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赏赐,准予扩大官兵名额,增加军饷,给予好听的军号,升擢高级军官等等。
为权贵们效劳,一向是一场现买现卖的交易,双方互不赊欠,而以阔绰著称的童贯,
对于供自己驱使的鹰犬,更加不会亏待,这一点他们倒是可以放心的。
  童贯之所以特别优待这支军队,把它视为宠儿,其深心密机,决不仅仅限于给
他们以补偿。
  原来在朝廷权贵集团中素有军事实力派之称的童贯,虽然长期在西军中以监军
的资格参与对西夏和青唐羌族诸领袖的战争,实际上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监军”。
他发现西军的首脑们,无论是较早的统帅刘仲武,还是后来的统帅种师道以及有资
格与种师道竞争统帅地位的姚古,尽管他们内部之间也有矛盾和斗争,对他童贯,
都采取了同样的原则,就是“敬而远之”,把他当作鬼神,表面上很尊敬他,却不
让他在实际军务上沾边。他们决不利用童贯拉拢他的关系来压倒竞争的对方。靠拢
童贯虽然立刻可以增重天平秤上自己一边的砝码。但是违背军队传统的道德观念。
他们如果这样做了,首先就要丧失自己在军队中的声誉,以后再也无法统率全军。
西军是一支排外性很强的军队,有矛盾也只限于内部,外面的人,如果没有一点渊
源,很难插手进来,即使朝廷派来的大员也不例外。
  野心很大的童贯明白他要打进西军,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实力派,必须拿出水磨
功夫。多年来,他把自己的亲信例如辛氏兄弟、王渊等安插在军队的要害部门,又
把西军中的材武之士如杨可世等人努力拉到自己的一边来,使之成为他夹袋中的人
物。可是他们的地位、声望都远远不足满足需要。何况像杨可世这样的顽固派,也
未必肯完全倒向他那一边。
  在两浙战役中,童贯非常高兴地发现刘延庆这个宝货,这是他物色已久的理想
人物。第一,刘延庆对人民凶狠如虎,对上司驯从如犬,这种气质完全合乎他的脾
胃;第二,刘延庆早已爬到环庆路经略使的地位,也具有候补统帅的资格;第三,
刘廷庆在西军中受到普遍的轻视,这使他成为全军中的一个异端分子。他在任何时
候、任何场合中都不像种师道、姚古、赵隆他们那样顽固不化地表现出要保卫整个
西军的利益和名誉的愿望,反而利用了两浙战役中统帅部鞭长莫及、管不着他的机
会,捞进不少油水,肆无忌惮地破坏了全军的纪律,这增加了他对军队的离心力。
这三点都成为童贯特别欣赏他的理由。
  “咱家和刘延庆共事多年,一向小觑了他,真叫做是‘门缝里张望,看扁了人’
。”童贯暗暗地敁敠道,“谁知道他‘刘家的’竟是大有可用的,岂可等闲视之?”
  童贯决定了要在他“刘家的”身上大做文章,就制定两套方案,一套是要把西
军分割开来,使刘廷庆统率的这部分人马长期脱离母体,逐渐独立于西军之外,最
后直接归自己掌握。另一套是要使刘延庆取代种师道的统帅地位。后者如果实现,
他就可以通过庸碌无能的刘延庆来掌握全军了。去年两浙战役结束后,他就借口要
雕剿“草寇”,使折可存节制这部分军队在京东作战,后来移屯京西,不使复员,
在军队里做了不少工作。他又在朝廷里,大肆宣扬刘延庆的才略,夸大他的战绩,
提高他的官阶,优擢他的部下。所有这些,都是为以上两套方案服务。
  童贯的设想虽然周密,无奈刘延庆真有点不识抬举,他既懒又蠢,一时还不大
能够领会这个于他个人大有好处的分化运动。他的胃口只限于他看得见、捞得着的
实际利益,他的野心也没有大到想把种师道一口吞下去的程度——像种师道这样一
个庞然大物,谁要想把他一口吞下去,就会患消化不良症。童贯自己也明白,种师
道在西军中仍然享有那么高的威信,没有十足的理由是很难动摇他的统帅地位的。
因而童贯不得不把他的深谋密计暂时抑制一下,转入地下活动。

  (二)

  刘光世赍着种师道的军令到达淮宁府以后的第五天,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河北宣
抚使司派来的文字机宜②王麟和贾评两个带着一大批随从也接踵而至。就他们的任
务而言,本来没有派出这许多人来的必要,可是宣抚使是伐辽战争的最高统帅,宣
抚使司是指挥这场战争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支“胜捷军”是宣抚使司直接可以调遣
指挥的唯一的军队,而这道将要向这支军队传达的命令,又是宣抚使司在正式成立
以前就用它的名义发出的第一号军令。如果不派出这么多的人员来壮壮威势,就不
足显示出这个机构的权威性。何况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机构里已经挤满了那么多的闲
杂人员,他们早已用灵敏的鼻子嗅出,来出差一趟,既有油水可捞,又能博得个
