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经典职业经理人培训 全套教-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劳资关系过分紧张 
  日本的企业重建专家大山梅雄说:“导致一家企业破产的主因是工会态度过于强硬。”有的工会要求高工资,或是生产量超过预定时,就要补加津贴。若有类似这种态度强硬
  、锱铢必较的工会,就是再大的公司、再好的业绩成长,也会被劳方剥削光。但是,公司中所以会组成一个这么强硬的工会,往往经营者也要负一半责任。倘若公司没有妥善的管理办法,而董事长又过于顽固、独裁,尽量压低工资,不懂得爱惜员工,只知道个人享受,不准职员稍有休息,员工们才会为保障自己的权益,而组成一个劳工组织与之对抗。
  工人们对劳工总会的指令无不信服,只要总会下一道命令,各公司分会就依令照行,即使造成自己服务的公司倒闭也在所不惜。其实一旦公司倒闭,自己失去保障,谁又替你负责呢?这种不明事理的行为当然也是不智之举。
  虽然,工商社会中劳资发生纠纷是常有的,但若是争执得太过分,对双方都没好处。即使表面上因为调解而停止争执,但是心中的疙瘩仍在,私底下会形成小派系,因而严重影响工作开展及效率。 有一家从事销售的企业公司,每当向客户订货时,一定先去调查对方公司的工会组织是否健全,因为拥有健全的工会,劳资双方才能妥善的配合,则产品品质优良,出货稳定,公司营业才可靠。如果劳资双方互不协调,他就不向该公司订货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着眼点。 如果公司以前没有劳工组织,现在才开始组成的话,经营者应努力使劳资双方和睦相处,建立共识,才会有丰厚的营业成果。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公司,董事长管理公司的一切,有些大方的,会偶尔请公司员工一起吃吃饭,也有些小气的董事长一毛不拔。
  假如劳资双方,都能为员工生活着想,互相检讨经营得失,彼此谅解,则纠纷自然减少。倘若顽固的董事长自认为:“公司是我的,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纠纷会日益严重,而且公司的倒闭是指日可待的!所以,劳资纠纷也是促成公司破产的原因之一。
  
  与某破产企业有密切关连 
  从开始创立一家公司,辛辛苦苦的经营,到有资格成为股票上市的大企业,是需要花一
  段很长的时间和心血的。而从股票上市公司到发展成为人人认同的健全企业,更是需要一番努力奋斗。而一旦公司某一政策失败,使经营上发生危机,那么从公司基础动摇到宣布倒闭,往往只要很短的时间。尤其是有关系企业或连锁店的企业,依骨牌原理,只要有一家发生危险,很快地便会波及整个企业。 大泽商会,在1984年2月29日宣布倒闭,五天后,马米亚光机公司受其影响,也宣布破产,负债额250亿日元。这两家都是股票上市的公司,因此,等于是双重倒闭。
  马米亚光机公司,自1965年起与大泽商事会社合作,从事照相机制造和营销,实际上等于是大津商会的生产部门。1982年10月期营业额达171亿日元。可是到了1983年同期营业额降到120亿日元。此时,听说内部这个时候已出现10亿日元以上的赤字。 短短一年,就发生这么重大的变化,原因在于照相机的电子化及商品大众化,别家厂商已经抢先一步,发展到精密的高性能产品,而它仍然是旧价旧产品。加上消费市场低迷,营业额自然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公司的经营,在1984年2月3日大泽商会以增资方式招收新股东,某财团因而成为马米亚公司的新股东。这种吸收融资的方式,很显然已经是马米亚公司的危险信号了!因为,当时该公司被大泽商会拖欠日元51亿元,资金周转困难,才不得不
  增资。
  事后,仍无法解决困境。于是通过某财团的介绍,又要求另一财团以同样方式协助。经该财团调查的结果发现,马为亚公司尚需70亿日元的资金,才够维持营业,于是该财团拒绝融资。3月1日支票跳票,3月5日向法院申请重整,实际上就是宣布破产。
  两天后,马米亚光机公司的另一家关系企业也宣布破产,负债额68亿日元。不久,另一家关系企业芝田公司也宣布破产。以上这些都是关系企业受牵连,造成连锁性倒闭的实例,
  经营者应多加警惕。
  
