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应观察他是否具足这两种条件,如果具足的话,让他灌顶传法都可以,因为密乘必须在大乘显宗的基础上才能安立。
    《善说海》中引用了《经庄严论》的教言来叙述 ,真正的大乘必须具备七种广大特点。以前讲《修心七要》的时候,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我在这里不广说。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还应效仿《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在那段经文中,善财童子参访吉祥生与吉祥慧女,他们告诉善财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识,遵照这种吩咐,善财童子依止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在依止的过程中,有些善知识显现为妓女、魔王、痴心特别严重的人,但他仍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根本没有生邪见,也没有起恶念。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也应当如是,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按照《华严经》里所讲的那样,以清净观来依止。
    依止上师的方式,《华严经》中讲了种种比喻 ,如大地、金刚、笤帚……以这些心态来依止,不管上师对你什么态度、对你什么行为,自己都能够接受。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上师稍微说一句话得罪他,他就不发心了,马上收拾东西要离开。这种人整天都要哄着他,把他当作领导来对待,如果一句话没有对、一件事情没有对,他就给你脸色看。这不叫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的基本方法,他根本不懂!真正的依止,应该像仆人、家犬一样,纵然受到百般欺负侮辱、不公平待遇,也始终没有厌烦心、嗔恨心,一直如理如法地依止,一刹那的恶念也不起。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
    古大德的教言开示中也是这样讲的。金厄瓦说:“身体的核心是心脏,如果没有心脏,人就成了一堆血淋淋的肉。同样的道理,修法的核心是上师瑜伽,若没有上师瑜伽,所有的法只不过是一纸文字而已。”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大乘境界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真实地体现。所以,梅觉巴大师说:“度母是绿色也可以,观世音菩萨是白色也可以,金刚手是黑色也可以,这些怎么样都可以,但我忆念上师的心,一刹那都不能离开,若能如此,我离成佛不会太遥远。”
    以前的有些大德,一提起自己的上师,就激动不已,以致无法完整地说出上师名字。他们有时候会说:“你们很伟大,能说出我上师的名字。我根本没办法,从来没有完整地说出过。”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应依靠这种信心来依止,这样相续中才会得到真实的法益。
    现在有些人依止善知识,要么凭感情、要么凭人情,这种方式只不过是一种交易而已。现在的上师倒是比较多,但大乘见修行果的真正教义,有些也不一定讲得来,让弟子完全明白的非常少。甚至有些上师,不但自己不能讲,还让弟子不要学这些,只念“嗡玛呢吧美吽”就可以了。这样的话,那这些上师是不是故意害弟子啊?父母不让儿子读书,会不会有点可惜啊?只要是懂道理的父母,都不愿让自己孩子成为文盲,不管在哪个老师门下,还是应让孩子读一点书。否则如果成了文盲,我作为一个父母的话,肯定很心疼。而有些上师,好像对弟子一点都不心疼,他们什么道理都不懂,还让他们这样下去,我有时候觉得非常可惜。其实,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就应该介绍他们在别的地方好好学习大乘佛法,这对弟子有很大的利益。
    子五、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
    本论所讲的这些学处,以及佛陀所开示的其他学处,通过阅读经典便能一目了然 。如《华严经》、《宝积经》、《宝云经》、《四法经》当中,对大乘菩萨的学处有非常广泛的宣说,故应勤于阅览这些经藏。
    可是,现在的很多寺院,将《大藏经》供在藏经楼,几百年来一直没有人去阅读,这一点十分可惜。相比之下,藏传佛教可能稍微好一点,各个寺院中阅读、念传承的情况倒是有,但要完全精通所有的经典,也有一定的困难。
    《大藏经》有一百零三函,我以前经常想,这一生若能通读一遍,该多好啊!虽然心里很想读,但也不敢随便发愿,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到,不知道临死之前,自己有没有这个缘分。
    其实,我们现在的佛弟子确实应该惭愧,佛陀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经典,可是除了一两部以外,我们对其他的经典一无所知。因此,有机会的话,大家还是应该多看一下。毕竟大乘菩萨的所有学处,在这些经典中讲得非常广,我们应想尽办法加以学习,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以期成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
    
思考题
    458、请举例说明:发菩提心的菩萨,为什么必须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
    459、利益众生有哪两种途径?你觉得各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460、所作善根为什么要回向无上菩提?
    461、本论中,大乘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应如何依止?     

