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全世界做生意 一个经济学家的-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中心的江岸东边,就是浦东了。老城区的一些酒吧和餐馆里挂着20年前浦东的照片,在最迟不过20世纪90年代拍下的彩色照片上,浦东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水田。可看看现在的浦东吧,你会好奇中国人怎么能在短短18年里把水田变成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整个地区都覆盖着摩天大楼,有好几座还是全世界最高的。看着它们,我心里有些不安,就好像这儿的时间流逝得跟别处不一样似的。仿佛他们在一夜里就建成了曼哈顿。

第五部分 您的愿望,我的使命(3)

    这样子的消费能力,正是我打算要钻营进去的。我跟这些年来闯上海发洋财的所有商人没什么不同。上海辉煌起来,还有我触目可及的一切,都证明新兴的上海中产阶级有着成袋成袋的票子可花。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月前我在南非时就想到了上海。我很有信心:这里是销掉3000瓶红酒的好地方。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人们渐渐富裕起来,无不渴望得到进口货和奢侈品——而我的酒,在这两项上都挺吻合。

    根据我从德里学到的经验,不必在寻找目标酒吧和餐馆上浪费时间了,我的酒太多。这一回,我决定走直接路线,去找分销商。上海经销红酒的大概有12家老牌批发商,我联系上了一个叫杰夫的朋友,他办的《上海商业评论》杂志在业界有着不错的人脉。杰夫给了我大部分批发商的地址。我打算组织一场品酒会,请所有批发商出席。我在上海最富裕的地区(大门紧闭的豪宅全在这儿呢)找到了个豪华红酒俱乐部,它叫做“唯浓唯尼”,在这儿举办我的酒会再完美不过了。

    唯浓唯尼卖酒的方法很独特。主人李卡罗从意大利进口了一些光可鉴人的配酒机。你把信用卡插进卡槽,选择你想要的酒杯大小,这台机器就帮你把酒配出来。店里每个星期都会展示精心挑选的红酒,会员来了以后可以一杯一杯地试喝。要是他们喜欢红酒,没准儿会买上一瓶,甚至一箱(这当然更好)。我需要找个能一口气买上50箱的家伙。

    来宾叫我感到有点小小的失望。酒会到了四十来号人,但大部分是出于好奇想一探究竟的俱乐部会员。除此之外,还有批发商派来的两名代表,几个餐饮连锁店的买主,也算不错。我简短介绍了自己迄今为止的旅行和从南非带回来的红酒,趁着大家品酒的时候,我又逐一回答了问题。很多人问我旅行的事儿,问到红酒的人却不多。

    多年来,我曾为城里各大公司的银行家和会计师做过一些培训,所以还挺习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回答问题的。怪的地方在于我要回答关于自己的问题。解释股息股价模型如何运作是一回事,可要说清楚我为什么辞掉高薪工作、绕着地球做买卖,完完全全是另一回事。

    虽说中国主顾们给我来了场好坏参半的款待,我总算挺过了人们的交叉盘问。我听到的一些评论也叫人颇感意外。“南非没有酿红酒的文化,只有法国酿的红酒才够好。”我频频听到有人这么说,乍听起来,你还以为是从法国本土的品酒杂志上直接引下来的呢。可要记得,我的这两种酒都是相当简单、容易入口的品种,尤其是阿尼斯顿湾,它的果味相当重,跟软饮料差不多——人们却形容它们“呛人”、“火辣辣”,甚至“橡木味儿”,我觉得太好玩了。有一点很清楚:来酒会的中国人喜欢做出一副很懂红酒的样子,但大多数人对此根本没什么认识。考虑到红酒对中国还是种新东西,我还算镇定——不久以前英国人刚喝到莱茵干白和“蓝仙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家想必还记得。

    这个市场似乎遵循着一套你从前见过的模式,挺有趣的。当然啦,经济学家们经常靠观察过去的经历来预测将来的趋势,那么,从英国葡萄酒行业里汲取的教训,该怎么应用到中国呢?德国葡萄酒在英国曾经风靡一时,它们极易入口,吸引到了许多新的爱酒之人。渐渐地,人们有了信心,口味扩大到了更成熟的葡萄酒品种,这打开了闸门,过去25年里,葡萄酒销量年年递增。

第五部分 您的愿望,我的使命(4)

    中国葡萄酒行业正使用同一策略,努力建设坚实的用户基础:通过进口好喝、含蓄的品种,把葡萄酒树立成一种文化规范,而不是只有富人才喝得起的饮料。英国才6000万人口,中国则有13亿;要是中国市场以同样的方式一飞冲天,有些人会狠狠地赚上一把的。

    尽管评论褒贬不一,我还是设法跟一些目标安排好了见面。希望最大的是乔,他以前是李小龙电影里的明星,现在为马龙连锁餐馆当采购。还有澳大利亚的一个经销商,叫迈克尔,他正打算把南非红酒扩充到自己经销的品目里。此外,一家大公司有个初级采购,叫奥莱利的,她挺喜欢罗齐尔湾,可必须等到老板过目之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商谈,这算是一条长线。我答应明天再跟迈克尔见个面;乔告诉我,他会跟酒吧经理商讨一下现在需要多少酒;奥莱利说她明天下午给我打电话。

