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经典职业经理人培训 全套教-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主力产品之一的伴唱机,受经济低迷的影响,业绩急速恶化,库存量增加。在1983年12月,除以营业用的大型机器外停止生产一般家庭用音响设备。因此,1984年9月期的营业额,大幅下降,只有383亿日元。公司财务逐渐拮据,在利息负担过重和营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开始倾销库存货品。因库存货的价格只有定价的一半,使财务更加恶化,支票也跳票,不得不向地方法院申请公司重整,实际上已破产了。
  协同通运公司(福冈)在1984年8月宣布破产,负债额为18亿日元。该公司设立于1954年,以“县立学校营养餐供应中心”和“日本专卖公社”为主要顾客,经营运输业务。
   1984年3月期,其营业额为20亿日元。因受同行倒闭的影响,被倒帐的数目增加,财
  务发生困难,为了现金周转,所以大量抛售的赔本生意也不得不做,而终致倒闭。这种赔本
  抛售的生意与紧急大拍卖,都是相类似的自杀行为。 
  精锐干部多辞职 
  如果工资阶层的职员,找到比原服务单位条件更好的公司,也就是说工资比较好,或职
  位比较高,往往就会跳槽到那边去工作。跳了几次,工资越换越高、职位也越高,这种作风可称为“美国式”的,而一生只为一家公司服务,直到退休年龄的模式,就可叫做“日本式”的了。无可否认的,“日本式”作风并不一定适合于日本,最近“美国式”作风在日本也渐渐地出现了,虽然为数不多,
  但有些年轻职员,就有这种现象。他们认为,为了寻找较高的工作报酬,只有换公司一途。
   尽管如此,在企业界也难免有些干部借口要“自己创业”而辞职,有可能是同行间的挖墙角行为。相反地,若因职员对公司的前途失去信心,所以陆陆续续地向公司辞职,那么公司方面就要自我检讨了。是否职员对董事长的专制有所反感?或公司内有同酬不同工之类的不公平现象,使有才干的人呆不下去而辞职?这就表示人事制度出了毛病,也是一种危险的讯号。
   以职业棒球队的情况来说,职业选手的年薪,差距相当大,但平常也都相安无事,相处得很和谐。如果听到其中一位选手发牢骚说:“这种球队,我实在呆不下了!”,就可警觉,球队里一定有问题,就应该注意了。 中层干部的辞职,有时同行在筹备分公司时过来挖墙角。尤其是有实力的技术员要辞职时,要特别注意,提防对手把部下和技术一起挖走。
  如果发现公司有的大客户,他们公司的中层干部辞职时,就应该到他家去访问,或约他面谈,明白该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这是一件在经营很重要的事。“他是对公司有所不满才辞职?或是另谋高就而离职?”这些问题一定要在约谈时问清楚,并作确实的判断,有时对方会将该公司的内幕一五一十的告诉你,这时候就该答谢他了。
  “已经辞职了,何必浪费时间去找他谈?他又不是老板!”说这种话的人,绝不是个贤明的领导者,公司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无论如何,干部的相继辞职,特别注意,这也是一种危险信号。
  
  □ 中坚力量大换血
  撤换主要干部时,要有相当的理由,才交代得过去。
  比方说,董事长年事已高,而且接棒人已经可以随时接手了,那么董事长就可以功成身退。或是董事长在任期间一直辛苦的工作,该让他休息,以答谢他的辛劳。或是家族公司的第二代已有相当的能力,第一代董事长就可以放心的引退。或关系企业的董事长,被母公司另选派较有实力的董事长来接任等情形。
  上述的各种情形,可说是顺理成章的人事变动。在同业间还足以告诉外人。如果是在其他情况下,突然地改选董事长,那就和中坚干部辞职一样,也是一种危险信号了。
  自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与董事长同甘共苦的常务董事突然辞职,如果是因病辞职,就不会被同行业怀疑;否则,就是危险信号。原因可能有:常务董事看出公司的破绽,或者,他与公司同仁或董事长发生的冲突。
  在公司刚成立时,大家都为了公司的业绩拼命努力,根本没有时间闹意见,但业绩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会为了红利分配、或争取职权等发生争执。如此一来,公司团体精神就受到影响,业绩当然也会开始下降。
  公司里的重要职员,或对外有信用的人,不明不白的辞职时,就要注意了。同时也要观察,同事之间是否发生过冲突?冲绳市的新琉工业公司,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冷气工程公司,知名度颇高。1983年开始在那霸市投下巨资,经营公寓出租业。后来资金调度困难,继而公司职员争权,引起内部不和。加上关系企业中的新琉冷暖气机公司宣布倒闭,使公司业务更加恶化,对外信用扫地。终于在1984年6月因负债总额达20亿日元而宣布破产。
  “只要三个人凑在一起,就可能成为小派系”,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几个小派系。在业务蒸蒸日上时,不会发生问题,可是一旦公司业绩走下坡时,上层领导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小派系之间就会开始争权夺利,用尽各种挑拨手段,弄得鸡犬不宁,扰乱整个经营方针。如此一来,公司又向倒闭的路上迈进了。
  
