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是多中心的。具备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都有可能独自成为农业发源地并向外传播,正如人们的“观念”传播一样。索尔也承认在新大陆(美洲、澳洲等)存在这种各自独立发展的农业中心。但他相信,太平洋沿岸的农业上的接触和交换要远较一般人所相信的多得多。
  (二)工业之母
  工业革命发祥于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个经济上的大变动,开始于三种工业。第一种是纺织业,发源于英国西部的兰开夏郡。这种改革是逐步而且是从小范围开始的,后来机器织布机发明了,用来碾米的水力也加以利用,渐渐的有了工业的雏型。不过这些还只限于农村,而且只能应用瀑布和急流做为水力动力。到了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改善了动力,但还只限于棉花。一直到1830年,工厂一词还只是指出产棉布而言,因为没有别的制造业可以雇用150名工人来从事全英国棉布业的纺织出产。棉布的交易随着大英帝国的势力而扩展。举例来说,1850年兰格沙1/4的棉布销往印度殖民地。同时,英国的纺织业和美国南部的黑奴种植的棉花相互呼应。美国的棉花原料源源地运往兰格沙的纺织厂。在美国第一个工厂,同英国一样也是纺织厂。
  第二是金属工业。原始的金属工业限于近矿产产地的农村小规模经营,以木材作燃料。在制钢过程中的化学作用,一直是深不可测。工业革命后,制钢过程完全改观。从煤产生出的焦炭代替了木炭。大型的熔炉代替了锤打,结果是新型的钢终于诞生。大量的钢从此大量生产,同时也带动了机械的生产。第三是铁路的兴建,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若无铁路的相助,很难想象那些笨重的煤与铁如何运输。同时大规模的运河开始建造。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政治地理
更新时间2008…9…2 14:40:38  字数:1839

 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国家,有的人口众多,象中国有10多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岛只有25万人。在组成上讲,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种语言的国家,美国和苏联是多种民族的国家,比利时是多种文化的国家。
  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这对世界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国家的政治地理,我们先要评估国家的面积、形状、疆界、位置和国都。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位于滨海之城,可称为海都;一为处于内陆,可称为陆都。
  海都又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多利用半岛、岛屿、峡角和海峡,向海洋开拓领土,移民海外。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自16世纪以来,欧洲人移民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时,由殖民地发展而成的独立国家,其国都或行政中心,也多在滨海之地,但当以后白人移民渐向内陆扩展,以便从海外祖国吸取供应,此类据点,为由海都向陆发展者,地位优越,往往成为独立新国家的国都。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若干国家,虽为滨海之国甚至岛国,然而不能算是海权之国,但也不是白种人的殖民地,而是以农立国的独立国,其国都也在滨海之地。
  所谓陆都,可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大陆国家一般海岸线短,领土略呈方形、长方形或近圆形,国都设于全国中心,交通方便,国防安全。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有的陆都甚至靠近边界,这种情况不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但位于气候适宜及重要经济地带而成为国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国都也有设于全国主要交通中心,所谓交通,主要为河流和道路。现代国都为铁路交通中心者,往往先决定为国都,然后由此为起点建铁路,向四方辐射。
  (四)由于地势因素——赤道低纬地区,终年高温,不适人居。高原之地,则温度适宜,适于人口聚集。
  (五)由于其他人文因素——加拿大的国都,选在渥太华,而不选其他地位适中的都市如多伦多、温尼伯或维多利亚,是因为该城为加拿大东南部人口集中之区,约占全国人口2/3。而且是法人区(350万)和英人区(650万)交界地带上,而该市人口中,法人占1/3,英人占2/3,恰好代表全国民族的比重。又如澳大利亚的国都定为堪培拉者,则全受该国政治影响。澳大利亚在1927年前的国都为悉尼,为该国之最大商港,人口百万,相当于全澳洲人口的1/7,国会认为国都不应设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也不应设在某邦土地之内,使他邦有不平之感,乃在新南威士州,划出2434平方公里之地,称为联邦国都,是为堪培拉,此为受政治因素而成为国都的佳例。
  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的世界里,民族或国家和地理环境到底有何种关系?这是政治地理上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最不容易研讨的题目,现在先把“民族”和“国家”这两个名词解释一番。
  民族起源于家庭,因为家庭产生宗族,由宗族而产生部落,由部落而产生民族。
  国家就不同,它是一个有一定的人口,限定的土地以及武力,并有明确疆域的团体组织,为着这个团体的一般利益而行使职权。它是执行机构的法人,而往往是富有民族情感的集团。国家的基础,应当建筑在民族之上。可是引发国家的民族感情,并不来自内在因素,而常是受外力压迫而发动的。
  种族相同,语言相同,宗教相同,都不是产生民族感情的唯一根据,更不是构成国家的主要因素。依人类学家所定的种族定义来说,欧洲没有一个民族,也没有一个国家是由单一的种族所组成的。譬如德意志人,这是诺底克人(即北欧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犹太人的混血物,称不上是一个民族,也不能说是一个种族。至于说同一语言和宗教是立国的基础,那也不一定。以往印度之所以不能有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局面,都归因于两教的对立和语言的分歧。可是为什么有数种宗教和数种语言的瑞士,竟能构成一个团结的现代国家呢?瑞士是由日耳曼、法兰西和意大利三种人而组成的,而且有多种的语言,可见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我们知道欧洲分国的政治图,和欧洲的宗教分布图,或者欧洲的语言分布图,是完全不一致的。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世界奇迹万里长城
更新时间2008…9…2 14:41:27  字数:834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世界奇迹埃及金字塔
更新时间2008…9…2 14:41:56  字数:1135

 埃及金字塔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这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我们最熟悉的,现存唯一的七大奇迹。
  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