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曰∶东方生风,入通于肝,其主木也,其色青也;言能宣大风木之用,因名大青。 
味大苦,气大寒,虽待阳为标,热为本,亦非阴凝走下之比;力使自外而内者,仍从自内而 
外也。读仲景先生大青龙汤两法,一主标阳本风之从化,一发标阳本寒之将陷,则得之矣。 

第八帙
高良姜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核】曰∶唐诗云∶豆蔻稍头二月初。桂海虞衡志云∶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 
末始发。未开花时,无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解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蕊 
重则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有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 
瓣相并,词入托兴,如比目连理云。资暇集云∶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 
即红豆蔻之异名。其木斜斫之则有文,可为弹博局,及琵琶槽;其树大株而白;枝叶似槐; 
其花与皂荚花无殊;其子若扁豆,处于甲中,通体皆红。李善云∶其实赤如珊瑚。徐氏笔精 
云∶岭南闽中有相思木,岁久结子,色红如大豆,故名相思子。每一树结子数斛,非红豆也。 
笔丛谓温廷筠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相思子,即红豆者亦谬矣。方物略记 
云∶红豆花白色,实若大豆而红,以似得名,叶如冬青。 
【 】曰∶高,崇也,仓舍同。良,善也;姜,界也。气味辛大温,对待暴冷为因,胃 
中冷逆,霍乱腹痛为证。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闵闵之当, 
孰者为良。 
(具豆蔻之宣摄,肉蔻之刚 ,白蔻之开发,三皆草实。此独草 ,下焦亦得借此以成 
决渎 

第八帙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益气。 
【核】曰∶出荆、郢州,及汴、雒、河、陕间。待暑而种,与植谷同时,覆土锄治,皆 
如禾法,但早登为别异也。月令仲夏之月,农既登黍矣。天子以雏尝黍羞,与含桃先荐寝庙。 
其 
其苗大体似稷,故诗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其秀成枝而舒散,一稃二米,两 
粒并均,虽地有肥瘠,岁有凶穣,大小轻重,略无差等。色玄者 ,色黄者 ,故累 定律 
,郁成 ,此嘉谷也。 
【 】曰∶黍者百谷之精,禀天地中和之气以生,故一稃二米,均无差等。象太极之两 
仪,是以之定律,为阴阳衡量之始,他谷所不及也。主补中益气者,盖音始于宫。宫,土音 
也。其数八十一,其声最大而中,声出于脾,合口而通之,四体百骸,动皆中节。 

第八帙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益气,补不足。 
【核】曰∶稷与黍同类而异种。故其苗俱似粟,而低小有毛,秀特舒散,米粒悦泽。一 
稃一米,米粒稍肥者稷也;一稃二米,米粒稍细者黍也。但稷刈欲早,植黍欲晚,故古者号 
稷为首种,成熟亦早,作 则疏爽而香,贵而为五谷之长,尊而配大社之神。陶唐之世,名 
农官为后稷者以此。吕氏春秋云∶ 之美者,有阳山之 。高诱注云∶关西谓之KT (音 
糜),冀州谓之 (音牵),广雅云∶ , 也。礼记云∶稷曰明粢。尔雅云∶粢,稷也。故 
本草 
【 】曰∶稷为脾谷,五谷之长也。五行土为尊,故五谷稷为长,遍历四气,土大季旺 
故尔。是能宜脾利胃,安中益气,补诸不足也。至若解暑,以将来者进,成功者退,凉血故 
宜。 

第八帙
大麦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主消渴,除热,解烦,益气,和中。久服头不白。 
【核】曰∶诗云∶贻我来牟。牟,大麦;来,小麦也。 生于桃二百四十日秀,秀后六 
十日成; 生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孟子曰∶ 麦播种而 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 
勃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有孚甲, 大于 ,因名大麦。 
【 】曰∶ 之始自天降,皆以和致和,贻我形脏者也。 辅肝体,为营血之守; 
宣肝用,为藏阴之使。故和中益气,奉发美毛,有诸内而形诸外也。至若解厥阴风动之成烦, 
除 

