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土宗的证就是往生;他肯念佛,他真的往生了,那证果了。因缘是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识,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是缘分。这就好比果园里头果木熟了,熟了先采,还没熟的佛菩萨再等待。可是凡是根熟的众生,不是偶然的,无量劫的薰修在今天成熟,这个机缘非常难得、非常希有。

    我们建立念佛堂,现在念佛堂每一个星期九十六个小时念佛,每一天听经两小时;一个星期有十四个小时听经,九十六个小时念佛。我们希望这个念佛堂能够永久保持下去,解行相应。进念佛堂的同修都能够生欢喜心,这给我们很大的安慰,我们知道做得如法。如果不如法,进入念佛堂不会生欢喜心。他念得欢喜,假以时日,我们相信他一定有成就。现前能得念佛三昧,一般讲功夫成片,法喜充满,他能得到这个境界,就决定得生净土。在这一生修学的期间,势必要断绝外缘,这一点很重要。凡是在念佛堂念佛,将来不能往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外缘没有断,心一面念佛,一面还系念著外缘,这是障碍。临命终时,再一念攀缘到外面境界,那就又是旋出旋入,这非常可惜。要避免这一重的障碍,必须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平常要下这个功夫,统统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成就关键就在此地。一定要晓得,不能把外缘放下总是障碍。再看下面经文,这是世尊用个比喻来说: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师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

    “譬如”就是比喻,下面说个比喻。“有人”,这个人就是六道里面的众生。“迷失本家”,‘本家’就是指我们自性,迷失了本性。“误入险道”,讹跟误是意思一个样的;误入险道,‘险道’就是指六道轮回,在此地特别指三恶道。其实佛家常讲轮回路险,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六道里面都有邪恶,色界天以上比较好一点,因为他有定功,我们常讲的定共戒,他不造恶。虽不造恶,无量劫来的这些恶习气种子他都在,他没有断掉,只是禅定功夫把恶习种子控制住,它不发作而已。一旦他的定力失掉,恶习力量依旧是很强大,马上就爆发了,所以他堕恶道、堕地狱。我们一般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恶的意念愈是压制,压制是暂时控制住,一旦压不住,爆发起来那就很可怕!这是同样一个道理,何况是在三途?

    所以这种现象,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现前的社会状况,大家都明白了。现前社会我们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我们六根所接触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岂不就是经上讲的,“夜叉、虎狼师子、蚖蛇蝮蝎”吗?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哪一样不是有毒的?哪一样不是毒害我们法身慧命的?遍地都是。《楞严经》上佛讲我们这一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就是此地讲的,‘夜叉、虎狼师子、蚖蛇蝮蝎’这一类的,你看到是个人的样子,心里面充满了贪嗔痴慢。我们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这是险道。

    “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须臾’是很短暂。现在社会尤其可怕,六、七十年之前我们作儿童的时代,社会还相当纯朴,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染污很少,你见不到,你也听不到。我们生长在农村,尤其纯朴,十一、二岁都还保持天真,天真是不懂事,生活在大自然当中。那个时候童年是真正幸福,不懂这些人事。在那个时代,民间小礼、小义这些小节都很尊重,都还很讲究。现代社会变了,不要说再往以前说,就是六十年以前社会,跟现前的社会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现在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完全是诱惑。所以我们观察现在的儿童,一、两岁他就懂事,这个懂事是什么?天真没有了。他就有虚伪,他会讨好大人,他天真的心没有了。他会察言观色,来应付大人,厉害!从哪里学的?电视里学的。还不会说话,一天到晚两个眼睛就瞪著电视,他都学会了。所以现在作父母的对儿女难管教,为什么?他懂得东西太多了。电视实在讲不是一个好东西,它是个很好的工具,可惜现在里面的内容是很糟糕。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要明了,经上讲,特别是在现前的社会,我们读到这个经,佛真是字字句句都是说明我们现前生活状况。接著看下面经文:

    【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

    “知识”,我们讲善知识。他有智慧、他有见识,环境里面一切的险恶,他都知道、他都明了,而且他有方法能够解毒。你遇到这些毒,他有方法帮你解毒,“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夜叉诸恶毒等是外面的诱惑,内有贪嗔痴慢的恶习气,外面又有这些诱惑,你怎么会不遭难?险道就是我们现前的社会,你在现前社会,须臾之间你就遭诸毒,就中毒了。你中毒了,将来果报就在三途,决定是事实。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下面说:

