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程两月,还未走出墨西哥。这一日在墨西哥与美国的交界处,威尔逊一行人碰到一处蔚为壮观的奇景:大翅膀的丛斑蝶正在大迁移。从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一直到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州,以及美国中西部苏必略湖滨,长达2千里,都可见到大批量的丛斑蝶,这些翩翩起舞的丛斑蝶仿佛沿途为威尔逊等舞之蹈之,威尔逊一行人就跟随这群丛斑蝶往北走去,这成群结队的丛斑蝶很善于滑翔,异常矫捷,在短短的3、4个星期内便飞行了2千里的旅程。而且这群队伍中途还不休息。然而,丛斑蝶寿命极短,很少能够活着飞回原地,须由后代飞完余下的归程,这倒给沿途细心考察醉心观赏的威尔逊以很大的启示,想到自己这10多年历经艰险的航程,不免感慨万千。 
  威尔逊一行人追随着这群翩翩起舞的“仙子”,已经完全忘却了昔日的艰险与苦难。在每株高大杉树的枝叶上都栖满着蝴蝶,走在丛林中,感受着适人的气候,清爽的空气以及沿途的奇花异草,4人不禁心旷神怡。  
   在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威尔逊一行意外地碰上了瓦衣卡的印第安人举行一年一度纪念死者的祭祀,令威尔逊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穿戴奇特、面目神情怪异的瓦衣卡人那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威尔逊等人伏在树丛背后,望着一群群瓦衣卡人用长长的管子把一种粉互相吹进对方鼻孔里。大约3分钟后,这群人就变得异常兴奋起来,并且陷入一种迷幻的境界,甚至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如同梦魔一般。这群人目光散乱,围在一起,或独自蹲在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面上呈现出一种极大的满足。如同吸食毒品一般,这群人显得轻飘疯狂,而且这种活动持续了4天时间。 
  威尔逊决意要弄个明白,在第4天里,威尔逊用自己已掌握的一些印第安人语言与瓦衣卡人攀谈起来,方知这群人正从事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当问及他们吸食的是什么东西时,瓦衣卡人非常神秘地告诉威尔逊,这是一种唤回死者灵魂的灵丹妙药,最终威尔逊认定这是一种致幻药,当问道瓦衣卡人吸进“灵丹”之后的感受时,瓦衣卡人毫不吝惜地将管子对准了威尔逊等4人,很快这4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手脚,神志完全处于一种激情澎湃的感受之中,威尔逊看到了高山、海洋,眼前出现了蟒蛇与美洲虎的幻影;西斯科眼前也出现异常奇幻的景象:宫殿巍峨,珠宝闪烁;同行的山地人玛葛纳拉,眼前一直闪动着各种珍禽异兽在绚丽多彩的风景区里斗绝比美。他们这种沉迷于种种幻觉之中并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竟然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威尔逊等4人也就狂舞了几个时辰。待4人醒来之后,顿时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受。如此看来,持续4天的祭祀死者活动,消耗了这群印第安人大量的精力,也使他们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威尔逊很想弄清楚搞明白这种能改变人的神志,激发激情与幻觉的迷幻药物到底是什么制成的,然而瓦衣卡人却一直守口如瓶,终于有一天,在威尔逊的百般讨教下,中年瓦衣卡人拉努登在丛林中抓起一株蘑菇,让威尔逊吃了下去,很快威尔逊的神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了短暂的幻觉,于是威尔逊便摘了一些这种致幻蘑菇带在身上,他想找个适当的时候认真研究这种奇妙的蘑菇产生迷幻性质的原因。 
  西斯科自从吸食了一次这种致幻药粉之后,在他逐渐冷却的心底又泛起了对珠宝的奢望,之后,他费尽周折又向瓦衣卡人讨了些药粉,常常一个人依在一棵大树下,进入那种奇妙的境界:黄金、钻石、玛墙、夜光珠、英镑……终于西斯科抵制不住这种强大的诱惑,他悄悄地离开威尔逊,顽固地执著地要去寻找已久已神往的珍宝。 
  一年之后,在加拿大的诺瓦斯科复省的一个叫做橡树岛的荒凉岛屿,出现了西斯科雄姿勃勃的身影,他听说并多方论证这岛上确实埋藏着大批金银财宝。西斯科找了4个当地人,秘密地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他们穿过密密的橡树丛,四处寻找,注意到了一株奇特的大树,这棵树距离地面3米高的一根粗树枝被锯断了,残存树枝的上半部,被划出几道深深的刀痕。西斯科没有放过这些蛛丝马迹,他推断这就是曾经埋过东西的标志,于是他带领那4人测量了下陷的部位,划出一个圆形结构,直径约4米的图标范围。这一发现,使西斯科异常兴奋。 
