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布施波罗蜜。为社会大众服务,最重要真诚心、清净心,我们尽义务不求报酬,自己的生活衣食足够了,绝不贪图奢侈享受,如果贪图这些,你所修的福就报尽、就报掉了。你不希求福报,福报是累积在那里愈积愈厚,就变成不可思议的大福报;大福报自己还是不接受,把这个大福报供养一切众生,成就自己无量无边的福报;无量无边的福报还不享受,无量无边的福报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你说多圆满、多快乐!人生第一大乐事,无过于这个快乐。
我们住小房子,过简单的生活,有什么不好?过得多么自在,何必要住豪华的宅第,出门有很多人前呼后拥,我觉得那个生活反而不方便;出去还要带好多保镖,行动不自由,富贵过了头。住在家里头怕人抢劫,还要请很多警察来保护,实实在在讲这是无形的把自己囚禁起来,得不到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必如是?你有财富为什么不舍?舍了之后才真正得自由自在,佛经里面常讲‘解脱的生活’,那是最美满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就对了。我们学佛要明理,要了解事实真相,要肯修布施,肯为社会大众服务,奉献我们的身心,奉献我们的智慧能力,为大家造福,不要享福,那你就获福无量了。这是总结施福。
“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下面是总结回向之福,回向的福报。‘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为什么原因?因为前面你是大慈心,大慈心是佛心,不问你修的功德多少你都会成佛,因为你是用佛心来服务社会大众。“何况释梵转轮之报”,这是比喻你连作佛都能办得到,何况这些小小的人天福报。‘释’是欲界天主,‘梵’是色界天主,‘转轮’圣王是人间最大的福报,这四个字是说六道里面的大福报。作佛是世出世间究竟圆满的福报,究竟圆满的福报你都能得到,何况六道里面的小福报?百生、千生,这是六道里面小福报,当然可以得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布施不能不修,对自己有真实的利益,世出世间一切法只有这个法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佛家常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在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你能带走。佛给我们讲的话要记住,‘国土危脆,人命无常’,得人身最可贵的,我们今天讲得人身,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就是修福,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那你这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讲有意义、有价值,实在讲是很空洞的、很抽象的,意义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这段经文讲得详细落实,这个价值意义是永恒的福报,你生生世世享受不尽的福报,意义价值在此地。
如果我们还有一念贪心,还有一念吝惜之心,还不肯为大家做出圆满的服务,自己还要留一点,你所修的福就少了,你的果报就不殊胜,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福报,都在你一念之间。我们这一念是不是为别人想,为整个社会想,为国家想,为全人类想,你的福报就大;斤斤计较为自己一生想,为我这个家庭想,你的福报就小了,很小很小。你为个人想,你修的福报,你来生是得一身的福报,自己一个身或者自己一家,你的福报就那么大;你自己一身,得到你将来身体健康强壮,你要是为一家,你是一家的家长,你一家过得很幸福,哪里能像经典里面,作大梵天王、作忉利天王,你没有这个福分,为什么?心量太小了。
所以修布施是同样一个事情,果报大小,这个品的品题就‘较量福报’,都在你的心,都在你的量;你的心量大,一念大慈悲心,那个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小小布施之福,被心量扩大了,毕竟成佛,所以那个回向就是大,心量就大了。我们为什么不用大心量?要学习用大心量,那你一切都大,毫发之善都变成虚空法界的果报。我们在《华严经》上学了拓开心量,佛在这一会当中也教我们拓开心量,所以这一部经跟《华严经》无二无别,同一个境界。拓开心量为一切众生服务,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也会非常欢喜、非常高兴,我为一切众生得福、离苦得乐而牺牲,我多快乐、多值得!决定不为自己丝毫的贪欲,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这才是真正实践佛陀对我们的教诲。
