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脑帜丫龆ǹ梢韵�
  人为灾难消除之后,再跟诸位说,自然灾害也就消失了。这是什么道理?佛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是从人心转。所以人心善就风调雨顺,自然环境就变善了;人心险恶,自然环境就变坏了。连看相算命、看风水的,他们都说「相随心转」,这就是说相貌是心变现出来的,心地善良相貌就善良,心地慈悲容貌就慈悲,恶人看到你也生欢喜心。现在外国人讲磁场不一样,每个人发出的磁场不相同,你是真诚爱心发出来就能摄受众生。居住环境,看风水的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福的人住在那个地方,不好的风水都变成好了,没有福报的人好风水变坏了,就这么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也不必去看相,也不用去算命,也不用去看风水,从心地上修。
  佛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教育。教育的功能,佛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阶段要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是教育;不能说这个人恶、这个人坏,不要他,开除掉,那教育没办好。真正教育办得好,坏的学生变成好学生,恶人变成善人,你的教育才成功,开除掉那是失败的教育,那不是成功的教育。第二个阶段再提升,破迷开悟,帮助他破除一切的迷惑颠倒,帮他觉悟。第三个阶段,一定要教导他转凡成圣,你这个教育才圆满。所以第一个阶段是人天的教学,断恶修善;第二个阶段是佛法的教学,佛法是正觉菩提方便行,转迷为悟;到第三个阶段圆满,转凡成圣,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一切众生证得声闻、缘觉、菩萨,那都是转迷成悟,在那个阶段;要帮助一切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成佛道,那就是教育达到最后的目标。
  成佛,我们一定要晓得,决定不要著相;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种样子叫做佛,你这种学法就学呆了,执著了。佛没有相,佛在十法界里随类现身。我们想想国清寺的故事,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是一个苦比丘的形象;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再来的,这两位菩萨久远劫都成佛,在厨房里烧火打杂,做厨房里面主厨的助手,做下手,那个就是如来,那是诸佛。所以我们观念要变一变,佛菩萨在哪里?各行各业里都有佛、都有菩萨,每一个宗教里面都有佛、都有菩萨在。佛菩萨是讲学问的修养,不是讲身分,身分尽管不同,他的学问、他的修养是一样的,这同;同中有异,异是他的身分不同,他的形象不同。不但人类当中各行各业有诸佛菩萨,畜生里头也有诸佛菩萨,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在一些感应故事里面读到。佛菩萨要给一群猪讲经说法,他要变一个猪身跟猪混在一起,给它们讲经说法去度它们。佛菩萨要度饿鬼,要现饿鬼身。诸位同修晓得,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就成佛了,他是真的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佛事当中放焰口,焰口台对面一般习俗用纸扎的一个鬼王,青面獠牙,那是焦面大士,那个是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现鬼王身,教化那些饿鬼。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现的身那是佛身、那是菩萨身,这是异。所以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不碍异,异不碍同。所以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要恭敬,我们才能够避免过失。因为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哪一个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晓得哪一个是佛菩萨化身的。随顺自己的意思,就免不了造罪业,怠慢佛菩萨,得罪了佛菩萨,自己还不知道。
  《华严经》上教导我们,学人就是在学地,作学生的就自己一个,这个话讲的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修行人,学佛的人,就是我自己一个,除我自己一个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我们礼敬诸佛才做到圆满。对於一切人事物都不敢懈怠、不敢怠慢,恭敬是自己的性德,性德才圆满的流露出来。不能有同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就是代表我们学佛的人,你看只有一个,没有同学。有同学,他的性德就有欠缺,同学是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就减了一半,就有欠缺,没有同学。世间所有一切人,我们也举这个例子来说,善人是佛菩萨正面示现让我要向他学习,恶人是佛菩萨负面的示现,让我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反省,改过自新。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无一不是诸佛菩萨慈悲示现,来成就我自己。我们如果用这个心态来修学,那你跟善财童子一样,你在一生当中就成就无上菩提;如果不是这样的心态修学,那就难了,要想成就很不容易,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的。
