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睢⒃灯鹂招缘纳跎畹览恚堑牧私饩愿喜簧戏鸾獭U飧龌耙残硭遣辉敢馓蛭芏嗳司醯米约毫瞬黄穑宰约旱男判姆浅G俊5导噬希艚鸱ㄖ腔酆拖执蒲啾冉希颐遣荒逊⑾郑鸾潭院旯凼澜纭⑽⒐凼澜纭⑷松鄣群芏辔侍庾钕肝ⅰ⒆钌跎畹牟糠殖勾镂薨魏我桓鲇兄腔鄣娜硕济话旆ǚ床担执蒲嘈沃拢荒芙饩霾糠值奈侍猓渌侍庵挥谢桓鑫屎帕恕�
卯二、发太过: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假如在因位时果以隐藏的方式完好无损地存在,那么果的特点在因上就应该具足,每碗饭应该有厕所里不净粪的味道、形状、颜色、功能等,这样一来,吃食物(因)就成了吃不净粪(果),你们不用辛辛苦苦花钱买米了,因为不净粪与食物无二无别,因法的特点果法也有。而且,也不必用钱买布做衣服(果)了,只要买几粒棉花种子(因)挂在身上,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这种说法无疑非常可笑,因此不能承认因中有果,不管明显还是不明显,都不能认为果在因上真实存在。
关于因中有果的观点,《四百论》的推理方式与此略有不同,如颂云:“果若能违因,先无不应理,果立因无用,先有亦不成。”果若能违害因法 ,也就是说因位时无有果,那果怎么能产生呢?果若先于因法成立,则因就没有用处了。因此,果先有不成,先无也不成。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承认呢?名言当中,因生果是一种缘起规律,但以胜义理论来观察,一切都是大空性,不能得出一个实执的结论。
所以,世间万法为什么叫世俗?为什么叫假象?原因就是真正用智慧来观察,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推不出来,就如同梦中大象、空中花园一样,根本找不到它的来处、去处、因和果,它只是分别念的臆造而已。若能对诸法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明白内在的起心动念、外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现而不实,一经圣者和中观的智慧剖析,马上就会不堪一击、毁坏无余。
我们应该依靠闻思通达中观的见解,并在相续中不断串习,最终对世间的一切无所希求,遇到痛苦也无所恐惧。所谓的圣者,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而不是无缘无故获得的。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甚深中观,种下空性的种子,摧毁实有的执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思考题
978、如果说众生的快乐是恒存的,只不过有时候因痛苦过大而障蔽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979、了解诸法无常对你有哪些帮助?请以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980、外道怎样安立万法自生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驳斥?为什么说若承许万法自生,吃食物就成了吃不净粪?
第一百八十三节课
下面继续破斥数论外道的观点。
昨天也讲了,若承许因中有果,吃食物就成了吃不净粪,不用花钱买衣服而应穿棉花种子。这时候有一个辩论:
卯三、破彼之回答:
谓愚不见此,然智所立言,
世间亦应知。何故不见果?
对方回答:“虽然事实本该如此,但因为世间人愚昧无知,慧眼被各种烦恼染污覆盖着,所以见不到事物真相。你们佛教徒不是说众生都具有无明烦恼嘛,我们数论派也承认众生烦恼习气相当重,不能见到因上本来存在果,因此,众生不会穿种子,也不会吃不净粪。”
驳斥:就算众生愚昧无知,见不到事实的真相,但你们所谓证悟实相的淡黄仙人(又名色迦大师)及其传承弟子,应该能领悟到这一点,为什么他们不见因中有果呢?若说他们已见到因中有果,那从传记中为何看不到他们吃不净粪以及拿种子当衣服穿呢?通过这种观察方法可以看出,你们只是一种立宗而已,你们的本师和最得力的上座弟子,都没有按自己宗派的观点行持,这不是正好说明汝宗立论自相矛盾吗?
数论外道因中有果的说法,没有分开胜义谛和世俗谛,其实如果笼统而言,这种观点在名言中也可以成立。以前上植物课时老师说,种子里有胚芽、胚根,因缘聚合以后,就会变成茎、叶、根。看起来果是在因中存在,但这种关系并非实有,否则,以离一多因或有无生因来观察,因生果定然无法安立。
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通达龙猛菩萨、圣天论师等二胜六庄严 为主的大德教言,否则,表面上看来很有道理,认为因中有果是对的,假如因中无果,果岂不是从非因中产生?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堪一击。我们的传承祖师,如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等高僧大德,著书立说时费了大量笔墨剖析外道的观点,原因就是让我们明白佛法教义,同时还要懂得如何驳斥外道。否则,每个人都有前世当过外道的习气,一旦遇到外缘,相续中的种子很容易成熟,从而有舍弃佛教的危险。
不仅藏传佛教中驳斥外道的理论相当丰富,汉传佛教《大藏经》的“外教部”,实际上也有破析外道的观点。尤其是讲数论外道时,有一部论典叫《金七十论》,是真谛法师翻译的,其中说数论外道从五个角度证明因中有果:
一、无不可作:因中若无果,果则不能产生。如同沙子中没有油,所以榨不出油,而芝麻中有油,所以可以榨出油。
二、必须取因:要得到某物的话,必须先具备它的因。譬如,我明天要请婆罗门做客,到时想供养他醍醐,今天就要先预备牛奶,如果因中无果,醍醐怎么不用水来提取呢?
