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讨论。以最适合你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 自由问答式的问卷调查:有关了解你自己的问题讨论
1。个人的信仰、标准、价值观
(1)你对于以下各个事项的基本信仰是什么人群、工作、家庭生活、政治、道德、你的国家、国籍、种族、你的性别、其他国家的人、其他种族、和你性别不一样的人。
(2)你对于宗教、精神方面的事情,生与死的基本信仰是什么?
(3)你的想法和感觉一直都是这样子吗?或者,你发觉自己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改变?如果有改变的话,是突然的改变,还是逐渐的改变?
(4)如果对于这些你一点都不相信,那么就再思考一下。你一定相信某些东西,至少在潜意识中,也许是暗藏着的假设,但也是一种形式的信仰。
(5)倘若你发现,这些问题之中,有些会使你觉得不舒服,那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情形了。于是,你要方法找出不舒服的原因来;知道了原因以后,不妨考虑一下,如果你希望的话,可以决定不去探究那个区域。
(6)倘若你的确认为,自己对任何东西都没有自觉意识的信仰,那么你的感觉怎样?倘若能够的话,你打算怎么办呢?你要做些什么?
(7)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信仰中,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8)你的信仰根源是什么?基础是什么?你在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时,有谁能影响你?有什么东西能影响你?
(9)你的信仰和价值观,怎样影响你的思想和感觉?你希望做的是什么?实际上做的又是什么?
(10)你能不能想起这样的情形,你做的某件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基本信仰或价值观?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你觉得怎样?你为什么会那样做?
(11)想想看,你对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你认为其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跟你对自己的看法一样?或者,也许有的人看法跟你一样,有的人却不一样?
(12)最后再回顾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觉得怎样?这些答案是不是能描绘出你自己的形象?那些形象是怎样的?你对于那些形象的感觉怎样?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要采取什么行动的话,该怎么办?(现在,如果你说什么也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些必须是有意识的决定,正反两面都恰当地考虑过。别忘了,你现在是在自我管理。)
2。关于你自己的知识
(1)写一篇叙述你自己的文章,两三页就可以了,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写,好像是在描述其他人一样。你觉得,哪些方面是很容易就能描述出来,不会觉得不自在的?有没有不容易描述出来的方面?或者是不知道的方面?或者是觉得不自在的方面?
(2)不妨把这篇自述拿给同事、朋友、家人看一看?看看那些人能不能认得出来?你也可以在文章后,加上几页空白纸张,请那些人写下对你的看法。
(3)最后,回顾一下你给这些问题写下的答案,你认为怎样?给你自己描绘出怎样的形象来?你觉得怎样?如果你想采取某些行动的话,打算怎么做?
显然,这整编内容中要谈的,主要是知道你自己,我们也希望,你会觉得书中的某些练习很有用,你可以自己做练习,也可以和伙伴或一群人同做。下一部分中,我们要继续探讨,评估自己和做自己的方法。
我们要在这部分中,继续探讨自我的问题,从知道你自己,进展到评估自己、做自己。首先你要知道,目前你评估自己、做自己,要进行到什么程度。所以,你必须先找出下面这个自由回答式问卷调查的答案来,可以自己一个人做这个练习,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做。
□ 问卷调查和讨论:有关评估自己的问题
(1)你对于自己的感觉怎样?对于自己的能力、弱点、特征感觉怎样?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感觉怎样?对于自己的技能感觉怎样?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做的事情,感觉怎样?
(2)想象着你自己的个性,写下一份参考资料,在那资料中,你要说些什么?
(3)你的感觉怎样影响到你,以及你做的事情?怎样影响到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以及其他人做的事情?你能不能想出一些例子来?
(4)你认为,其他人知不知道你对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
(5)你有没有感觉到人生的目的你活在这世界上是要做些什么的?
(6)你的天资是什么?你应怎样来运用这天资?为了谁而运用这天资?
(7)谁在影响你?什么在影响你?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不妨画一张影响图,显示出各种影响你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影响有没有相互抵触的地方?你的反应是怎样?你自我管理的成效怎样?
(8)你认为其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和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样?或者,有的人看法一样,有的人看法不一样,谁的看法和你一样?
(9)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你认为这些答案怎样?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你打算将怎么办?
