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5-海药本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美。主解大热,止烦渴,润五脏,利水道。彼人造饮馔皆瓠也。(《大观》卷八页71, 
《政和》页215,《纲目》页1054) 

草部卷第二
28。海藻
内容: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气浮肿,香港脚,贲 气,并良。(《大观》卷九页11 
,《政和》页222,《纲目》页1072) 

草部卷第二
29。昆布
内容:谨按《异志》,生东海水中,其草顺流而生。新罗者黄黑色,叶细。胡人采得搓之 
为索,阴干,舶上来中国。性温,主大腹水肿,诸浮气,并瘿瘤气结等,良。(《大观》卷 
九页13,《政和》页222,《纲目》页1073) 

草部卷第二
30。阿魏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石昆仑国,是木津液,如桃胶状。其色黑者不堪,其状黄散者 
为上。其味辛、温。善主于风邪鬼注,并心腹中冷服饵。又云南长河中亦有阿魏,与舶上来 
者滋味相似一般,只无黄色。(《大观》卷九页17,《政和》页224,《纲目》页1379) 

草部卷第二
31。荜茇
内容:谨按徐表《南州记》,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 
堪。舶上者味辛,温。又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痢,与阿魏和合良 
。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脏腑虚冷,肠鸣泄痢神效。(《大观》卷九页3 
1,《政和》页229,《纲目》页814) 

草部卷第二
32。酱
内容:谨按《广州记》云∶出波斯国,其实状若桑椹,紫褐色者为上,黑者是老不堪。黔 
中亦有,形状相似,滋味一般。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 
近多黑色,少见褐色者也。(《大观》卷九页32,《政和》页229,《纲目》页815) 

草部卷第二
33。延胡索
内容:生奚国,从安东道来。味苦、甘,无毒。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 
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蛀 成末者,使之惟良,偏主产后病也。(《大观》卷 
九页35,《政和》页230,《纲目》页779) 

草部卷第二
34。红豆蔻
内容: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择嫩者, 
加入盐, 作朵不散落,须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于醉,解酒毒。此外无诸要使也。生 
南海诸谷。(《大观》卷九页51,《政和》页236,《纲目》页810) 

草部卷第二
35。肉豆蔻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秦国及昆仑。味辛,温,无毒。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 
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大观》卷九 
页36,《政和》页231,《纲目》页816) 

草部卷第二
36。零陵香
内容:谨按《山海经》,生广南山谷。陈氏云∶地名零陵,故以地为名。味辛,温,无 
毒。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 ,凡是齿痛,煎含良。得升麻、细辛,善。不宜多服 
,令人气喘。(《大观》卷九页38,《政和》页232,《纲目》页829) 

草部卷第二
37。补骨脂
内容:恶甘草。(《大观》卷九页37,《政和》页231,《纲目》页817) 

草部卷第二
38。缩沙蜜
内容:今按陈氏,生西海及西戎诸地。味辛,平,咸。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 
良。多从安东道来。(《大观》卷九页39,《政和》页232,《纲目》页812) 

草部卷第二
39。艾香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剽地。温,平。主伤寒五泄,主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 
,烧之辟温疫,合 窠浴香港脚,甚良。(《大观》卷九页52,《政和》页236,《纲目》页 
82 
8) 

草部卷第二
40。莳萝
内容:谨按《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即黑色而重,莳萝子即褐色而轻。主膈气, 
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即不可与阿魏同合,夺其味尔。(《大观》卷九页51, 
《政和》页236,《纲目》页1204) 

草部卷第二
41。荜澄茄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诸海,嫩胡椒也。青时就树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圆是也。 
其味辛、苦,微温,无毒。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古方偏用染发,不用治病也 
。(《大观》卷九页49,《政和》页235,《纲目》页1321) 

草部卷第二
42。茅香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广南山谷。味甘,平,无毒。主小儿遍身疮 ,以桃叶同煮浴 
之。合诸名香甚奇妙,尤胜舶上来者。(《大观》卷九页57,《政和》页239,《纲目》页 
82 
7) 

草部卷第二
43。甘松香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源州。苗细,引蔓而生。又陈氏云∶主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合诸香及 衣妙也。(《大观》卷九页52,《政和》页23 
6) 

草部卷第二
44。迷迭香
内容:味平,不治疾。烧之祛鬼气,合羌活为丸散,夜烧之,辟蚊蚋。此外别无用矣。 
(《大观》卷九页28,《政和》页240,《纲目》页828) 