  于是在他的指示下,4个当地人挥舞着铁锹,开始了掘宝工作。挖了整整的一天,3米深的地层中显露出了一层橡树木板,这让西斯科大喜过望,吩咐4人加紧施工。又挖去3米左右的泥土之后,看到的依然是一层木板,这让西斯科更加振奋,他深信胜利在望,在下面一定埋藏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这样,西斯科指挥雇工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星期,挖了9米深的地层,结果只发现第三层木板。尔后这一年冬天降临,阻碍了他们继续挖掘,于是乎,西斯科马不停蹄地多方筹备,很快组织到了一个觅宝队,动用了大量人力和机械,不停地苦干,这中间每隔3米都有一层木板,可是直到挖到27米深时,才发现只有一大块石头,上面刻着稀奇古怪的象形文字,没有人能看得懂。这令西斯科大失所望。 
  愈是得不到财宝,西斯科愈是求财心急,很快又组成了一个觅宝队,采用钻机往下钻,不停地往下挖,西斯科站在地面上,听着井下隆隆的开钻声,急得抓耳挠腮,还急白了一头卷发。 
  西斯科决定继续挖掘下去,直到找到财宝为止。 
  就在这个即将获得“重宝”的时候,西斯科给威尔逊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宣称他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威尔逊前来助阵,生死朋友应共享天下财宝。 
  然而此时的威尔逊正穿行在北美大陆上。自从西斯科离开之后,威尔逊做着整理有关食人部落资料的工作,当威尔逊带着玛葛纳拉、马吉穿行在水分充足,土地肥沃的密西西比河下游时,两岸白杨重柳,让威尔逊惬意万分。收到老朋友西斯科的来信时,他静静地将激情盎然的信件放进了汹涌澎湃的江水之中。就在岸边宿营的夜晚,威尔逊站在江边望着远方陷入了一阵深思,差点儿被卷进激流。 
  在走完了密西西比河之后,威尔逊遣返了山地人玛葛纳拉、马吉,然后独自一人住在美国西部乡下。此时他已不准备再往前走了,也不准备再浪费时间回到英国。威尔逊要在这处安静的乡间,将这前后14年的惊险离奇,所见所闻全部记载下来,聊以表达对死难的朋友的一种深切悼念。 

后记
  就在威尔逊笔疾书,整理资料,撰写前后14年的历程时,却不幸身染重疾,但他依然笔耕不止,到他不幸离开人世时,他的部分手稿也比较齐全地向世人展示了这次寻找食人部落的真实记载,这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指向死亡的宝藏
作者:威廉·罗宾斯

              第一章 血色珍宝
    30年代末期,儿玉誉士夫便利用各种渠道,秘密役使一批接一批运抵
  菲律宾的中国劳工,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挖掘出一条长达35英里的“死亡
  隧道”。20年之后,马科斯的士兵们重新开启了这条隧道的入口,不久,
  好几位参观者便在巴丹海滨宫的地下室里“看到了一层一层我得令人难以
  置信的金条”。
               马来亚之虎
  人们研究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拘泥于战争本身,因为战争是生命
攸关的事情,人们仿佛无暇顾及有关“生命”之外的东西——诸如战争贩子对财宝
的抢掠。
  日本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抢掠,就是触目惊心的。
  劫掠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支那、泰国、缅甸、马来亚、婆罗洲(加
里曼的旧称)、新加坡、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等;抢掠的对象,是以上各国和
地区的私人、教堂、寺庙、银行、公司、倒台的政府、流氓犯罪集团以及地卜经济
团体。
  据40年代十分保守的估计,几年的战争,使日本获取的“战利品”达数百亿美
元(以当时的美元计),若以今天的比价换算,超过千亿美元,仅黄金一项,就有
6000多吨!另有钻石、翡翠、玉器、佛像等奇珍异宝古董首饰不计其数,如此看来,
千亿美元的估价实在太低,因为当时还有许多情况不了解,加上在那些被抢掠的国
家里,当初拥有这些财宝的人,其财富也大部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因此不敢
明言自己到底损失了多少。据有人分析,如果将6000吨黄金看作是日本从银行等合
法机构偷来或抢来的,那么,加上更大的一笔从富商巨贾以及黑社会抢来的黄金,
其总数就将是以上数字的2至3倍甚至更多。二战以来,这些战利品被通称为“山下
奉文藏金”。
  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人屑称为弹丸之地的日本岛国,产生了以东条英机
为首的一大批战争罪犯。在这些战争罪犯中,有一个“对人很有礼貌”的山下奉文
将军,此人足智多谋,一心效忠天皇,即使在硝烟弥漫的异国战场上,也不忘记将
战刀悬于腰间,向着岛国的方向跪拜,祈祷天皇万福金安。斯特林·西格雷夫(美
国作家——译者)在描绘山下奉文的时候,说他身材高大,壮实,粗短的脖子,大
脑袋,留着平头,作为普鲁士式的日本军事传统的产物,他脸上不带任何表情,看
上去残忍而迟钝,但事实上,“他是一个温和主义者”。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乡村
医生的儿子,父亲头脑敏锐,善于洞察时事,且时刻不忘培植自己的野心,决心不
让儿子步己后尘,成为一个虽受人尊重却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老头子好像预感到
了世界的变化,以毫不犹豫的双手,把儿子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