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菩萨以种种身分、以种种色相在世间示现,慈悲到极处。这一些苦难众生一定要先救济他,台湾有一个慈济功德会,慈济到极处是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那是真正的慈悲救济。以这些财物救济,他没得吃送一点粮食给他,没得穿送几件衣服给他,救一时之急,不是长远之道。长远之道要从根本上救度,要教他破迷开悟,要帮助他恢复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无有穷尽的福报,这是真救济,这不是假救济,这是救济到极处。《地藏经》对一切众生,特别是对一切罪苦众生,从根本上的慈济。刚才我说得很清楚,一定自己先要依教修行,自己要真正做到,这个经典里面的字字句句的意思,你才能体会得到。做不到,依照人家的讲义来讲,讲得再好很难契机。一般说它不是味道,不是真正的味道,真正味道是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古德的注解提供我们参考而已,那是他修行,他证得的境界,从他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不是我们自性流出来的。一定要从自己心性流出来才行,然后我们跟经对照,跟古大德他们那些注疏来比较,深入的去领会。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这一段世尊说出他对菩萨摩诃萨的愿望。特别是在佛示现灭度之后,这个世间没有佛住世,没有佛住世众生就苦了,迷惑颠倒造作一切罪业,没有人教他。所以佛要嘱咐这一些菩萨们,“汝等诸菩萨大士”,‘大士’通常是对地上菩萨的称呼,对等觉菩萨称呼最多。“天龙鬼神”实际上都是菩萨应化的,如果不是菩萨应化,真的是天龙鬼神那是凡夫,很难理解佛陀的教诲。佛教他们要“广作方便,卫护是经”,《维摩经》上说得好,如果没有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你没有方便,纵有智慧,你也不能发挥。就如同人真有学问、有智慧,他没有口才,他上讲台他讲不出来,可是他写文章写得非常好。我们曾经遇到过这些人,文章确实写得好,上讲台不行,上课的时候不行,他的意思语言表达不出来。

    说法讲求辩才无碍,辩才也要求佛菩萨加持,怎样才能得佛菩萨加持?还是一个真诚的感应,我为众生,不为自己,才能得佛菩萨的加持。一般人求佛,为什么求得没有感应?求佛菩萨为众生里面还有自己,百分之九十九为众生,还有一点为自己,感应的力量就达不到。何况现在一般人弘法利生,大概的说我百分之九十为自己,百分之十为众生,大概是这种比例;一半一半的都希有,他怎么能有感应?这一些事实,希望我们同修要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在末法时期我们业障都很重,如果不得三宝加持,决定没有能力讲经,这是实实在在的。这经上讲,连地藏菩萨为我们说法都要承佛威神所加,何况我们凡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没有善巧方便,我们就没有能力表达,没有能力把甚深的经义,显示令初学很容易听懂。

    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决定不可以有爱见之心。爱是什么?我喜欢。见是什么?我的主意、我的见解、我的想法、我的作法。如果用这种心态庄严净土,成就众生,你就有妨碍、就有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自己真实的智慧,障碍你自己的功德。你要问为什么?佛给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不是二。我们自己有爱见之心就是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迷惑,分别执著是烦恼,分别执著是障碍,障碍心性;心性里面无量智慧、无量德相、无量的功德统统被障碍了。这是最难的一桩事情,它是事实真相。如果我们离开爱见,或著说离开分别执著,爱见就是分别执著,你的心才真正是清净的。《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我们从这五个字把它延伸成十个字,让大家好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从这五个字里头衍生出来的。常存此心,这个心就是庄严佛土,就是成就众生。落实在事相当中,落实在生活里面,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最后念佛,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如果不念佛,我们最高只能到菩萨的境界,念佛就到佛的境界,大圆满,真的究竟了。果然用这个心,我们的修学、我们的工作,决定不会有疲厌,疲是疲倦,厌是厌弃不耐烦。

    昨天在居士林悟全法师来告诉我,他生惭愧心。他说我们廿四小时念佛,年轻人不如居士林许多的老太婆,年轻人念到半夜疲倦了,全身都不对劲,支持不下去了。可是老太婆还继续在那里绕佛,还在那里念,念到天亮她也没有疲倦,天亮之后她还去扫地,还去打扫环境。看到之后,他的心里很难过,我们不如她。你为什么不如她?你有妄想,她没妄想,你心不清净,她心清净。你念佛念久了心里生烦恼,所以全身不对劲;她生法喜,她快乐得不得了,愈念愈欢喜,愈念愈起劲,愈念愈有精神,这是真的。所以人真正得禅定,他就永远不会有疲厌,得禅定的人可以不要睡觉。财、色、名、食、睡这叫五盖,这五种把你的真心本性盖住了;盖就是障碍,障碍住了它不起作用。