草部卷第二
45。仙茅
内容: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其黄色多涎,梵云呼为阿输干陀。味甘 
,微温,有小毒。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藏,强筋骨,消食。久服轻身,益颜色。自武城 
来,蜀中诸州皆有。叶似茅,故名曰仙茅。味辛,平,宣而复补,无大毒,有小热,有小毒 
。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不倦。用时竹刀切,糯米泔浸。(《大观》 
卷十一页28,《政和》页273,《纲目》页751) 

草部卷第二
46。白附子
内容:按《南州记》云∶生东海,又新罗国。苗与附子相似,大温,有小毒。主治疥癣 
风疮,头面痕,阴囊下湿,腿无力,诸风冷气,入面脂皆好也。(《大观》卷十一页44,《 
政和》页279,《纲目》页976) 

草部卷第二
47。瓶香
内容:谨按陈藏器云∶生南海山谷,草之状也。味寒,无毒,主天行时气,鬼魅邪精等, 
宜 
烧之。又于水煮,善洗水肿浮气。与土姜、芥子等煎浴汤,治风疟甚验也。(《大观》卷十 
页45,《政和》页258,《纲目》页828) 

草部卷第二
48。钗子股
内容:谨按陈氏云∶生岭南及南海诸山。每茎三十根,状似细辛。味苦,平,无毒。主 
解毒痈疽,神验。忠万州者佳,草茎功力相似,以水煎服。缘岭南多毒,家家贮之。(《大 
观》卷十页45,《政和》页258,《纲目》页791) 

草部卷第二
49。宜南草
内容:谨按《广州记》云∶生广南山谷,有荚,长二尺许,内有薄片似纸,大小如蝉翼 
。主邪,小男女以绯绢袋盛一片,佩之臂上,辟恶,止惊。此草生南方,故作南北字。今人 
多以男女字非也,宜男草者,即萱草是。(《大观》卷十页45,《政和》页258,《纲目》 
页1096) 

草部卷第二
50。车香
内容:按《广志》云∶生海南山谷。陈氏云∶生徐州。微寒,无毒。主霍乱,辟恶气, 
衣甚好。《齐民要术》云∶凡诸树木蛀者,煎此香冷淋之,善辟蛀 也。(《大观》卷十 
页45,《政和》页259,《纲目》页827) 

草部卷第二
51。冲洞根
内容:谨按《广州记》云∶生岭南及海隅。苗蔓如土瓜,根相似。味辛,温,无毒。主 
一切毒瓦斯及蛇伤。并取其根磨服之,应是着诸般毒悉皆吐出。(《大观》卷十页46,《政和 
》页259,《纲目》页1038) 

木部卷第三
52。琥珀
内容:是海松木中津液,初若桃胶,后乃凝结。温,主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 
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等,并宜饵此方。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 
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校量,神验莫及。产后即 
减大黄。凡验真假,于手心热磨,吸得芥为真。复有南珀,不及舶上来者。(《大观》卷 
十二页19,《政和》页297,《纲目》页1471) 

木部卷第三
53。沉香
内容:按《正经》生南海山谷。味苦,温,无毒。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清人神 
,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当以水试乃知子细,没者为沉香,浮者为檀,似鸡骨 
者为鸡骨香,似马蹄者为马蹄香,似牛头者为牛头香,枝条细实者为青桂,粗重者为笺香。 
以上七件,并同一树。梵云波律亦此香也。(《大观》卷十二页43,《政和》页308,《纲 
目 
》页1361) 

木部卷第三
54。薰陆香
内容:谨按《广志》云∶薰陆香,是树皮鳞甲,采之复生。(《大观》卷十二页45,《 
政和》页309,《纲目》页1371) 

木部卷第三
55。乳头香
内容:谨按《广志》云∶生南海,是波斯松树脂也,紫赤如樱桃者为上。仙方多用辟谷 
,兼疗耳聋,中风口噤不语,善治妇人血气。能发粉酒。红透明者为上。(《大观》卷十二 
页47,《政和》页309) 

木部卷第三
56。丁香
内容:按《山海经》云∶生东海及昆仑国。三月、二月花开,紫白色。至七月方始成实, 
大者如巴豆,为之母丁香;小者实为之丁香。主风疳 ,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