  主要客户开始变动 
  对于公司的主要客户,一旦发现对方的经营上有危险时,就应该马上停止与该公司的交
  易。虽然,该公司会转向别家公司采购,但如果别的厂商也发觉这家公司的情况不稳时,他们也会拒绝交易的。如此一再更换厂商的情形,就是破产前兆!
  当一家新公司开始要求订货时,就得先仔细探听、调查对方以前的往来情况,并深入调查其不动产担保的情形和经营者的行为正常与否。如果都没有不良情形,才可与之做长期性或大量的交易。
  假如一家公司以前交易都很有信用,不知为何,忽然不再和以前的厂商采购,而前来洽商订货,此时就要慎重的考察对方。假如第二次交易量远比第一次超出太多,则应要求对方提出担保品做保证,对于其支票的兑现与否,付款情况良否,都必须谨慎调查,没有把握时,千万不可贸然的将货送去。
  同样的器材、同样的原料或商品,明明可以向一家公司统一购买,却分别向数家采购,这也是危险的讯号。查查看,是否因其信用不良,大批发商不敢与他做大笔交易,所以他才以化整为零方式进货。如果对方纯粹是为比价,那就另当别论了。
  名古屋市有一家闻名全日本的音响制造公司,于1983年9月以负债35亿日元,宣布
  破产。
  该公司专门生产录音带、伴唱机、音响等产品,在伴唱机销售达高潮时,他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制造商。但该公司经营者却非常顽固,与衡量工厂、材料及零件供应商,都处得不好,因此常常更换供应商。最近伴唱机市场已陷入低潮,业者都在倾销,他还以产品原价出售,当然卖不出去,业绩一落千丈。更糟的是,他又投入巨额资金去开发新式音响,造成流动资金冻结,周转不灵,最后只有倒闭。 
  库存货品有急激的变动 
  本田和三叶两家公司为了争夺机车市场,引起了令人瞩目的“H、Y战争”。本田公司
  是日本最大的机车制造商,当其全力投入开发汽车的时候,营业额紧追其后的三叶公司,趁此空档全力加紧制造机车,抢走了不少本田的市场。当本田的汽车工业的开发告一段落后,就回头再来与三叶竞争。两家公司都从事于机车新型的改良,一时旧货堆满仓库,售价暴跌,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三叶公司的董事长还被迫改选。由此可见,库存货品的急速变动,也是危险讯号之一!
  库存量,无论是制造商或批发商,都应平均化或合理化。不可过多,否则会造成积压资金。但假如是因季节变化则引起的,则另当别论。例如夏季来临前,布店、成衣专卖店或运动器材行等;早在数月前就开始存货了;就是为了适应夏季的大量需求。
  一家企业公司经营得好坏与否,首先要看其营业额高低,其次就是公司的净利多寡,此外,还要看其货品库存量是否合理。倘若库存量有急增的变动时,不管对制造商或批发商,都是危险的讯号!
  若是因签订大批订单,则库存量增加就无可厚非;但若是并无大批订单,却有大批存货,那就有问题了。不是恶意倒帐,就是公司销售力逐减的现象。 相反的,若库存减少得太离谱,那就是公司削价倾销的结果,这也是危险讯号!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在拜访客户时,一定会看看对方的库存量。一发现有疑问时,就立即进行调查,然后,再调整供应数量,才不致于吃亏。
  广岛快速冲印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专卖照相机和快速冲洗照片的公司。总公司设在广岛市,日本有七家直营店及五家特约店,而全日本约有一万家连锁店。
  该公司在经营初期会投下大笔的广告宣传费,后来单眼相机的消费市场低迷,造成庞大的库存量,积压资金太重,使得周转不灵。再加上营业额降低,年度决算书上出十四亿日元的赤字。经与债权人协调后,公司让出50%的股份给债权人登记,并向当地法院申请重整,但是各方面条件却谈不拢,无法达成决议。于是,在1984年8月宣布破产,负债额达日元23亿元。
  所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固然可以很快地回收成本,但超额的库存量却会造成资金的囤积,弄得无法周转,这也是导致公司破产的陷阱。
  
  市场上出现强劲对手 
  在商场上,被强劲对手击败而宣布破产的例子,多不胜数。因此“强劲对手的出现”也
  就是一种危险信号。如果自己是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最好往海外去求发展,不要在国内打击各中、小企业。 久保田运动器材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日本六大棒球队成员之一,在职业棒球队中是非常活跃的人物。由于他的经验丰富,因此日本的职业棒球队如阪急、近铁、南海、西武、广岛、阪神等队,及业余棒球队如日本生命、松下电器、住友金属等队所使用的棒球器材大多都由他供应,并且还批发给全日本各运动器材零售商。
  1984年3月期,营业额达10亿日元。但是,后来遇到另一家大企业的竞争,营业额马上一落千丈,转为亏本经营。1984年12月,宣布破产,负债额达10亿日元。
  日新教图公司,专做地球仪和教育用品的批发买卖,在同业间是第四大企业。1981年3
  月期的营业额为日元32亿元。该公司的成立,严重打击了日本教图公司,因为他们从那儿把60名员工挖角过来,造成日本教图公司在1981年宣布倒闭。该公司大力拓展业务、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