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去找?真正是百千万劫希有难逢。这个盛会我们遇到,这个缘在此地成熟,不可思议,我们深深相信这样殊胜的因缘,将来必定在中国成熟,而且我相信在中国成熟的时机愈来愈近。从什么地方知道?从讯息当中传来,中国念佛、念《无量寿经》的人愈来愈多,这是非常好的讯息。新加坡这个地方南洋的佛国,这个地方小,中国要成为佛国,全世界的人有福。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地藏菩萨在往昔因地当中曾经做过小国王,跟他邻国一个国王朋友,这两个国王都是用佛法来治国,以十善业道教化人民。我们在经上看到,以十善业为治国的根本,那是菩萨国王、是如来化身,这是一切众生、一切人民真正有福报,感应得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化现为国家的领导人,这是希有难逢的大事。也许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会看见,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政府里头一些官员是菩萨示现的,人民有福。

    注解末后在第三行,我们从末后这一句来读起,我念给大家听听,‘今专读不思议开显之经’,这句话重要。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实实在在讲,跟《无量寿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同一类,《无量寿经》上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跟‘不思议开显’一个意思;那《华严》更不必说,我们在此地已经讲了七十座,虽然经文讲得不算太长,讲得很详细,诸位都能够体会得到不思议开显之经,这三部经都是不思议开显之经。‘罪顿消而功速成,何事多求,杂乱心志’,这是劝我们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华严经》大,你能够专依一品、一章,都能成就不思议的功德,‘罪顿消’,灭罪快,功德很快就成就。‘何事多求,杂乱心志’,这两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多少年轻发心的大德在家、出家,勇猛精进,但是到最后没有很好的成绩表现,原因就是他学得太多,修得太杂了。

    我在这一生经验当中告诉我,我专修专弘,一门深入,我是专依《阿弥陀佛经》,晚年宣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大本《阿弥陀经》,我在《阿弥陀经》里面专攻蕅益大师的《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我的一生功力用在这上面;讲其余经论,这是接受邀请,看到没有人讲。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必须要学习讲台经验,你发心讲经,讲台经验是非常重要,不能离开讲台。这李老师过去嘱咐,他举个比喻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曲是唱歌,唱歌的天天要唱,每一天要调嗓子,打拳的人每一天要练习,三个月不练习筋骨就僵硬。讲经亦复如是,天天要上讲台,千锤百炼,所以人家请我讲什么经,我就讲什么经,我把这个当作讲台训练来看,是在讲台上取得经验。依我的意思来讲,一部《弥陀经》讲到底,我不会讲第二部经,但是我讲这部经大家不愿意,他们喜欢听这个、听那个,恒顺众生。从恒顺众生当中学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是什么?讲台经验,跟大家结结法缘,取得讲台的经验,是这么个道理。

    另外一个因素,讲经的人太少,多讲几部经留下这些录像带、录音带,给后学做一个参考资料,帮助后学,这也是我一个愿望。所以我讲的不是我本学的,我本学的就是一部《阿弥陀经》。所以说是一事修行非常重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连佛法也要放下,佛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往年在这边讲过一部《金刚经》,也讲得相当详细,这一部经是韩馆长,与此地一位同修郑英良居士,两个人发心启请。我想想有一些念佛的人念得不如法,不得受用,所以她们启请我说也好,让他们听听般若法门,帮助他们看破、帮助他们放下,然后这句佛号才能得力,所以用这个方法来辅助念佛功德。

    我们再继续看下去,‘此即南岳有相安乐行也’,南岳是天台家。‘言修行者,谓如说而行。若闻而不行,如说食数宝,何济饥贫。谚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是真实训世语耳’,末后这几句好,劝勉我们要真修。学佛第一个要建立信心,我们相信老师,老师是释迦牟尼佛,老师决定不欺骗我们,深信老师真诚慈悲教诲,然后要懂得老师教诲的意思,要解其义。解义之后要认真去做,依教奉行,这样才能得真实的利益。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

    这是世尊对坚牢地神所说的话。“汝以”,‘汝’指坚牢地神,你“以本神力,而拥护之”,拥护一事修行者,专修专弘的这个人;你以本神力去拥护他,我们世间话讲保佑他、加持他,让一切灾害及不如意这些事,他听都听不到,何况他去受?当然他不会遇到。这段话是世尊嘱咐坚牢地神,劝请坚牢地神要保护这些人,帮助他们成就。注解里面我们也念一念,这一段注注得很好,‘敕地神拥护者’,敕是上对下,这是叫他。‘以此善信,若佛现在,足称四信。今于灭后,可当五品’,四信跟五品都是天台家讲地位的名称。天台智者大师这是如来示现的,许多人都晓得,史传里头也有记载,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释迦牟尼佛应化在中国。诸佛菩萨再来示现的很多很多,身分不暴露,我们凡夫不认识、不知道。