“勤劳王事”的美名,一箭双雕,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们赍着文书,带着大令,像一群过境的蝗虫一样,把他们所过之处的麦
穗、稻粒吮吸一空,然后气焰十足飞到淮宁府。
  实际上他们赍来的命令与刘光世赍来并且已经下达的命令内容一辙,并无不同。
同样都要调动这支军队“克日北上,至雄州待命”。但是属于宣抚使司管辖的西军
统帅部没有通过宣抚司,竟然胆敢擅自调动宣抚使司的直辖部队,这在宣抚司的人
员看来,简直是目无王法,大逆不道。王麟、贾评一经发现这个严重情况,立刻把
刘光世找来,迎头痛斥一顿,问他眼睛里有没有朝廷、有没有宣抚使、有没有宣抚
使司?责成刘光世当着全体官兵面前,收回成命,然后由他们出马去传达宣抚司正
式颁发的出征令,
  王麟和贾评明知道刘光世的官阶要比他俩高得多,刘光世借浙东一战屠戮人民
之功,跃升为遥郡防御使,已成为当时知名的军官,他俩虽然仗着童贯之势,在外
作福作威,却不过是权门下的两条走狗,还来不及弄到一个像样的官衔(人们称这
批人为“立里客”,他们不以为忤,反而沾沾自喜,因为能够进出“立里”之门,
成为他的门客,这也是非同小可的了)。他们也明知道童贯正在有意识、有计划地
培养和争取刘延庆和他所节制的部队,曲意笼络他的部下,另眼相待。主人的心思,
走狗岂有不解之理!但是这些理由都不能抑止他们的发威狂,发威的本身,给他们
提供了一种近乎肉体享受的快惑。这种快感是出于生理上的需要,他们抵抗不了它
的诱惑力。
  此外,他们也窥测到这次童贯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西军抓到自己手里来,而不
像过去仅仅在名义上节制西军。他们对刘光世的咆哮如雷,实际上也是间接向西军
统帅部示威。打击了统帅部的威信,也就是为“宣相”效劳。如果宣相知道了这一
情一节以后,一定要击节称赞他们道;“孺子深获我心!”
  刘光世受到申斥,只好诺诺连声,他老子既然连儿子一起都卖身给权门了,他
又怎敢得罪这两条权门中的声势汹汹的狗?可是要纠正他的错误,却是很难做到的
事情,连得直接带兵的刘光国、辛永宗也感到束手无策,何况他呢!三天前,他们
好不容易,把部分军官找来,由刘光世宣读了统帅部的出征令,命令还未读完,军
官们就一哄而散。这几天,军官们更是跑得无影无踪。部队中当然找不到人,临时
寄寓的处所也不会有他们的踪迹。这大半年以来,他们十之八九的时间都在窑子、
勾栏、赌窟、博坊中混过来的。自从这支军队从京东调驻京西以来,淮宁府干这一
行的突然兴旺了,外地同行也纷纷流入,赶来凑热闹。军官们一头钻进这些老窠、
新窠,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轻易不肯再钻出来。你想想,如果碰巧这个队官沉醉
在哪位相好的潋滟酒波中,或者那个队官手气大好,一下子用三颗骰子挪出一副
“宝子”,这时你送了命令去,他会乖乖地跟随着传令兵应召前来开会听调吗?
  过了三天,刘光国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找到一部分军官,把他们集
合起来。刘光世撒消了他上次传达的军令,当众认了错。然后,敲起锣鼓,摆开全
副执事,王麟带着跟班,袍笏登场。他的这副好像戴着乌纱帽的猢狲相,在自己的
心目中产生了无限尊严感。他咳嗽一声,扫清喉咙,尖声地宣读起新的出征令。
  取消一个,又传达一个,把本来已经昏沉沉、醉醺醺的军官们搞得更加稀里糊
涂。但是归根结蒂,还是要他们出征。这是他们根本不能考虑、绝对不能接受的命
令,管你统帅部也好,宣抚司也好,谈别的还可以商量,为你们去卖命出征,老子
可万万办不到。
  他们有千百个理由反对出征。
  因为他们从两浙战争和京东一战中夺来的“战利品”还没在准宁府这座销金窟
里完全销化掉。这些“战利品”一定要放进这口大锅子销化掉心里才会舒服呢,彻
底销化掉,才能彻底舒服。或者因为他们虽然化完了全部外快,但在这新的半年中
又学会了许多新的谋生之道,例如克扣军饷呀、吃空额呀、勾结当地商人抛售军需
物资呀……总之,他们学会了许多过去在西军中大半辈子梦想不到的谋生之术,因
此也就适应了过去大半辈子梦想不到的新生活,彻底改变了人生观。他们的钱越多,
谋生之道越广,就越不想去干老本行。他们要终老在淮宁府这一片温柔乡中,谁也
不高兴到前线去为哪个卖命了!
  王麟的十足排场,并没有使他所宣读的出征令变得更加悦耳一点。他一读完,
会场下面就像踹翻了窝的黄蜂一样吵扰起来。
  继王麟以后,另一个立里客贾评登场。贾评一向自认为对军官们的心理状态作
过系统研究,他和王麟两个,今天各自扮演一个角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