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光合作用。
    1942 年,科学家观察一些藻类的生长,发现减少二氧化碳的供应,绿藻
在光合作用下停止放氧,转而生氢。现在已经找到 16 种绿藻有生氢的能力。
这样,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制氢方法——生化制氢产生了。科学家已制成了
用叶绿体制氢的装置,用 1 克叶绿素在 1 小时内可生产 1 升的氢气。
    贮藏氢,通常用钢筒。但是,氢的脾气暴躁,稍不小心,在氢中混入空
气,溅入火花,它会像一颗炸弹那样发生爆炸,所以,钢筒贮氢既装不多,
又不太安全。运输氢气,现在常用管道运送,费用省、运得远。不用氢气时,
关闭出口,氢气停止前进,原地贮藏。
    科学家发现有些金属,如钛、镁等,能像海绵吸水一样将氢吸入储存起
来,这种金属被称为储氢金属。用储氢金属储氢,不仅安全,而且还能根据
需要随时将氢释放出来,大大方便了氢的储存和运送。
    氢的燃烧和使用有多种方法。直接燃烧是不理想的,因为直接燃烧会促
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成氮氧化物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发生回火现象,引起
事故。现已设计制成了催化燃烧炉,用金属氧化物使氢得到催化燃烧,这样
安全、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比直接燃氢,利用率提高 20%),这样的催化
燃烧炉可用作炊具和室内取暖。
    以氢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如喷气发动机、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等,目前
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它们运行起来噪音小、无污染、热效率高。

                 原子能

    1942 年 12 月 2 日,下午 3 点 25 分,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斯特哥菲尔德体
育场西看台下面的网球场里,由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破
天荒地实现了受控的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从此,地球人类进入了核能新时
代。链式反应研究项目的提出者和协调人康普顿终于沉默不下去了,跑到电
话机旁,小心翼翼地打了一个电话到华盛顿。
    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艰苦卓绝的阶段。
以研制核弹(当时称原子弹)为直接目标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爱因斯坦等著
名科学家为了防止纳粹德国首先掌握核武器,而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后,
经政府批准实施的。

    原子弹就是原子能的一种应用。原子能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能量,是一
种高效能源。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人们彻底打开了原子能这座壁垒森严的能源
宝库大门,从此,原子能便在能源舞台上充分施展出它的才华。
    实际上,原子能的开发,应该是自 1896 年居里夫妇从沥青中提炼出放射
性元素镭之后,就开始踏上征途的。
    由费米博士领导建立起来的这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装置,是用大量的
装着铀的空心石墨块“堆”起来的,因此人们便把它定名为“原子反应堆”,
后来多称“核反应堆”。这个建在芝加哥大学斯特哥菲尔德体育场看台下的
反应堆取得成功,证明了制造原子弹与和平利用原子能已不再是幻想,而是
指日可待了。所以,人们通常把 1942 年 12 月 2 日作为人类步入了原子能时
代的起始点。从此,原子核裂变能的利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两年半以后,即 1945 年 7 月,原子弹研制成功。
    1954 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发电能力为 5000 千
瓦。同年,美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舡鱼”号下水。
    1956 年,世界上第二座原子能发电站在英国运行,发电量为 9.2 万千瓦。
    1958 年,美国建成的第一座真正工业规模的核电站,在宾夕法尼亚的西
平波特开始运行。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它坐落在濒临杭州
湾的秦山,距上海 130 千米,厂区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并以人工围了 8 米
高、1700 米长的保护坝。广东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又一座核电站,安装
两台 90 万千瓦的核电机组,1993 年 8 月,一台机组并网发电,预计全部建
成后,年发电量可达 100 亿度。在 2000 年以前,我国还准备在东北、华东等
地区建造几座中型核电站。
    在能源家族中,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之后,核燃料是人类
利用的最重要的能源,也是最有开发前途的能源。原子核能的广泛利用,必
将大大增强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能力。