请看底下这段经文,第十八面,十八面一开端小注里头有几句话,我们应当把它记住,这是青莲法师引《五道罪福经》里面一段经文,我们把它念一遍。‘贤者好布施’,此地贤者就是菩萨,好布施的人就是菩萨,好布施用现在的话来说,喜欢为人民服务,热心为人民服务,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贤者好布施;‘天神自扶将’,扶将是帮助,你能感动天地鬼神帮助;‘施一得万倍’,这是讲果报,你布施的果报不可思议,比你所布施的超过万倍都不止;‘安乐寿命长’,这是第一首偈,说明布施的福报。第二首偈,‘今日大布施,其福不可量,皆当得佛道,度脱于十方’。前面这首偈就像我们刚才讲总结布施福,后面这首偈就是总结回向福,这两首偈。我们一定要醒悟过来,从往昔迷惑颠倒、悭贪吝惜,醒悟过来、觉悟过来,把过去错误的这些观念,想法、作法完全舍弃,我们要跟佛学,我们要听从佛的教诲,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作风。从今而后我们起心动念,要念社会大众的苦乐,要念社会大众的祸福,与社会大众不利的,决定不能做,不但不能做,想都不能想,与社会大众有利益的,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道理要清楚。如果我们贪财,把社会大众的财富据为己有,果报必定堕地狱,特别是救难之财。
过去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以后他写在书上,他有好几本书流传给后世,好像是在《八大人觉经讲记》里面有这个故事,朱镜宙老居士的《八大人觉经讲记》。好像这个故事《影尘回忆录》里头也有,是同一桩事情,《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的自传,这是在老一代,他们是同时代,年龄也差不多,亲眼看见的。那时候在上海有一个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头,这是民国初年。而这个人非常富有,在清朝时候作官,官也做得很大,民国成立之后,清朝推翻,他就躲在租界里头当寓公,那时候租界受到外国人的保护。晚年他也学佛,修桥补路,在佛门里面布施供养,常常修福不落人后,在佛家里一般人是大善人,把他当佛菩萨看待。
过了没多少年他死了,死了以后,他有好几个姨太太,其中好像第四个姨太太,大概是第四个,我记得不太清楚,对他非常想念。正好那个时候有一个法国人,通灵的,可以跟亡人往来,他这姨太太听到有这么一个事情,就去找这个通灵的外国人,能不能把她的先生找来,跟她见见面、谈谈话。这个人说可以,可是他要的钱很多,那时候好像是要一千银元,那不是很富有的人家请不起,反正她家里有钱,所以就请他找。把他生辰八字、姓名告诉他,什么时候死的,死了以后葬在什么地方,他有能力去找,结果请他去找,他找不到。找不到,当然这个姨太太就很生气:你是不是骗我的?他说:我决不是骗你的。他说:如果你要有亲戚朋友最近过世的,我再试一个给你看看,我不骗你,我收一半价钱。所以她就好,试试看。正好她先生的大儿子也死了没多久,就把她大媳妇带著来,也找这个外国人,价钱收一半。果然没有多久,他就把这个人的魂找来,找来之后是附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就问他;附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的行动态度确实像她死去的儿子,声音也像。就问他:你的父亲过世,为什么他找不到?他说他父亲死了之后就堕地狱。所以这个法国通灵的人,鬼道他有办法找到,地狱就没办法,他堕地狱。
他是大好人,修桥补路,天天拜佛、念经,在佛门做这么多好事,他为什么会堕地狱,哪有这种道理?这个儿子说,他从前在清朝作官的时候,有一次皇帝派他去赈灾,他大概把这些赈灾的钱吞没了,所以许许多多的灾民得不到赈济死了,这个罪业太重,以后怎么样修行,没有办法弥补,还是堕地狱。这个事情很少,没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朋友现在还在,可能这个朋友对他知道一点,你们可以去打听。结果他这个姨太太,就找到他这个老朋友,问问有没有这个事情?他老朋友想一想是有这个事情,他是做过钦差大臣,去发放赈灾的赈款。但是也有一些人晓得,他把这个钱吞没,吞没多少没有人知道,他这个老朋友也不晓得,他说确实有这桩事情。这是他铸成的大错,你看看贪图这一点财物,自己能过几天好日子?晚年造什么样的好事,都没有办法弥补,还是要堕地狱。堕地狱,我们在这个经上就看到,受苦是无数劫。
所以救济灾难这个钱一点都不能动,这不得了,这个过失不得了,这种钱是人家救命的。这是看到这些钱财要贪图,那果报都在地狱。我们看到这个大灾难,全心全力去帮助都来不及,看到人家能够出钱出力来救灾生欢喜心,要跟进修随喜功德,怎么可以在这里面贪图,起贪心,这个造极重的罪。凡是救急救贫,这个功德最大,我们在经上看到,如果在这里面起了恶心、起了恶念,要去障碍它、破坏它、侵夺它,这个罪过都在地狱。财布施如是,法布施更如是,法布施里面特别是佛法,佛法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教学,障碍佛法的流通就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果报是在阿鼻地狱,五无间地狱。
诸位要是读《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就懂得,这一部经是大乘经,是在《宝积经》里面的一分,《宝积经》这是一个大单元,这里面是一个单元,《无量寿经》也在《宝积经》里面说过。这一部经,佛是毫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