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代名妓-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权重握,阮大钺得意之极,马上着手清除异己,陈贞慧、吴应箕等
转眼被捕下狱。

侯方域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会伸向自己,只有远走高飞,才
可能逃脱此难。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楼中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两
个难舍难分的人儿,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侯方域几次想挪动脚步可都又停
下来,怀里紧紧抱着李香君,眼中满是凄切。他叹了一口气,说:“人生难
得一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为何我们不能不分离!”

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
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
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
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样可以魂来梦往!”

李香君的一番话给了侯方域一份坚毅、一份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了
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师扬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侯方域父亲
的门生,为人忠贞耿直,在扬州加紧操练兵马,准备抵挡清军的南下。侯方
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为抗清报国而效力,使侯方域壮志得酬。
他与南京的李香君频频书信往来,倾诉相思,畅谈报负,彼此的心紧紧连在
一起。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
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明确表示要一心等侯公子归来,有许多猎奇好艳的
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的主意,无奈此女吃了秤砣铁了心,
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客人们只好望楼兴叹。

可是,不久又出了个难以对付的人,此人就是佥都御史田仰,他督运
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为弘光皇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
马士英与阮大钺为弘光臣子举行盛大的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席间,田仰表
示久闻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把她收为侍妾。这一下可让阮大
钺逮住了机会,他早就想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闻风远走,害
得他无从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一方面讨好了田仰,一方面
也撕散了他们那对鸳鸯,聊泄心中积愤,岂不是一箭双雕!

第二天,阮大钺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
地一口拒绝,她说:“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以前我就
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谁知这里还在劝来推去,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来到了媚香
楼下,这便是阮大钺订下的强娶之计。娶亲的队伍人多势众,李大娘阻拦不
住,已直冲进楼里,大有不抬走人决不罢休的劲头。李香君被逼得无路可走,
只好佯装答应下来。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立即上轿。娶亲的人在楼下客厅
中坐等了好一阵子,猛听得楼外“呯”地一声闷响,接着传来侍婢的惊呼:
“不好了,小姐跳楼了!”屋里的人猛吃一惊,连忙跳起来跑到外面查看,
只见盛妆华服的李香君横卧在院子里,一动也不动,一股鲜血从头上流出,


染红了她的面颊和衣襟。怀里还抱着那把侯方域赠送的白绢扇,上面也溅上
了斑斑血迹。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花轿溜
回去了。

李大娘与媚香楼的姐妹将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发人找医生。住
在附近的杨龙友闻讯赶过来,院中已空寂无人,只有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
地落在地上。杨龙友拾起绢扇,端视良久,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嘘啼,
一个奇妙的构思在他脑海中形成。

进屋探视过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后,杨龙友带着绢扇离开媚香楼,回到
自己家里,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过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
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衬枝叶,一
副灼灼动人的桃花图便完成了。杨龙友对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题下三个
小字——桃花扇,准备等李香君伤愈后还给。

幸亏媚香楼不高,摔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总
算痊愈了,这时田仰已离开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钺并不想就此放过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无能
之人,国难当头,不思治军理国,反而日夜沉醉在声色享乐之中。他嫌宫中
歌姬所唱的歌内容单调乏味,阮大钺便大献殷勤,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
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妓院里挑选出色的歌妓,送入宫中给弘光帝取乐。等李
香君伤愈后,阮大钺立即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
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
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
信根本无法送去。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
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
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
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李香君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秦
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
上,站在桥头,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却发现媚香楼也已隐入一片火海之中。李
香君心里一沉,脚下发软,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正巧,这时当年为李香君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无意中发现
了坐在地上发傻的李香君,连忙将她扶起,才知她已无处可去,便带着她随
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其实,这天夜里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扬州兵败后脱身返回
南京的。到达时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李香君的安危,火
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
着。他在媚香楼附近徘徊寻找了整整一夜,却没能见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实
那时李香君就坐在离媚香楼仅有一箭之遥的长板桥上,无奈老天戏弄人,偏
偏没让他俩相遇。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精神上又极
度悲伤,她已身染重病。苏州情况还比较平静,几经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
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原本也是秦淮名妓,与李香君交情甚好,两年前她迁


居苏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的小院。见到好友逃难至此,卞玉京热
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诊治。几经诊察,才知李香君
患的是肺痨,这种病在当时是无药根治的,只能滋养调理,勉强延续着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郎,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
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泪水浸透了衣襟。

苏昆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李香君痛不欲生,他等局势稍微平静一
些,就返回南京打听侯方域的消息。经多方探问,证实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寻
找过李香君,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老家商邱去了。

苏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苏州告诉了李香君,李香君倦卧病榻,一
副憔悴虚弱的可怜模样。见此情景,苏昆生心中痛惜之极,自愿提出要北上
商邱,为一对有情人传递消息。

在苏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开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终于气息
难继。弥留之际,她挣扎着让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
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
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
铭记公子厚爱。”

侯方域得到苏昆生送来的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可惜,当他来
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于前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只给他留下一片挚情,
令他心伤欲绝。

陈圆圆红颜倾倒'大顺国”

形容女子的绝色美貌,有“倾国倾城”一说,所谓“倾国”,不只是使
全国的人为之倾倒,还可能是泱泱大国因之而倾覆。红颜倾国的典型,远有
妲己、西施,近有杨贵妃、陈圆圆。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
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吴三桂引狼入
室,使大顺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陈圆圆原名邢畹芬,是常州奔牛镇上的一个小家碧玉,父母早亡,从
小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疼爱孙女,曾送她到镇上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
她改名为沅。邢沅十四那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没有了收入,为给祖母治
病邢沅左借右贷,终至负债累累。后来,人们不愿再借钱给这个无力偿还的
小姑娘了,没钱给祖母买药,小邢沅急得整天直哭。这时,镇上的一个常年
在外经商的小贩回来了,打听到邢沅家的处境,便来到她家,装出一副好心
对她说:“邢姑娘不必着急,我在外面有些门路,可介绍你到苏州做事,赚
了钱就可以养活你们祖孙俩了。”

走投无路之下,邢沅相信了那小贩的话,同意随他去苏州做事。临走
前小贩还借了些钱给邢沅安置好祖母,邢沅心里十分感激。可到了苏州邢沅
才明白真象,那小贩是将她卖到教坊中作歌妓,卖身的钱一半给了她安置祖
母,一半让那个小贩收进了腰包。既然走了这一步,小邢沅也没有了挣扎的
余地,只好听凭了命运的安排。在教坊,邢沅学习了歌舞琴画,由于她天赋
颖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