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二)-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到新疆,便委托陶峙岳一定要派能干可靠的人护送这批共产党人回延安。陶峙岳经过慎重思考,选派亲信、总部交通处处长刘亚哲亲自负责护送。他们制定了周密而详尽的计划,在安全、生活、交通、医务等方面考虑得极为周全。刘亚哲带着队伍,用10辆大卡车护送共产党员及家属。他们从迪化出发,与扼守在必经之路上的胡宗南部队进行了巧妙的斗争,最后安全抵达延安。这是陶峙岳第一次为共产党人办事,受到中共中央和各界人士的赞誉,陶峙岳的思想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变化。
  1947年,张治中任命陶峙岳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驻兰州代张治中处理事务。1948年,新疆局势再趋紧张,陶峙岳再次担任新疆警备部队司令。当时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进攻下,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濒临覆灭。而新疆远在戈壁荒原,已成为国民党难以顾及的孤岛。但是反动派仍然想作最后的挣扎。1949年2月,李宗仁命令陶峙岳只留一个旅担任新疆防务,其余驻军全部调入关内,以加强长江防线,企图抗拒解放军渡江。早在陶峙岳从兰州赴新疆之前,张治中就曾对陶峙岳详细谈过自己实现国内和平的设想,陶峙岳深受启发和鼓舞。此时,陶峙岳接到内调命令后,为保证新疆局势的安定而费心思量,想要找出万全之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陶峙岳表示不愿回到关内打内战。为了拖延时日,他亲自拟定了一个10万大军在千里戈壁行军的庞大军费计划,上报给李宗仁。他本人也以种种理由,不去南京和广州,以争取时间,等待形势的发展。他多次召开会议,向部属阐述“保国安边”的思想,要他们以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为重,以新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重,为和平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他和驻南疆的副司令赵锡光秘密商谈,一致认为维护新疆局势的稳定,保障各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他们应尽的职责。他们相约三条,酝酿和平起义。1949年4月16日,国共和谈破裂后,周恩来为了促进新疆和平解放,亲自找到迪化市市长、共产党员屈武谈话,要他赶紧回到新疆,策动新疆部队起义,以尽量避免或减少新疆人民的损失。屈武回新疆后,盛赞陶峙岳的保国安边思想,联络陶晋初、刘孟纯、刘泽荣等人,积极襄助陶峙岳实现和平起义的大计。9月8日,毛泽东亲自召见张治中,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兵分两路,从兰州和青海向新疆进发,希望张治中致电新疆军政负责人,要他们以大局为重,和平起义。9月10日,张治中两次发电,敦促陶峙岳、包尔汉等人及时表明态度,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归向人民民主阵营中来。9月15日,中共中央派邓力群带着张治中的电文,从伊宁来到迪化,会见了陶峙岳、包尔汉、刘孟纯、刘泽荣、屈武和进步组织“战斗社”、“先锋社”的负责人。陶峙岳向邓力群介绍了新疆军事情况和和平起义的准备情况,邓力群向陶峙岳转达了毛泽东对新疆和平的关注及张治中的电文内容,并向他们阐明了党中央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及政策,对他寄予了深切的期望。9月17日,陶峙岳与包尔汉分别复电张治中,表达和平解放新疆问题的决心,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毛泽东在北平见到他们的电文后,深感满意,写信给张治中,进一步指示和平解放新疆事宜。9月22日,张治中再次致电陶峙岳和包尔汉,指示他们派人和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接洽和平起义事宜。陶峙岳派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赴兰州面见彭德怀,商谈新疆起义事宜。9月25日,陶峙岳通电全国,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到人民军队的行列。9月26日,新疆省政府包尔汉、屈武也发出起义通电,新疆和平解放。毛泽东、朱德于9月28日复电,称:“我们认为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你们声明脱离广州反动残余政府,归向人民民主阵营,接受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听候中央人民政府及人民的愿望,我们极为欣慰。希望你们团结军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在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新疆而奋斗。”陶峙岳及所部将士和新疆各族人民获悉这份电文后无不欢欣鼓舞。然而这次起义实际上是风波迭起,陶峙岳在风浪尖上走过,其中的艰险难以尽述。在李宗仁命令陶峙岳部队内调之后,新疆驻军内部出现分歧,形成“主战派”和“主和派”,尤其是骑兵第1师师长马呈祥,第78师师长叶成及其所属第179旅旅长罗恕人,他们都属胡宗南系统,死心塌地地效忠国民党、蒋介石。他们坚决请求内调,实际上是反对起义,局势变得分外紧张。