三、一切不生:如果因中无果,则一切能生一切物,草木也能产生金银。然而,由于无此现象,故知因中有果。
四、能作所作:比如陶师制作瓦罐时,不能用草木,而要用泥土,可见在泥土上存在瓶子之果。
五、随因有果:随因的种类,果亦当如是。如麦种可生出麦子,却无法生出稻芽,由此可知,因中存在果。
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话是有道理,尤其是不分名言与胜义、一概而论时,好像确实无懈可击。然而,青稞的种子生青稞、麦子的种子生麦子、非因中不生果等说法,佛教中也是承认的,我们不会笨到那种程度。说实话,有些人对外道知道一点点,就认为佛教什么都不承认,这是完全不对的。其实,外道承认的是实有、经得起观察的因中有果,但以中观理来剖析,这根本不合理。《瑜伽师地论》卷六中也讲了16种外道,其中第一个就是因中有果论,这方面用了许多理论进行遮破,最后总结道:“是故因中非先有果,然要有因待缘果生。”胜义中果先存在于因中不成立,但在名言中,因观待因缘可以生果,这是一种事势理 。
所以通过闻思,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教在哪些场合承许因果、哪些场合不承许因果,对每个道理一定要生起坚定的信心。否则,简单的道理要是舍弃的话,这是非常可笑的。《中观藏论》云:“若人舍现量,岂言真实语?”如果有人舍弃现量(简单的道理),那他说的肯定不是真实语。同样,用可现可得因观察时,所谓的因中有果不成立,因为果的功能、形状、颜色、性能等在因上无法现量见到。既然这些现量的东西,外道都搞不清楚,那更深一层、隐蔽、深奥的道理,他们绝对不可能知道。就好比你连眼前的事情都看不见,遥远微细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也有些特殊现象吧。据说有天眼通的人,前世后世看得见,但出去方便时,没有电筒什么都看不见。这些人对眼前的事物看不见,却可以看到很隐蔽的生生世世,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但真正的天眼通恐怕不是这样。)
学了外道的观点以后,我们自然会对本师释迦牟尼佛说的缘起理生起稳固的信心和定解,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如果没有好好闻思,表面上剃着光头,在僧团中保持寂静的威仪,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一旦遇到外面的违缘,自己的见解很容易退转。以前台湾就有个比丘尼,她在家时读过大学外语系,后来26岁出家,到49岁之前一直是出家人。她于49岁舍弃佛教,加入基督教,并写有《从空门到教堂》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她说:“26至49岁,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我却在出家的日子中耗掉了……”她告诉世人自己最终的选择时,似乎很有魄力,但实际上,真正懂道理的人看了她的文章、听到她的事迹,都知道她23年的出家生涯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并没有精通佛教的真理。
居士中也有这种现象。曾有一位曹先生,从小就信仰佛教,25岁以后越发虔诚,将时间精力全部用于佛教方面。有位高僧对他特别信任,还约他一同乘专机到泰国迎请佛牙,之后他每天虔诚祈祷,在一段时间内,事业达到了顶峰。后来爆发“9。21”台湾大地震,他的房地产生意受到严重打击,祈祷佛陀好像没什么感应,他女儿就让他祈祷上帝。(原来他很想让女儿出家,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女儿嫁了个美国人,一起学基督教,并想方设法把父母拉进来。)曹先生当时觉得,反正信了那么多诸佛菩萨,再加一个上帝也没关系,于是就开始双重信仰,既信佛教又信基督教。女儿一直劝他放弃佛教,他就一心祈祷上帝,据说手头的房屋马上卖出去了。但这到底是诸佛菩萨的加持还是上帝的加持?他也不一定清楚,毕竟那么长时间虔诚拜佛,应该有非常大的加持,可是因为他业力现前,认为这全部是上帝的力量,于是就把家里的佛堂统统撤了,二十多年的信仰彻底放弃,还写了一些文章自我宣扬。
这些人学了这么多年佛,平时看起来很有信心,经常上供下施、虔诚祈祷,然而由于佛教的真理没有融入心,最终轻易舍弃佛教,并将自己的无知大肆宣扬。你们有些人也出家或受居士戒很多年了,但这并不等于你学佛很好,其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