企业界争取的市场;事实上,美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便有30%是输出到这些国家去的。而且输出品不是成品,更包括资金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据此推算,到一九九○年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输出可否达到贸易额的40%?在审慎地估量英国的新开发技术后,我们肯定,只要有弹性地运用合作、合约等方式,英国的中级科技可在这些开发中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此一来,当这些国家开始对外输出其成品时,我们便可以持科技而插足于他们的企业,并利用政府的力量改善企业环境,进而分享其利润。这种凭技术输出而插足他国企业的方式,同样可用于其他各种企业关系上,如消费者运动、组织管理和其他各企业的联系等。
像这一类的预测和判断,是绝对无法用电脑计算出来的。对任何公司或团体而言,这一种长期的计划,所需要的知识和了解,都是无法用程式条列出来的。而且,除非是极庞大的公司,否则没有一个企业能有一个专门智囊团去做这种长期计划,一般而言,都是依赖那些在第一线上工作的经理,以丰富的临场经验,而提出这类的计划。
作为一个总裁,你当然急于想知道,什么样的经理会有提出这类长期计划的能力?又应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鼓励他提出?这种人才,大多都具有一处“直升机”式的特性。也就是说,他能够离开手边进行的工作,不囿于现状,而能退开一步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并预作下一
步的计划。这种人才是企业界不可多得的良驹,不只他个人容易飞黄腾达,他的公司也能因
他而受益。
但是,由于他的种种先见之明,多是无法用数字统计去显示的,因此他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时,常显得有点迟疑而小心,他会说:“如果这件事生了的话……”、“有没有这种可能……
”、“我前一阵子看了些资料,我在想……”这些迟疑的字句,是最高主管应该小心应付的,他应该细心地聆听,并引导对方继续说下去,因为在这些字句的背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关系到全企业成败的局面。在科技上,大多数的企业都会设置一个新科技研究发展中心,而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向,实际上也需要如此一个研发中心,鼓励那些具有思考力的经理人才说出他们的看法,而避免他们的远见被埋没在一堆要求精确的预算表格中!
这件工作做得越好,公司的发展就能越顺畅,例如说原料短缺这种事,经常是企业界最大的困扰;有了这种高瞻远瞩的人才,就能事先储备原料,而使全公司占尽优势了。
最后一项,我要说的是,先见之明同时也能使公司在预见困境时,预作打算,甚至发挥影响力,改变未来。正如意大利名谚所说:“把握现在便是创造未来”。毕竟,企业环境是人所造成的,必然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优良的企业,甚至能改变未来,而造福社会。 总之,做为一个高级主管,我认为他必须做到:
——超越数字表格的估量,而看向更远将来。
——除了预算表上列明的所需材料之外,为将来多储存一些材料。
泰伦斯?莱温爵士
——舰队司令兼国防参谋长
就我的经验,一个计划在执行时,平均大约只有60%能奏效。当然,有的计划是百分之百的实现(如查尔斯王子的完美婚礼)了,但也有些计划是完全泡了汤;所以平均起来,就大约是这个数字。
所以,做计划必须要有弹性。不要把一切都规定死了。为自己保留一点做临场决定的权利。军事上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表示临场判断重于一切。有弹性的计划,使主其事者能视情况随时调整,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九、经营管理哲学
洛德?凯特寇得
——Delta,FinanceForIndustry总裁
所谓经营管理,即是充分利用所有财物资源。当你在企业经营的台阶上愈爬愈高,人群对你也更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