    【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

    这个知识在此地讲就是指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有智慧、有德能,他确确实实有能力断贪嗔痴,有能力防范外面的邪恶,他有能力。他遇到“迷人”,‘迷人’就是在六道里面造作恶业的这些人。既然造作贪嗔痴的恶业,那就是“欲进险道”。现在你在造业,果报没现前,很快果报就现前了;身死之后必堕恶趣,欲进险道。菩萨看到这些人警告他,“咄哉”是呵斥的意思。接著是问他:你为什么要走这个路?也就是说你为什么缘故造这些恶业?造恶业这些事前面都说得很多,实在说这一些事情我们不难理解,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一切的造作。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这条路是三恶道。内心里面是贪嗔痴慢,言语造作是损人利己,你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是你想入三恶道。

    你入三恶道,你有何“异术”?‘异术’是方法,你有什么方法能够不受这些毒害?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菩萨才有,而且这些菩萨还不是一般小菩萨,小菩萨还不行。经上讲法身大士他们行,他们示现在六道当中,跟这些邪恶和光同尘。表面好像跟这些人造作没有两样,其实心地清净慈悲,他的种种造作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所以他“能制诸毒”。在这个境界里面染而不染,相上好像是染污,其实他心里头一丝毫没有沾染,这才行。凡夫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就要懂得远离。所以古时候修行人,道场为什么建立在山林之处,人迹罕至之处?这就是与社会隔离。如果不隔离,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免动念、动恶念,贪嗔痴的恶念。所以古人建道场一定要建立在深山里面,让你到那边去相当不方便。你到道场去,你一定是求法,你没有事情绝对不会跑到那里面去,所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它隔绝。

    现在在今天社会困难,中国大陆寺院丛林,从前去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现在都开了公路,车可以上去,甚至于听说还有缆车更方便,高山上面一样有电视,有无线电的广播。从前是要隔离,现在不但不要隔离,想尽方法来接触,那就是佛在此地讲,你‘有何异术,能制诸毒’?这两句话要对我们现前人来讲很现实,我们要把这八个字常常记住,常常提醒自己,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还是回避一点好。我们的道场虽然每一层楼都有很多电视,这电视跟外界不通,看不到外面的讯息。都是我们内部讲经念佛这些节目,这是我们道场这个作法,时时刻刻我们要做防范的工作。再看下面经文:

    【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恶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这是比喻众生听经闻法忽然觉悟,知道贪嗔痴慢是自己严重的病毒,知道外面五欲六尘是不良的诱惑,他真的明白、真的觉悟,他晓得那是恶道。起心动念与贪嗔痴相应,决定是造三恶道的业。你今天造恶道的因,哪有不受恶道之果?这个事实要懂得,所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要受恶报。他知道这是恶道,他自然就退步了。“求出此路”,一定要把恶的缘断掉。断恶修善,把恶的缘断掉,增长自己的善缘,增长自己的善力,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临命终时善的种子先成熟,你就能够往生善道。一切善因当中佛告诉我们,念佛是第一善,尤其是念阿弥陀佛,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果报殊胜极了。这是个真正顿超的法门,所谓是横超三界,即生成佛,当生成就。他要是真正明白、真正觉悟,他就回头了,这也是证明,他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真的成熟了。

    实在说这种人不多,我们看多少学佛人、多少修行人,习气还是不断,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都明显得看出来。他还是有贪嗔痴慢,并没有把念佛看作第一,念佛好摆在第二、第三,还是把名闻利养放在第一。他这一生有没有成就?太难太难了!很不容易成就。这就说明他念佛善根并不是很强,他恶习的力量非常非常强大,这一生当中也像过去生中一样,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这一生还是去不了。真正去了,是彻底放下。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那些老太婆、老阿公,不要小看他们,他们不认识字,我们看他是无知,看他是很贫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人瞧得他。往往这种人真的作佛去,他真的放下了,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他们念佛能成功,他们这一生作佛。我们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很能干,结果还要搞六道轮回,还要堕三恶道。所以修道老实是最可贵,我们的麻烦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