    所以我昨天告诉他,一定要修清净心,清净心能达到这个目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你的心,这是讲凡夫,不是讲圣人,不是讲学佛;你的兴趣能够集中在一点,那个人也不疲不厌,各行各业都有。读书的人喜欢书本,他读书不觉得疲乏,不觉得厌倦。科学家他们在研究室里面,往往是废寝忘餐,吃饭忘掉了,睡觉也忘掉了,那是什么?他兴趣之所在,这都能达得到。我们也曾听说,法国以前的拿破仑一天睡两个小时,有超过一般人的体力。那个体力从哪来的?专注,他对事业很有兴趣,一心一意为事业,其他都忘掉了。世间人尚且能做得到,何况修道人?所以修道的人在入定的时候,入定不是睡觉;如果说盘腿打坐入定他睡觉,睡觉的样子很难看,为什么?一定是头跟脚勾起来,那是在睡觉。如果他是入定的时候身体笔直的,他不是在睡觉,他定中有他定中的境界,不是睡觉,他清醒的。你要想叫他出定,在他耳根面前引罄轻轻的敲三下,他就出定了,这是有人叫他了,所以要晓得他不是睡觉。打坐睡觉看得出来,他打呼了,头跟脚已经连在一起了。这些障碍我们必须要克服,要恢复我们的精神体力才能弘法利生,才能够接受世尊的嘱咐,‘广作方便,卫护是经’;卫就是守卫的意思,卫护就是守护的意思。

    佛在此地劝菩萨,实在讲也是劝我们,这个经对于现前的社会,对于末法众生非常重要。我在讲席几十年了,我常常劝勉大众,大乘佛法的修学《地藏》是基础,地是心地,我们现在人讲心理建设,所以这一部经里头说的什么?心理建设,这是根本。从这一部经里面才能生出大爱,现在人讲博爱;‘博爱’这两个字出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法里面讲大慈大悲。大慈悲心从哪里生来的?从这个经里头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经是根本。这个经的内容就是讲孝亲尊师,这是以孝道为基础,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孝道里面生的,此经的内容是大孝。从孝里面生慈悲,从慈悲里面生智慧,慈悲是福,福至心灵;从智慧里面,才真正发起大心普度一切众生。

    末后说,“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涅槃是真的不是假的,涅槃是不生不灭,涅槃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所以佛在此地劝导大家,必须广作方便,卫护流通,而且要注重效果。一定要帮助大众,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永远不堕三途,脱离苦海。在这个时代要想真正离苦得乐,永远不再退转,那就非求生净土不可。如果不求生净土,在菩萨位次上还有退转,退转是个非常大的麻烦事情,这是劝我们念佛,道理就在此地。请看经文: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这一段是讲当机启请。当机的人是一位菩萨,普广菩萨。普广菩萨代表在会的这些菩萨们,接受世尊的嘱咐,发愿流通这一部经典,弘扬这一个法门,他来做代表。菩萨名号里面的含义,跟佛放光、以大声宣布,意思都相应。‘普’的意思,普是普遍,遍及才叫普;‘广’是广大没有边际。感跟应都相应,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劝导与会的菩萨,佛是感,菩萨们听了之后愿意接受,这是应;由此可知,感应是双方面的,互为感应。青莲法师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解释菩萨名号的意思。‘从心发智,智弥法界’,这叫普,解释得好。没有智慧不肯接受,现在把这个事情嘱咐给你,你还在推托、还在客气,不敢承当,与会的菩萨不如此。他们从真心里面起自性般若智慧,这个智慧普遍法界,普的意思。智才能导行,也就是说智落实在事相就是行为、就是行止;智遍法界,行也满虚空、也遍法界,所以叫广。真心是体,普广是用;普是讲智慧,广是讲事相。也显三身是一体,也显三德是一体,他这边是讲心是法身,普是般若,广是解脱,解脱就是方便自在,我们所讲的自在随缘,自在随缘就是解脱。这一段意思也很深,我们应当善于学习。

    佛法里头都是讲真相,真相决定不可以执著身是我,把身外之物,看作我所有的,我所。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你才真的觉悟了。你要能把我、我所放下,放下不容易,你为什么放不下?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你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如果真的清楚、真的明白,你就很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