    而智者示现念佛往生西方世界,他在往生的时候他的学生向他请教:老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智者大师很谦虚:‘因为我领众’;领众是什么?管事,操心;‘所以品位不高,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生凡圣同居土,这是示现教导我们,为大众服务,管理这些行政业务是牺牲自己,舍己为人;意思就是说,如果他不领众、不管事,他只有清修,品位就高了。牺牲自己的品位,成就大众,功德无量无边;这是大慈大悲,不求自己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就大家,这是菩萨。但是这个地方我们要仔细去观察,他的牺牲是有底限,不是说管理大众事情,将来自己不能往生,还要搞六道轮回,那就大错特错!他有个底限,决定往生,往生品位差一点没有关系,希望你们大家往生的人品位都比我高,我比你们低,行!我决定得生。所以他们是有底限的,不是不能往生,决定得生净土,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不是说专门为别人,自己将来往生都错过了,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智者大师示现,给我们的启示。

    五品位是什么?这个地方也是讲五品位,这个一事修行者,供养,转读,依经,依教奉行,一门深入。天台的五品位第一个叫‘随喜’,在随喜里面断疑、断散乱心,专修专弘,专就破散乱心,他的心神是专注,他不散乱;换句话说,他妄想少。第二‘读诵’,他读诵专读一部经,专学一部经,他不杂,减少污染。第三‘欢喜说法’,破吝法,世间人吝财,学佛的人、出家人没有财,没有财有法,怕的是吝法,你有法不肯教人,不肯传给人,欢喜说法破吝法,这是障碍,这是大烦恼。第四‘兼行六度’,第五是‘正行六度’,兼行六度是什么?是自己修,这个六度是自利,不是对他,所以叫兼行,是自利。布施是什么?布施是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布施,这布施没有对别人有好处。持戒是自己在生活中规规矩矩,自己用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都自己。忍辱是耐心,在修学上有耐心。所以这个六度完全是对内、对自己,兼行六度;它的效果破无明、长智慧。

    正行六度是从事相上帮助众生,所以正行六度跟兼行六度差别在此地。正行的布施就是利益众生,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对外、对人,不是对自己;兼行六度是对自己,正行六度是对别人。所以在正行里面要破四相,像《金刚经》上讲‘即相离相’,不是不做,很认真、很努力去做,虽做不著相,在这里面修‘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般若经》上讲‘三轮体空’,这种修学法自利利他。领众修行是正行六度。可是在正行六度里面,能够离一切相那就是兼行六度,正行就是利他,兼行自利。不著相就自利,就能破无明;著相不能破无明,著相就变成福报,变成世间福报,修福。这样的修福,像今天李木源居士主持居士林、净宗学会,实在讲就像智者大师一样,他如果著相,将来果报大梵天王,他要不著相,西方作佛去了,这个修的是真实的福报,大福报。

    所以他们修行的功德,天台家讲跟藏教‘五停心观’类似,境界差不多相同。五停心观:数息停散,停就是止的意思,数息观是止散乱,不净观是止贪心贪欲,慈悲观是止嗔恚,因缘观是止愚痴,念佛是止一切业障,所以跟五停心观的境界类似。智者大师讲他往生只有五品位,‘可当五品。以读经,是第二品。供养,乃第四兼行六度品’,这是我把五品位的大意略略的给诸位介绍出来。我们看注解往下看第二行,‘始由一念信解’,开始我们初学佛的人接触,相信懂得,明了它、理解它。‘以至深信观成’,明白之后,又真正能够依教奉行,信心就加深。观成是什么?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改变,逐渐逐渐我们想法看法,跟如来、菩萨看法想法相接近,这就超凡入圣了。超凡是超越凡夫的见解,接近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是人,跟诸佛菩萨的看法想法相同。‘当知五品观行为如佛’,五品观虽然不很高,凡夫做得到,太高了凡夫做不到。五品观是凡夫可以做到,凡夫这种心行也很像佛,接近佛、很像佛,‘故令拥护也’。所以世尊嘱咐,这个一事修行的人,虽然是凡夫,跟佛很接近,跟佛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所以嘱咐坚牢地神要保护他、要拥护他。

    这一行末后,这是《金光明经》里面所讲,在四十三面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