  银行或客户撤出 
  如果好不容易才得到主力银行的协助,而经营者或董事长却不跟他交涉或应酬,没有进
  一步的沟通,实是很可惜的事!因为银行特派员有特殊的经营技术、知识及资料,如果经营者不善加利用,实在是糟蹋人才。可是,这个社会上偏偏就有一些顽固不化的经营者,不肯采纳别人的意见,总认为银行特派员不是同行,不会了解自己的事,而不愿与他们协商。
  不过,在现代企业界,因得到主力银行特派员协助而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尤其是在第一次能源危机及第二次能源危机,营业额降到前所未有谷底时,因得到主力银行特派员的协助,使公司业绩回升的例子更多。例如东洋工业公司,其主力银行是住友银行,派出四位职员协助。结果在资料充分的情况下,开发出一种广为一般家庭所接受的商品,扭转了公司的危急情况;使业绩回升;银行特派员也在完成任务后;满心欢喜的回总公司待命。
  而相反的,理化工业公司在经营情况危急的时候,其主力银行是三井银行,除派员协助外,甚至还派了一位资深驻厂员担任公司的代理副社长。这已经充分的显示出主力银行的诚意了,没想到理化工业公司的董事长非常顽固,使特派员们无法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及各项作业症结所在,更无法发挥协助的特长。总公司发觉这种情况后,只好撤回驻在理化工业公司的特派员,并且缩减融资额。
  对理化工业公司融资的银行虽然超过30家,但其他银行见三井银行撤回特派员,及其董事长顽固的情形,都相继停止融资,并且陆陆续续收回货款金额。就在三井银行撤回特派员的3个月后,1984年6月,理化工业公司以负债额高达27亿日元的情况下宣破产。
  藤野棉业创业于1922年,在广岛是知名度很高的厂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其制造的脱脂棉畅销全国。大战后,以生产女性卫生棉为主力产品,在业绩最盛时,包括脱脂棉的生产量,全日本第一。1981年3月期的营业额高达64亿日元。后来,因为该公司投资再整厂、建厂的设备费用过高,利息负担很重;加上产品销售的业绩骤减,经营开始恶化,资金也相继发生问题。
  为了协助藤野棉业的业绩回升,其最大的原料供应商伊藤万公司和“东洋人造纤维公司”,派驻厂员到公司协助经营。但是在发觉公司缺点实在太多,无法重整的情况下,纷纷撤回驻厂员。撤回后,藤野棉业的业绩急速恶化,终于倒闭。
  
  疏远关系企业 
  三井东庄化学公司独资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三井东庄温室农艺公司(东京),是专门设
  计“果菜温室”的公司。在1983年3月因负债200亿日元而宣布破产。
  这家小公司专门以半透明树脂木为原料,设计各类蕃茄、青椒、小黄瓜等蔬菜栽培室,从设计到施工,该公司一手包办。在1982年,营业额高达50亿日元。
  1984年2月,该公司被其经销商长畸产业公司拖欠60亿日元,这是一家专卖营业用“塑胶布果菜栽培屋”的公司,在1983年宣布倒闭。东庄温室农艺公司受其拖累,也在3月后相继宣布破产。
  母公司三井东庄化学公司,此时也是因负债累累,所以,对子公司的恶化无法伸手援助。像这种子公司经营不善,而母公司无法援助,任子公司倒闭的例子是常有的。东庄温室农艺公司是三井企业中第一家倒闭的公司。而三井企业是世界公认日本最大财团,所以这个倒闭案件被一般人认为是不可思方议的大事!
  可是从此以后,只要业绩不振,或经营未达理想的子公司,都纷纷被母公司淘汰。虽然有的公司经营情况比东庄温室农艺公司还好些,但只要是无法帮母公司赚钱,或经营不相关行业的子公司,母公司都会尽量快裁决,以免被拖累。
  石芝工业公司创立于1960年,是专门制造产业机械的厂商。在1984年8月以前,是由石川岛播磨工业公司投资成立的,并派员到该公司协助经营,所以,石芝公司可算是石川岛播磨工业公司投资成立的;并派员到公司协助经营;所以;石芝公司可算是石川岛播磨公司的特约公司。
  刚开始时,该公司替母公司造船和建筑工程用的机械零件。渐渐因为造船业不景气,加
  上各种工厂设备乏人问津,而改为经营整厂设备零件。1984年3月期的营业额高达230亿日元,业绩十分可观。
  3月以后,因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