陶峙岳多次和他们交谈,分析新疆的特点,指出部队驻地分散,不能互相支援,又由于地理环境特殊,难以得到外援,民族关系又比较复杂,一旦打起来,对国家、人民,对自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久,这三人又暗中密谋暴动,准备拘捕主张起义的刘孟纯、陶晋初和屈武。危急时刻,陶峙岳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为了新疆人民免受战祸,单枪匹马,深入虎穴,闯进骑兵第1师师部找到这三个人。正在开会的马呈祥、罗恕人等面对突如其来的陶峙岳,顿时失去了主张。陶峙岳经过和他们长时间的协商,终于达成妥协。马呈祥等人答应交出部队,陶峙岳答应护送他们及其追随者出境,循南疆去印度,以化解内战之祸源。而在马呈祥等人离境前夕,胡宗南还致电要求他们把部队带到南疆,他们看到大势已去,只好明哲保身,带着随从、家属,于9月24日离开迪化。当天,陶峙岳召开会议,任命韩有文为整编骑1师师长,莫我若为整编78师师长,刘抡元为第178旅旅长,罗汝正为第179旅旅长。9月25日,陶峙岳便通电起义。这次起义如果没有陶峙岳费心周旋,采取果断措施,就很难成功。因为国民党驻新疆部队约有半数操纵在马呈祥手中,他们一旦密谋暴动,阻挠起义,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后来有人指责陶峙岳放走马呈祥、叶成、罗恕人等反革命分子,党中央毛泽东都公开纠正,认为陶峙岳这一做法有利于全局,是明智之举,不但不应该批评,还应该给予表扬。
  10月2日,迪化市各族人民在和平广场载歌载舞,欢庆新中国诞生、新疆和平解放。陶峙岳发表了演说。然而一小撮反动分子却不断策划和制造反革命暴乱,街上常会响起断断续续的枪声,出现一些反动分子的标语,新疆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迪化市内更是谣言频起,危机四伏。陶峙岳的心刚为新疆和平解放而欣慰,这时又压上了沉重的石头,他彻夜难眠。陶峙岳四处奔走,亲自下部队作报告,分析新疆形势、国内形势,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政策,说明起义的种种理由,逐步稳定了军心。但由于新疆地域辽阔,部队驻地分散,骚乱事件仍
时时发生。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面,10月5日,陶峙岳亲自到酒泉会见了彭德怀和王震,受到他们热情欢迎,陶峙岳感叹地说:“我做梦都在想解放军早日进疆啊!”陶峙岳在酒泉还参加了第1兵团的常委扩大会,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容。对解放军艰苦朴素的作风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彭德怀派人保护他远在四川的亲属,使他深为感动。他和彭德怀、王震还深谈了部队整编和改造、解放军入疆和组建军政委员会等问题,三个湖南老乡相见甚欢。不久,王震指挥部队进疆,陶峙岳万分激动,挥毫写下了《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渡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
  12月7日,新生的新疆军区正式成立。彭德怀任司令员,王震、陶峙岳等人任副司令员。19日,起义部队正式开始集中整编。陶峙岳以起义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名义,发布了《为整编部队告起义将士书》,要求全体起义官兵根据新政府共同纲领中关于军事制度的精神,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
  1949年12月30日,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陶峙岳任兵团司令员,王震任政治委员。从此,陶峙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认真做好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整顿作风,严格纪律,平息叛乱,维持社会秩序。同时,大力组织和发展生产,稳定了新疆的局势。起义前,陶峙岳曾和赵锡光相约,将部队交给解放军后,即解甲归田。解放后,在共产党大公无私精神的感召下,他打消了引退之意,决心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1950年2月,陶峙岳赴北京汇报工作,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他向毛泽东简要汇报了新疆的工作情况,毛泽东非常满意,并作出了对新疆工作的指示。毛泽东还请他共进晚餐,席间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只有几样湖南家乡菜,使陶峙岳备感亲切。毛泽东和他直谈到深夜,不仅谈了国家大事,还谈到陶峙岳的家庭等。毛泽东还诚恳地勉励陶峙岳:“要好好学习,自我改造,过好三关。第一关是解放战争关,现已过去,过得很好。第二是土地改革关,不久就要过去。第三是社会主义关,现在还没有开始,要有思想准备。”陶峙岳当时并不完全理解。但他确信,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什么关都会过去的。以后每次赴京开会,毛泽东都会紧紧握着他的手,称他“陶将军”。通过与彭德怀、王震、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的接触,陶峙岳深深感到共产党人待人真诚,肝胆相照,不谋私利,生活简朴,他的内心更生崇敬,更加坚定了跟着党走,与人民的事业荣辱与共的坚定信念。
  1950年,按照毛泽东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新疆驻军开始屯垦戍边。195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22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