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弟子规讲解-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此地,从小我们要告诫学生,以前的人他们教导孩子读书,通常他们还会观察。譬如说过去的老师,他们看到学生虽然很专注在学习,眼睛也盯着老师,但是如果老师所说的学生没有反应,也可以说学生完全不懂。所以在教学还有在学习的过程,或者我们在学习,或者指导别人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他所学的有没有效果?有很多人,他觉得他很认真,可是达不到那个效果,所以就灰心了,对自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样也非常的可惜。
  所以,末后一句话叫‘信皆要’。这个“信皆要”,有不同的解释跟看法统统对,他认为这个“信皆要”,指前面三项都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做到的。但是末学觉得一个人在这世间上,不管我们学习任何一项学问,或者功课,对自己都要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心,你就会有力量,还有精神,你会激发出来,勉励自己好好的再接再厉。所以,此地如果用信心来解释也可以通的。
  这一条告诉我们读书要有要领,这个要领是“心眼口”。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你的心,你能这样专注的学习,再加上你有坚定的信心,你读书就会读得很好。如果我们学习有障碍,这个时候应该要想一想,我是哪里犯错了。下面一段就讲到读书很切忌的一些现象,什么现象?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个现象就是你读了这本书,内心又想到其他的一本书。就好比学生做功课,现在写国语,他想到:我数学还那么多;写数学的时候,又想到自然:我自然还那么多实验没有写。如果你会这样心里有旁骛,会惶恐,会想到说:我还有那么多还没有做。你的心就起了很大的烦恼,就会起了很大的障碍。障碍你什么?障碍你不能专注做你现在的功课。
  所以,此地教我们怎么读书?你这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你的功课这一门还没有做完,你就专注。你专注之后,你就有智慧,你的聪明智慧不会被你这个心有旁骛给你分散掉。所以,你只要专心冷静下来,就可以一一的把它完成。千万不可以心里想着其他。这个‘勿慕彼’,就是不可以心里想着其他。其他,“彼”就是其他,其他的课,其他的功课。
  我们也晓得,成年人读书,有时候看到这么厚厚的一本,心里就想我要何时才能读完?往往也是虎头蛇尾,前面看一点,中间翻一些,后面再看几页,这一本书囫囵吞枣就全部看完了。如果像这样的话,这样的读书方式,我们要真正了解它个中的真理、真谛所在,往往没有办法达到。
  所以古人他们勉励自己,都是一部书读完之后,再读另外一部。我们看到历史的记载,唐朝他们的科举,太学里头,他们有《论语》、有《四书》、有《五经》,几乎每一部经典,他所学习的年限是一年。举个例,他们《孝经》跟《论语》要用一年的工夫,才有办法把它修学完毕。我们现代人,你叫他一本书读一年,就只有读那一年,那一年都是读这一本书,往往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耐心。他认为我看一看,翻一翻,翻完了就算了。但是古人做学问就大不相同。所以有道是一经通,所有的经典也都会通达,但是前面的耐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前面修学的态度在力行,在恒心跟毅力。此地来讲也是告诉我们,当你看一部书的时候,你一定要从头读到完。慢慢的看没有关系,你只要能通达理,其他也可以通达。
  所以它讲‘此未终,彼勿起’。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这们功课还没有做完,你就不要心里羡慕其他的功课。读书如此,做事也是如此。有的小朋友,不只是小朋友,很多成年人也是有这样的毛病,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他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所以就把这一件事情丢着,然后又做另外一件。做另外一件,还没有做完,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还没有办妥,所以又去做。结果到最后,你看三件事情都搁在那里。所以,这个也是很不好的习惯。读书贵在能运用,此地读书如此,要一部通达之后,再接着下一部,做事也应当要如此。我们再往下看: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这里也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次第,时间要会规划安排。我们都晓得,做学生的往往会投机取巧。怎么说?每天下课回来,他不知道今日事今日毕,不知道要把今天的功课先复习,就累积了很多;累积很多,到接近考试的时候紧张兮兮。这个时候时间非常的紧迫,就开始很猛的用功,非常精进,非常勇猛。我们也看到很多图书馆,平常没什么人,一旦快要考试的时候,真的是人满为患,很多人都挤在那里拼命的读书。这个也犯了《弟子规》里头告诉我们,我们读书求学应该每天都要读,而不是把它累积在一起,为应付考试而读书。