  经文上第三句,『一切皆於佛身现』,一点都没错,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我们要能够深深去体会。「一切」是包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包括虚空法界、包括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两个字里头,都是「佛身现」的。这个地方用「佛」,前面用「如来」,佛是从相上讲,如来是从性上讲,让我们在这里头深深去体会,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体性必然现相,现相决定离不开性体,离不开性体就是如来示现,就是诸佛示现。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认知,来修正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看法。知见正了,我们的言行就正,我们对人,无论对什么人,甚至於对一些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都会生起真诚的恭敬心,你绝对不会去怪他。他为什么做这些恶事?一时迷惑,这不是出自他的本心,是出自他的迷惑,你就可以原谅他。
  这种想法做法还是很浅显,如果讲到更深一层,更真的那一层,这些恶人、这些逆境是帮助我消业障的,没有这些善知识,我们无量劫来的业障习气怎么能消除得了?怎么会开悟?因为这些境界现前,我明白了、觉悟了,来看看我业障到底有多么的浅深。顺境,我有没有贪爱心?逆境,我有没有瞋恚心?在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里面都修自己的性德。性德是清净的,性德是平等的,性德里面没有善恶、没有顺逆,还有善恶、还有顺逆这种念头,这是烦恼起现行。如果在顺境里面不生欢喜心,心是平静的、平等清净的,恶境里面没有瞋恚心,证明你成佛了,你已经成就真诚、清净平等觉。所以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老师教学每天考试,你有没有在进步?跟善人、顺境接触,贪恋之心一天比一天薄,有进步了;跟恶人、逆境接触,我们瞋恚的心一天一天的薄,这进步了。天天在考试,天天帮助我们进步,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我们感恩报德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怨恨心?我们要怎样去报恩,怎样去感恩?在这个境界里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是真报恩,这是真正戴德。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我们学佛应是怎么修法。
  一生之中要学佛菩萨,佛菩萨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以我们现前来论,释迦牟尼佛是最好的榜样,世尊一生随缘而不攀缘,我们要学习。随缘不攀缘,才能够得到清净平等觉,丝毫攀缘的心,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清净就不平等,不平等决定是迷而不觉,你看随缘多重要!虽然有一些好事情要做,弘扬佛法是好事情,要做也都随缘,缘不成熟绝不要勉强。勉强就是到处化缘,到处募捐来做,勉强,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仔细观察,凡是这样勉强做的,到最后都造罪业,一切顺其自然就成就。在新加坡,诸位在此地仔细去观察,顺其自然,这个地方没有化缘,没有募捐,大家自动送来,这行;自动送来的,我没有问你要。所以此地信徒一丝毫的压力都没有,无论是在精神上、物质上,一丝毫压力没有。我们给人压力,自己就造罪业,你为什么叫人受苦?你为什么叫人家有负担?决定不可以。缘成熟了大家有福,缘不成熟大家福报没有现前,何必勉强?所以施者、受者心地都清净,真的人人得平安,人人得自在,上下一团和睦,个个满面笑容。居士林下面有一个哑巴,也许诸位看到你没有留意,那个哑巴过去好凶,凶巴巴的,见人都不打招呼,脾气很大,现在见人都合掌笑眯眯,不一样了,有很大的转变。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卷)  1999/4/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6
  请掀开经本,偈颂的第六首:
  【一切众生业差别。随其因感种种殊。世间如是佛皆现。寂静光天能悟入。】
  这一首是寂静光明眼梵天王他的赞颂。在《华严经》上,每一位天王都是代表一个不同的族群,他们所代表的范围很大,这一个不同的族群里面又有许多小的族群,现在外国人常讲的多元文化;我们在《华严经》自始至终确实看到多元文化,彼此都能够融洽的相处,显示出多元的一体,一体的多元。这个观念才是正确的,是佛知佛见,我们今天讲的人生宇宙观;对人生、对宇宙的看法,《华严》是最圆满的、最真实的。天王他修学证果的法门,是「现一切世间业报相各差别解脱门」,在长行里面我们读过。他的赞颂,实际上也是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说明他从这个法门得到的成就。
  偈颂一开端,『一切众生业差别』,这是说因;『随其因感种种殊』,这是讲果;因为造的业不一样,现的果报就不相同,这个果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种种差别,现在我们都用族群来代表,来代表不同的果报。这两句话把十法界依正庄严说尽了,细说业感是说不尽的,佛在经上有比喻讲:一切诸佛共同来说,尘说刹说,无间断说,也说不尽。佛以方便法,把这些业感归纳分类成十大类,这个说法就方便太多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十类每一类里面,业感差别都是无量无边的。佛讲的十类,就是讲十法界这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