第六十九节课
    继续宣讲“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首当先阅览,虚空藏经部,
    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
    佛子恒修行,学集广说故。
    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必须要了解菩萨学处,而菩萨戒的学处,在佛陀甚深广大的经典及高僧大德们的论典中,都有广泛叙述。可是经藏浩如烟海,从何处开始着手呢?在这里,寂天论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经论,建议让我们阅读。
    最先要读《虚空藏经》,此经宣说了菩萨的十八种根本学处以及支分学处,详细阐明了堕罪与还净方法。此经又名《虚空藏般若波罗蜜经》,或《虚空藏菩萨经》(佛陀耶舍译)。在藏传佛教中,修行人对这部经典比较重视,经常都会去阅读,但是在汉地,学佛者虽然有此经的汉文本,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中也有简单介绍,但普遍来讲,受过大乘菩萨戒的人并没有特别去弘扬和了解,大多数人所重视的,仅仅是《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弥陀经》等几部经典而已。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传承弟子,尤其是已受过菩萨戒的大乘行者,我们理应学习这部经典,因为此中广泛宣说了如何发心、怎样受戒、学处开遮等内容,这些都是需要首先了知的。
    在汉传佛教中,唐玄奘、鸠摩罗什、义净等大译师呕心沥血译出的甚深宝典,现在几乎很少人去翻阅了。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历史上除了个别佛学院和道场外,很多人对闻思不是特别重视,故不熟悉这些经典;二是此经译文为唐宋时期的风格,不像藏文《大藏经》和论著那样易懂,后人读起来比较困难,没有一定古文底子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其中含义,于是读经的兴趣逐渐消失。
    其实,我们佛教徒现在最缺什么?就是对佛陀所讲经典的了解。这种了解,并不仅限于十来部经,而应进行广泛的闻思。我认为在短暂的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就是读经。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自相续中的很多疑团成见、邪知邪念都会被逐渐根除。现在的人有各种疑惑,这应该说跟自己的闻思有一定关系。如果能够长期地学习,久而久之,自相续就找不出任何怀疑,也产生不了什么邪见,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觉得释迦牟尼佛说的千真万确,百分之百没有错误;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依靠佛法的思维方式,也完全能够迎刃而解。所以,虽然现在的人很忙,生活节奏很快,但也应抽出一段时间来修学大乘经典,这绝对有必要!
    “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按照藏文原译,“勤阅读”就是再三地阅读。再三阅读什么呢?《学处总集论》,也即《学集论》。因为此论对菩萨常常要行持的事宜,阐述得极为详细。在宋代时,曾被法护论师译为汉文,全名是《大乘集菩萨学论》。在这部论典中,菩萨的整个学处,比如怎么样发心、发心后的受戒方式、得戒后应如何护持、护戒的功德等宣说得非常圆满。
    从寂天菩萨的传记中可以了知,当年他造了《入菩萨行论》之后,还分别造有两部大论:比《入菩萨行论》广的,是《学集论》;比《入菩萨行论》略的,是《经集论》。这部《学集论》,我以前在广讲《入行论》时要求大家学习,还给你们每人发过一本,现在也有部分道友在看。前段时间,我将《学集论》跟藏文版本做了一下对照,发现汉文译本的确比较难懂,没有依靠藏文的话,好多地方我都看不懂。当然,你们很多人,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是其他世界的人,阅读另一个世界的文字,必定有语言方面的隔阂,不像我们藏文那样易懂。但不管怎么样,重新翻译的必要我觉得也没有,要翻译起来,确实篇幅比较大,最近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都希望能度化众生,但在度众的过程中,若不了解这些学处,很有可能在无知的情况下违越,或在没有重视的情况下触犯,这种现象比较多,也很危险。因此,寂天论师再再地要求我们,必须精勤认真地阅读《学集论》,这是他所著的一切大乘学处要义总集。在这里面,不仅是菩萨的学处,整个大乘见修行果的窍诀和密要,也都讲得非常清楚。读了这部论典之后,今后自己对如何做人、利益众生,都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的方式应该精勤,没有精勤的话,做世间事也无法成功。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完善。”为了获得广博的知识,他一生中非常精进,虽然精进的目标与我们不同,是为了今生的名声、财富等利益,但这句话却极富教育意义。确实一个人的智慧越高,他的行为越规范,若想令某人如理如法,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