  这里讲‘宽为限’,就是你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个目标,譬如说我们今年,我们要看哪些书,你把它订下来,订下来以后每天按照进度来读、来用功。跟我们现在一般人完全不一样,读书是为了考试,尤其是学生。如果我们成年人,你是父母,如果每天把家事做完以后,你能开始展书来薰习,与古人在一起,或者看一些与知识领域范围之内、你工作范围之内的这些典籍,你能做很好的模样。孩子在家里,他看到母亲父亲每天做完事情,就把剩余的时间都在读书,你就树立了非常好的模范,孩子从小也会很喜欢读书。
  假使做父母的空闲下来就开始看电视,孩子也会跟你一样爱看电视。即使你在客厅看,孩子在房间做功课,他也会受到影响,他会经常开门看看,今天电视已经演到哪里。所以父母在家里能多看书,树立好榜样,孩子也会很喜欢看书的。
  过去曾经有一位长官,末学就请教他,他年龄已经有六十岁了,但是他几乎可以把一些法规法条背得滚瓜烂熟,非常的熟。我说:这些都很难背,我们年轻人记忆都不好,为什么你还可以背得这么清楚?他从右手拿出来一本小小的法规,左手拿出来,口袋又是一本,左上角拿起来又是一本。他就告诉我,在工作的领域方面,他凡是要了解的这些法规,他随时随地都在读。我就问他:你怎么背?像有一些法规几百条,你怎么次序不会颠倒?他就跟我说,每一条读五十遍,口要念出来五十遍,五十遍之后,再慢慢用记忆的方式来想一想,回忆一下。不行呢?法规法条要随时随地都要看,一有空闲就要看。他说从孩子出生之后,孩子看到父亲这么用功,所以两个孩子也非常的优秀,从小读书都不要大人盯他,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做为父母的,应该要有这样为小孩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不但可以相得益彰,同时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也会很轻松。为什么?你可以减少金钱,他不用补习,他认真,他就通达,所以何乐不为?
  此地也讲到,‘工夫到,滞塞通’。我们读书最怕遇到困难,遇到困难第一个反应就是说:好了,我不读了。然后把这个困难就跳过去了,尤其是理科。很多小朋友通常也有这样的毛病,遇到困难就不想去突破,就会觉得:好烦,我不会。再不然就把这个题目丢给父母。父母问他说:你会不会?他往往说:我会了。结果考试出来,一看到数学六、七十分,你问他,他好像会,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此地也告诉我们,“工夫到,滞塞通”。首先,我们要排除内心对这种困难的题目、困难的问题不要怕,面对它,就要想办法解决它。
  过去求学的阶段,也曾经碰到很难的数学,这个数学怎么办?没得问,明天要交,所以当天晚上我就花了三个小时,慢慢的思考,去推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我解出来,非常的高兴。从此之后,我对数学不再害怕。为什么?我认为我可以做到,只是时间长一点。慢慢因为你解除自己内心的障碍以后,你对数学不怕,你就会兴起这种兴趣。兴趣一旦建立以后,你多做了,慢慢这个解答就开始快了。从三个多钟头,后来渐渐进步,到最后数学就不怕了。
  所以最主要还是在我们内心,你有心去做,这个问题你就有能力去突破。可是你无心去做,你功夫没有下到底,你就没有办法通达。所以此地讲只要“工夫到”,你下的功夫足够,你的努力够的话,肯定你一些不能通达的也能通达。假使做学问当中,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心里有疑惑,应该怎么办?此地就讲到: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此地就讲到,当我们有疑惑,没有办法了解的时候,就应该随时随地请教会的人。如果是同学当中,先请教同学比较优秀的,这一科比较专门的,我们请他帮忙。为什么?你不能通达,你累积的会愈来愈多,尤其是数理这方面的,前面不懂,后面连带的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达,因为很多数理它是有连带关系。所以,此地只要心里有疑惑要把它记下来,‘随札记’,随时要把它记下来。
  ‘就人问,求确义’。你应该要不耻下问,别人比较了解,比较清楚,我们应该要很虚心的求教于别人。也有很多人,他不愿意替别人解答。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形怎么办?我们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譬如说参考书,工具书,它同时也可以替我们解决疑惑。但是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先去探究,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请问别人。
  曾经有一个母亲,她这样跟我反应,他说他的女儿当班长,可是家里电话每天她几乎要讲一两个小时,母亲就要我来告诫她的女儿。后来有机会,我就单独找她女儿:你为什么电话这么多?是不是你的朋友很多?她说:不是的,是因为同学有很多的问题都来请教她。我说:那这样会耽误你的功课,对不对?她说:对。我再问她:这些同学平常他们的学习态度情形怎样?她说: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