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且嗫炊嗵缓蟛胖啦≈⒅冢颐怯檬裁捶椒ǘ灾⑾乱窗镏缁幔镏谏7鸶颐撬档氖亲芨倭臁⒆茉颍颐且迷跹ピ擞谜庑└倭煸颍饩褪侵腔邸7鸺业母倭焖档煤芗虻ィ裎疲晕颍参ァT趺锤鲎ǎ馐羌际酰鸺页莆魄煞奖悖衷谌私布际酢⒔惨帐酰颐且米W约阂米缓蟛拍芄话镏鹑俗约憾甲还矗趺茨馨镏鹑耍孔约鹤耍约夯嵊行判摹⒂芯椋隙ㄗ约旱木椋隙ㄗ约旱某晒镏鹑瞬庞行Ч腥思也换骋伞W约好挥凶唇腥俗捣ㄓ锲疾桓铱隙ǎ胄虐胍桑饩偷貌坏浇萄У男ЧK砸欢ㄊ欠鸺页=驳模榷茸约海缓蟛哦缺鹑耍蝗绻约好欢龋攵缺鹑耍鹁铣=病肝抻惺谴Α梗徽飧龅览怼�
菩萨在此地为我们示现,庄严幢鸠盘茶王,这是八部鬼神之一,这是诸佛如来现鬼神身。应以鸠盘茶王身而得度者,即现鸠盘茶王身而为说法,不就这个意思吗?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诸天也好,人王也好,这个地方讲的是神道,全是如来化现的,他不是真的六道众生,真的六道众生哪有这种成就!这些话他怎么能说得出来?从他们得法,我们有更深一层的体会,真的是法门无量无边,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无上道。因为我们看他们得的法门都不一样,这个是从「得知一切众生心所乐」,从这个法门里头也能够修行证果,「解脱」就是证果。这个地方的解脱,这个经是《华严经》,不是小乘经,这是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解脱。从这个法门也能够证得,哪一门不能成无上道?
这正是世尊在《金刚经》上所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话虽然这么说,说得没错,必须要对机,才能有成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是理上说的,机上就不一样了。机上是我们自己的根性,哪一种法门我们修学比较容易成就,这叫契机。所以佛度众生,观机实在讲是第一,不能够观机,往往收的效果相反。我们在日常也曾经遇到过,同修们心地很慈悲,非常热忱想帮助人学佛,结果效果适得其反,他对佛法产生了厌恶,这就是自己不擅於观机,方法用错了。机缘非常非常复杂,不好学,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留意,细心观察,累积经验,然后你才能够实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能到这个境界。这是个长时间的工作,是一个很认真的工作,真的要有心去做,才能够收到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人家欢喜接受,才能得到这个效果。
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观机,老师教我们三个重点:一个是人,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处所,面面要顾到。人有男女老少不同,各行各业不同,这就讲他心之所欲不一样,要懂得!时是时节因缘,现在是个什么时代;处是处所,在澳洲环境跟美国的环境不一样,美国的环境跟台湾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观机面面顾到,说法才契机,你讲的东西,他听了觉得有道理,他能够得到真实受用。
庄严王这是位菩萨,他从这个法门得成就。由此可知,这一法能通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贯通的;就好像我们人身体血气一样,虽然血管管道,微细的管道很多,但是全部都是贯通的;像一棵树一样,树叶、树梢必定贯通它的根本;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都不例外。所以众生与自己息息相关,我们现在人讲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佛家讲「共同一法身」。共同一法身的意思,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大家好懂。这个样子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多么密切!我们帮助一切众生,才真正做到真诚、清净、平等。真诚清净平等的理论基础在此地,他不是外人,他是自己。今天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二卷) 2000/2/1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62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长行,第四句:
【饶益行鸠盘茶王,得普成就清净大光明所作业解脱门。】
他这个法门里面含义很深也很广,清凉大师注子里面注得比较多一点,「普成就等者,钝识者现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遍世多劫名普成就。并如虚空,故云清净。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轮化生,是所作业」,这里面就说得很多很广,很便利我们学习。普是普遍,『普成就』就是落实四弘誓愿的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才是普成就。
由此可知,佛菩萨教化众生不分国土,像我们在《普门品》里面,最常看到的观世音菩萨,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观音菩萨不只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现身,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哪个地方众生有苦难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统统现身。所谓千手千眼,那个「千」是比喻,不是数量,数量一千只手还是不多,比喻无量无边,寻声救苦。《楞严经》上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当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所以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定法可说,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你才真正了解佛菩萨说法的义趣。