              太阳能

    人们认真地考虑利用太阳能的问题,严格说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一
般认为,人类进一步(或者说,真正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是以法国比利
牛斯山巅的巨大的太阳炉为象征的。1973 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在南部比利
牛斯山上的奥德约山村,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太阳炉。即使到今天,
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炉。它的由 9000 块反射镜组成的、总面积达 2500
平方米、有 9 层楼那么高的聚光器,把安装在对面山上的 63 块巨型平面镜反
射过来阳光,聚集到前面高塔上的炉子里,能够产生 3000℃的高温,可以在
30 秒钟内把钢轨烧个洞。除了用它进行高温科学研究外,这座太阳炉每天还
能生产两三吨氧化锆和氧化钍等耐火材料。从此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
研究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和政策。例如,1978 年美国总
统卡特宣布,每年的 5 月 3 日为“太阳日”。这一天,美国的 450 个城市,
乃至世界上 30 个国家一百几十个地区,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庭院里、广场上
和公园里,举办新奇的太阳日活动。美国的总统、比利时的国王、英国的议
员、著名的科学家、演员、老人和儿童都一起来“参拜太阳”。画有太阳日

徽记的气球和风筝冉冉升空,随风起舞。人们坐在草地上,用太阳能煮咖啡、
烤饼干。演员和孩子们表演着有关太阳能的节目。此外,美国国会还在太阳
能研究所建立了太阳能情报资料中心;又成立了一家资金为 4 亿 5 千万美元
的太阳能开发银行,专门资助各种机构开发太阳能。
    日本政府 1974 年制订了名为“阳光计划”的太阳能应用开发计划。其中,
把太阳能发电、太阳光发电、太阳能取暖与致冷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民
用和工业用太阳能系统等作为开发重点。该计划的执行,使日本跃入世界上
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先进国家。目前,日本的太阳热发电站和太阳能电池等都
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在研制单晶硅体材料的太阳光电池方面,居世
界领先地位,并在 1989 年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单晶硅太阳光
电池。这种电池的转换效高达 18.1%,而一般的在 15%左右。1988 年初,
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个联合利用太阳能发电和超导输电技术的庞
大计划。他设想,在全球布置好一些太阳能发电站,采用超导电缆把日本、
美国、前苏联、西欧和中国等连接起来,再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差,来满
足全球对电力的大量需求。
    除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外,法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瑞典和希腊等
国对开发利用太阳能也都比较积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际标准化组织
已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成立了一个着手制订太阳能工业国际标准的组织——
太阳能技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科学院正在积极推行一项研究计划,以保证到
2000 年全国所需能源的 1/4 来自太阳能。瑞典也发表了雄心勃勃的“太阳瑞
典”计划。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第二位。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超过 140
千卡/平方米(全年日照 2000 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 2/3。特别
是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干旱少雨,全年日照超过 2500 小时;西藏的日喀
则和拉萨更是得“日”独厚,号称“日光城”。总之,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潜
力很大,开发研究与实际应用近期业已起步,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特别是
少年儿童——新世纪的主人们去做。
    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光利用和热利用。
    太阳辐射的光子能引起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光利用有三种主要形
式:(1)光合技术。即生物转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出有机物质,这些
有机质作为燃料时,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加工成沼气或乙醇等,我们将在
下一部分“柴草木禾的重新开发——生物质能”中详述;(2)光化学技术,
即把化合物分解,如把水分解成氢和氧,然后把氢作为燃料,这种方法目前
的效率还很低;(3)光电技术,即用太阳能电池直接把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
能。光电技术为没有电网的边远地区提供电力开辟了道路。光电技术发展很
快,硅太阳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从 5%提高到将近 20%,太阳能电池从单晶硅
发展到多晶硅和非晶硅,后两种虽然转换效率稍低,但成本大大下降,每峰
瓦(在太阳能密度 1000W/平方米的情况下)的成本从 50 美元降到 5 美元以
下。
    太阳能的热利用也可以分为三种。(1)高温系统。用旋转抛物面反射镜
组成盘状集热器,持续追踪太阳光,将热量集中起来,驱动热机发电。单机
发电功率可达 25 千瓦。现已制成 3—5 万千瓦的太阳能汽轮发电机系统。(2)
中温系统。用柱状抛物面反射镜把阳光集中在管状吸收器上,用来生产工业
用蒸汽。(3)低温系统。在 100 度以下温度运行,主要用于建筑物采暖和制

冷以及供应热水。

    太阳热水器

    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生产和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全国太阳能热水器
的总使用面积已达二三百万平方米,其中绝大多数为居民生活用热水器。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