□ 怎么会一直觉得自己不好
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好,可能是由于反面的回馈,也可能是由于和别人比较的结果,别人似乎比较能干、比较聪明、比较美丽等等,我们在前面中已经批判过这种情形。这些不好的感觉,会以两种方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首先,这些不好的感觉会创造出一种预言,而这预言本身会逐步实现。既然〃我很差劲,没有人会喜欢我〃。我就想避开其他人,不想和别人相处,变得退缩,到后来其他人都离开我,只因为我实在并不吸引人。
事情变得愈来愈糟,因为即使有一部分的我在告诉自己,我没有用,其他部分的我却不相信。所以,虽然没有其他人忽略我,我却找出借口来,说这是因为其他人太差劲、太笨、太无聊等等。所以,反正我不想结交那样的人,避免那些人,不理会那些人,这样反而比较好。
于是,这恶性循环就不断继续下去,其他人注意到我的行动孤僻,相对地也会和我保持距离,不但加强了我对自己不好的看法,也加强了我对其他人错误的、不好的看法。于是这种情形就这样不断演变下去……这种行为模式是很常见的,所以有一种心理治疗法,就是根据研究这种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而建立的。发展出这种心理治疗法的,是位美国精神病学家,名叫艾里斯,艾里斯治疗的对象,都是些深受忧郁症之苦,或是有自毁倾向的病人,这种治疗法叫做理智情感治疗法。
□ 怎样挣脱这个能毁灭你的循环
本部分是为了〃发挥思想的经理〃而写的,我们并不是建议,这些经理都该去接受心理治疗。不过,我们能修改一下情感治疗法的原则,来挣脱这恶性循环;这恶性循环会令我们觉得情绪低落,沮丧抑郁,仿佛一整天都不顺利似的。
艾里斯指出,我们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于自己或其他人有些不合理的信仰或假定,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我们找不出合乎逻辑的原因来。譬如说,有些人会相信〃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很行。〃这是谁说的?这样的信心是怎么产生的?只要你肯想一想,就知道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算我们的父母、老师、老板告诉我们,那是真的,我们也不可能办得到。可是,只要我们坚持着那假定,就会常常觉得不快乐,因为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会发觉,自己并不那样行。
问题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开始自我设限。我们本来应该这样想的:〃好吧,若是能做得更好的话,那就好了,但是至少我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我们却坚持着这样想:〃我太差劲了。〃于是恶性循环又开始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自我设限丢掉。首先,我们要认识那背后的假设,只不过是胡说八道,然后,要以比较合理的信心来代替。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不合理的假设。
1。第一个不合理的假设
我在各方面一定都很行。这等于是个惩罚自己的好武器!事实上,谁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很行的。 那么,手中握有自我惩罚工具的这些人,会碰到些什么事情?显然,这些人一天天地积累经验,等于是在证实自己不是技术和美德的模范,没办法实行这不可能的理想。结果,这些人就自己惩罚自己,压抑自己,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等等。更糟的是,这些人会这样想:〃我一事无成,一点用也没有。〃一旦落到这种地步,就算做了什么很不错的事,也不肯承认!而会觉得本来应该做得更好的。有其他人给予正面的回馈,这些人也不肯听,却会这样想:〃你这样说,只是为了表示友善而已。〃或是:〃我只是运气而已〃。 为了要摆脱这种假设的恶劣影响,就必须以其他想法来代替:
谁也不可能对某件事情专精得无懈可击,更别说是每件事情都无所不能了。不过,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还是有能力把某些事情做得相当好,这些事情有……。
自己想想看,然后写张清单,列出你擅长的是什么。克服内心深处不实的谦虚感(其实,这就是内在的敌人,想要阻止你评估自己)。也许你可以和其他人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倘若你和其他人约好了,一同努力找出自我管理的方法,不久之后,有人问起你的专长是什么,你就能回答得出来,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当然,有的时候你的表现比较好,有的时候表现就比较差。不过,比较不顺利的时候,并不表示失败,而是给予你检查和学习的机会。所以,你是并不是一事无成,你在发展、学习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现在,你已经有了这个新的、正面的假设,这假设包含了你自己和这个世界,运用一下所谓的肯定法,就更能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