我们现在最近这几年,在东南亚、澳洲推行的多元文化,与「普成就」相应,与「众生无边誓愿度」相应,绝不限於一个族类、一个族群。在我们现前环境里面,不分国界,不分族群,不分宗教,这才叫普度。佛教跟其他宗教有没有冲突?给诸位说,决定没有。佛教是教学,佛教是教育,我们跟其他宗教接触,首先就把佛法的性质讲清楚、讲明白,使他们能够认识佛教。我们有一个小册子,现在流通得很广;最近我看到也有一个小册子,叫《认识道教》,是道教里面发出来的,我看到也很欢喜。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要互相了解,族群与族群之间也要互相往来,才能够达到佛普度众生的目标。
佛度众生,实在讲,只是教化众生三桩事情。第一个是教众生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不一定是哪个国家的人,不一定是哪个族群的人,也不一定是信什么宗教的人,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在中国过去是属於伦理的教育。第二教导我们要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佛法里头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正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深。绝对不是说,自然环境、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的生活行为没有关系,那你就错了,息息相关。诸佛的净土,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灾变?人心善,没有恶念,没有恶行,所以感得的是净土。我们这个世间人心不善,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地藏经》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话说得没错,所以感召来的是秽土、恶世。其实世哪有善恶?人善世就善,人恶世就恶。诸佛净土里面所有众生都修十善业道,所以那个世界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众生都造十恶业,所以这个世叫恶世。我们要了解,环境与我们思想行为的关系。第三个教导我们了解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个意思要用佛法的话来说,人与十法界众生的关系,与一真法界众生的关系。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三种关系能够相处好了,这个世界就是佛世界,就是净土,就是极乐世界。这三个关系为什么搞不好?三种关系我们根本就不明了,怎么能处得好?
首先要明了所有的国土,佛家讲的国土是每一尊佛教化的大千世界,经上讲的国土,不是我们现在这个国家界限,不是的。族类不是讲族群,族类大的十法界就是十个大族类,十代表无量,不是数字。人是一个族类,这里面又分很多族群,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诸位晓得,黄种人这是一个族群,白种人是一个族群,黑种人是一个族群;动物里面,蚂蚁是个族群,蜜蜂是个族群,太多太多了,无量无边分不尽。他们的色身不相同,族类色身不相同,人的形状跟蚂蚁的形状不相同,蚂蚁跟蜜蜂又不相同,蜜蜂跟牛羊又不相同,色身也非常复杂;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文化不一样、思想不一样,如何能够在一块土地上,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就要靠教育,特别是佛教教育。佛教教育才能真正把这个根源找到,彻法底源,这是佛教教育,它真能解决问题。
佛菩萨教学,清凉大师在这里跟我们说了两个原则。一切众生的根有利、有钝,钝根的人用什么方法来教他?「现之以通」。诸位要细细想想,我们就能体会到,没有开化的民族,知识水平很低,佛菩萨如何教化他们?神道设教,这是宗教起源,这是宗教教育,使人能够畏惧神明,不敢造恶,怕得罪神明会受到恶的恶报。对於知识水平高的,利智的,「示之以法」;示之以法就是讲学,以理来教导。这是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教学仪式完全看对象,他是什么根机,用什么方法来教他。所以在三十二应里头我们看到,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应以鬼神身得度就现鬼神身,鬼神也是佛菩萨,此地就是鬼神,鸠盘茶王就是鬼神,八部鬼神的一种;而实际上全是佛菩萨,现的相不一样。钝根利智,决不是说你受过高等教育,念过很多书,你就算利根,不见得!根性的利钝是讲一个人的智愚,不在乎他念书多少,不在乎他拿什么学位。
过去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岁了,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这个老人受过西方教育,抗战期间他作四川、西康两省的税务局长,他是搞财政的。抗战胜利之后,他是浙江人,回到家乡作浙江省的财政厅长。我们在台湾认识的,他是个虔诚的佛弟子,他怎么学佛的?中国过去家里老人都学佛,但是对他没有影响,他受西方教育,不相信这些神道,虽然也读过佛经,跟佛教有些人接触,绝对不相信。他说他有一天,那时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