    我下意识地注意到,市场上的所有这些“买家”都不是中国人。这个市场仍然由来自葡萄酒生产国的人主导着。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出口中国的葡萄酒销量领先,他们正把家乡的宝贵知识和人脉兑成现钱。

    总之,这个晚上的工作不坏。第二天,奥莱利还没有回音,但迈克尔已经安排好我们午餐见面。我带上了自己的酒。迈克尔从澳大利亚来上海,之前为城里最大的批发商“圣皮尔精品葡萄酒”干过。现在他为一家较小的批发商工作,他们正设法扩展经销酒品的名目。他真的喜欢罗齐尔湾,并想知道我卖多少钱。记住,我在南非答应过亚当,我不会把它当成便宜酒卖。所以我觉得自己肩负着一桩光荣的责任,非得要个高价不可:每瓶人民币85元(约美元)。这可是一个要命的紧张时刻。迈克尔是我第一个报价的人,而他对市场又很清楚。他对酒和价格的看法相当重要。谢天谢地,他对这个价还挺喜欢,我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又喝了一大口,点点头道:“酒挺好,价钱也不错。”他说的时候甚至微微一笑。那么?他是打算买它喽?

    迈克尔接着说:“问题是,我们是一家小批发商……”我开始走神了。这句话是有结尾的,我敢保证它连贯又合理,但我看着迈克尔,只听得进一个字:“不、不、不。”我不想再听下去了。我已经开始寻思奥莱利是不是给我留了语音邮件,我跟马龙的酒吧经理见面会不会比这一次更成功些。之后,我们草草结束了午餐,迈克尔对帮不上忙似乎真的感到很抱歉。他建议我瞄准他的老东家——圣皮尔有能力把我这儿的酒一口包揽。

    我去马龙的那天晚上,胳膊下把罗齐尔湾和阿尼斯顿湾各夹了一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卖酒的,我猜我也的确是。马龙酒吧是我平常不爱去的典型美式体育酒吧。两端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北京奥运会赛事,酒吧里散坐着中外酒客。我一眼就发现,人人都喝着啤酒。

    我一见到酒吧经理肖恩就晓得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了。肖恩是个爱尔兰人,在上海的新经济奇迹里干得风生水起,他专门卖啤酒给体育迷们,在这里,也在城里另一头的另一间酒吧。啤酒,不是葡萄酒。肖恩喜欢葡萄酒,人人都喜欢葡萄酒,但正如他所说:“踢足球比赛的时候,你来看看我的主顾们吧,不会有人小口小口地啜葡萄酒的,人人都大口大口地喝啤酒、灌白酒。”听起来好像很棒,我也做了个心理记号,下一回来上海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马龙酒吧,但此时此刻,我只想赶紧逃离这儿。我感觉自己像是个大蠢蛋,竟然想在一家啤酒屋卖红酒。功夫小子乔也叫我有点生气,是他给了我错误的信息,让我白白忙活了一场。“嘿,我们要卖好多葡萄酒呢。”这话可是他说的,至今还在我耳朵边上嗡嗡作响呢。

第五部分 您的愿望,我的使命(5)

    我又得来一回绝地反击了,而且还得赶紧。我带着一种很好的产品来到了一座外国城市,可惜缺些合适的头绪。接下来的几天,我挨个联系了所有沾得上点边的人。迈克尔介绍的大批发商已经和一家南非的大供货商签了独家经营合同,我是指望不上了。还有两家批发商尚未打算引进南非葡萄酒。我等了一家中国批发商足有一个小时,但代表根本没露面。一家大型折扣红酒超市挺有兴趣,但负责的采购还在澳大利亚,要两个星期以后才能回来。我甚至找上了万豪连锁酒店,他们喜欢葡萄酒(人人都喜欢),但说只能进个十来瓶试试看。要是我能在上海待上半年,那行,没问题,可按我眼下的时刻表,没门。接着奥莱利也打来了电话,她努力想说服老板,但很抱歉,我的酒不适合他们。我开始有点慌了。

    我带着一种很好的产品来到上海(我想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人人都喜欢),我开出的价格也合适。每一次会面总是大同小异:质量和价格都没有问题,可总有些东西卡在半路上,没办法成交。我有点惊讶,因为我看得出,我周围的每个人都在上海赚洋钱呢。这里似乎有一种真正的“卷起袖子就开干”的创业精神,我敢保证,只要有人把它看成是绝佳的机会,机会就一定会找上他。我给经销商留了很多赚钱的空间,但看来似乎没人感兴趣。

    倒也有一件对我有利的事:近来要把酒运进中国特别困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批发商都说,最近的通关文件太多了。靠着一家本地货运代理的帮助,我的酒还在开普敦的时候,所有的文件就都齐备了,所以它顺顺利利地在中国登了记。任何买了这些酒的人都能很轻松地进口更多。人人都认为我运气好——但对一个想要迈出下一步的人来说,运气似乎还差了那么一些。

    我留在上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