第八帙
小麦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令女子易孕。 
【核】曰∶小麦,即天所降瑞麦之 也。秋种冬长,春秀夏实。方夏之时,旧谷已绝, 
新谷未登,民于时乏食,而麦熟最先,故春秋他谷不书,至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 
五谷,最重麦禾也。按武帝劝关中种麦。明堂月令,亦有仲秋劝种麦文,其有失时者,行罪 
无疑,凡以接绝所赖,惧民不以为意耳。每本根科一十有二,月闰之岁科增其一。麦秋将至 
根一科,本黄一节,根 
本皆黄 ,则实成矣。性恶湿,江北地燥,天尝晴,皮薄面多为 
上品;江南地湿,天尝雨,皮浓面少为下品。故久雨水潦,即色黑而砂,甚则朽败不实。春 
种者夏亦熟,中含有毒,莱菔制之。 
【 】曰∶麦先五谷成,肝木腑脏之主谷也。遍历四气者,开阖互呈,体用始备,乃能 
养育肝气;令女子易孕,为接绝之所赖,缘厥阴为胚胎之本,少阳为甲拆之枢,身前身后, 
靡不以肝胆为终始。经云∶留爱为种,纳想成胎,梦有青气入母腹而母思酸,此亦肝木之色 
与味也。至若体失藏血之守,为漏为唾;用失疏泄之令,为约为癃;及厥阴风动而烦;少阳 
火炽而燥,取效颇捷。人莫不饮食,鲜能知此功行矣。春种夏实者,仅历四气之半,全缺降 
入之终,致枢机促发,适所以逢肝之怒耳。 

第八帙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和中,止泄。 
【核】曰∶粱似粟大,茎叶皆香,芽头色异为别也。出荆、扬、青、冀之间。其类有三∶ 
青 
色恶,不如黄、白粱,故人少种之;亦早熟而收少,作饧青白,则胜余米耳。黄粱穗大毛长 
,谷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味,逾于诸粱;人号竹根黄也。白 
粱穗亦大,毛多而长,谷粗扁长,不似粟圆;米亦白而大,其香美为黄粱之亚。 
【 】曰∶青粱夏月食之,极为清凉;黄粱香味逾于诸粱;白粱香美为黄粱之亚。古天 
子之 ,有白粱、黄粱者,明取黄、白二种,则青粱当是药物矣。故诸粱比之他谷,最为益 
胃,但气微寒,其声为凉,盖是亦借凉音,如黍大暑而种,则以黍从暑,粱从凉,其义一也。 
清凉对待热恼更为亲切,暑伤气,气损中虚,中虚洞泄,以暑为本者相宜,或夏暑未尽,秋 
凉骤敛者,在所当忌。 

第八帙

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核】曰∶粟字,本义作 ,象穗在禾之上,春秋题辞云∶粟乃金所立,米为阳之精, 
西叶米而粟成矣。古者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即今之粟,在古但称为粱。粱与粟,亦 
有别,穗大毛长,粒粗者粱也;穗小毛短,粒细者粟也。南北皆有,北田尤多。苗都似茅。 
色有青、赤、黄、白、黑、褐之殊,或因姓氏地名,或因形似时令,随义赋名,不啻十数种 
矣。如早有赶麦黄、百日粮之类;中有八月黄、老军头之类;晚有雁头青、寒露粟之类。齐 
民要术云∶粟之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山泽有宜异,收实有息耗,质性有强弱,气味有 
美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性返道,劳而无获。大抵早粟皮薄而米充, 
晚粟皮浓而米稀。大而粘者粱,细而粳者粟,故一名 粟。 
【 】曰∶粱粟不独大小有别,粱之味甘,粟之味咸。甘入脾,咸入肾,亦自有辨也。 
故粟益肾气,开窍于二阴。设肾苦燥,致脾胃中热,则消渴引饮以自救矣。陈者尤良,谓以 
咸转苦,则自下者上,从内者外,辅水之体,复具水之用矣。 

第八帙
艾叶
内容:(别录中品) 
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浓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水台用以为灼, 
谓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主灸百病。作煎,止吐血下利,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 
寒, 
【核】曰∶生山谷田野间,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春时宿根再发,布地生苗,如蒿 
作丛,茎直上,高四五尺。叶四布,具五尖九尖者胜,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八月叶间 
复出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蓍草类也。修治拣摘净叶,扬去尘屑, 
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再捣如绵,则灸火得力;如入丸散,将茯苓作片同碾,即 
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苦酒、香附为之使。 
【 】曰∶蓍艾同类,但分老少耳。五十曰艾,千百曰蓍。艾即少艾,有生息、止息二 
义。霜后始枯,所谓大劳已艾,言其止也;望春再发,所谓更历美艾,言其生也。蓍则更历 
年久,气味和平;艾则方生锐气,气味宣发。灸百病者,陷下则灸之,火郁则发之也。所陈 
诸证,悉属火郁于下,而无散大之令,及阴气承阳,致血衄妄行也。生肌肉者,艾以气胜。 
使有子者,亦生息之义也。勿令见风,恐气散耳。 

第八帙
槟榔
内容:(别录中品) 
右迁环位,槟榔两得之矣。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五月律也。 
【气味】苦辛涩温,无毒。 
【主治】主消谷逐水,除痰 ,杀三虫、伏尸,寸白。 
【核】曰∶出南海、交州、广州,及昆仑,今领外州郡皆有。子状非凡,木亦特异。初 
生似笋,渐积老成,引茎直上,旁无枝柯,本末若一,其中虚,其外坚,皮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